第8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家的人,武承嗣蹦躂得尤其的厲害,可是不管他再怎麼蹦躂,為百官之首的李初即然為尚書令,更是開了女科,讓女子可以出仕,這些年來調和陰陽,就算一開始因為她是女子的身份,並不怎麼認同她成為宰相的人,這些年來來也是心悅誠服。

  為相者,李初盡心竭力,不欲一失所。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審定法令,意在寬平。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枚物,隨能收敘,無隔疏淺賤。

  對於李初,朝中上下都有極高的評價,也正是因為如此,無論武家的人蹦躂有多厲害,都掀不起風浪來。

  而武媚娘雖然心裡清楚,武家的人就算成不了太子,可是想讓武家的人能夠將來一直的位高權重,武媚娘也是不留全餘力的提拔武家的人,只是武家的人啊,一如李初早就看明白的一個道理,武家的人就沒有一個有真本事的人。

  契丹進犯,武媚娘派自己的堂侄武懿宗領兵十萬出征,不想此人聽聞契丹的兵馬到來,連看都沒有看是多少人,率十萬大軍的人,竟然掉頭就走,使得十萬將士為天下恥笑,消息傳回時,朝中更是有人作了一首詩,詩傳到武媚娘的耳朵里,武媚娘聞之亦是哭笑不得。

  「長弓短度箭,蜀馬臨高蹁。去賊七百里,隅牆獨自戰。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竄。」詩是人念出來,武媚娘心裡又氣又笑,氣武家的人,笑朝中的臣子著實是……

  武媚娘心裡清楚,武家的人沒有本事,她就算再大力扶持又能如何,她雖然是皇帝,可是她能成為皇帝,並不是任何人把這個位子送給她的,而是她費盡心思,千方百計爭來的。

  武媚娘比誰都明白一個道理,這個天下間,最最可靠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如果連自己都沒有辦法讓自己立足於世,就算有再多的人願意幫他,也不見得能幫得上。

  武懿宗正可謂丟盡武家的臉,也丟盡武媚娘的臉。

  面對朝臣的笑話,武媚娘雖然覺得顏面盡失,可是她很清楚一點,武家的人,確實不成材,她以帝王之尊想要扶他們在朝中紮根,可是一群沒有本事的人,就算武媚娘給他們封王封侯又如何,終究他們都站不穩腳根。

  看看那些人,再看看李初,再看看武敏之,武媚娘的心情很複雜。

  僅是有武懿宗的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最重要的是武承嗣和武三思,兩個人再一次被人上摺子奏告到他們二人貪污受賄。

  證據確鑿,就算武媚娘再想偏袒自己的侄子也沒辦法。對此,李初可是一步不退一步不讓的。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陛下對自己的親兒子都能一視同仁,總不會偏袒自己的親侄子吧。」這樣的話,也就只有李初敢直接的問出來,而且讓武媚娘根本沒有辦法反駁。

  「還請陛下嚴懲,以儆效尤。」李初的意思就是這麼直接。武承嗣和武三思犯下的過錯必須讓他們付出代價。

  武媚娘自然是不想處置自己的侄子的,為此目光看向李初,「你就這麼容不下他們。」

  「我若是容不下他們,早就把他們一刀殺了,可是我並沒有。現在分明是他們犯下過錯,為何在地下的眼裡卻是我容不下他們?天下的法度,難道在陛下的眼裡就這麼不值一提?朝令夕改,陛下就沒有想過後果。陛下偏袒自己的侄兒,就沒有想過朝中的臣子是怎麼想的?你就不怕寒了天下人的心?」李初從來都有很多理由能夠說服武媚娘,並且讓武媚娘根本沒有辦法反駁。

  做錯事情的人確實不是李初,而是武承嗣和武三思。這麼兩個人都已經被封為王了,他們還有什麼東西是沒有的?

  偏偏一個個目光短淺,貪污受賄,買賣官位,這難道不是犯了大周的律法?

  犯了法,有人將所有的證據都收集完畢,並且送到武媚娘的面前,難道武媚娘要為了自己所謂的侄子不管罔顧天下律法。

  李初僅僅是把所有的原因和後果給武媚娘指出來,不讓武媚娘有逃避的機會。這就成李初的過錯嗎?

  武媚娘如果執意這樣顛倒黑白,那麼李初也沒什麼可說的。

  可憐武媚娘不過是反駁了一句,沒想到李初有十句在等著她,而且一句一句的反駁都扎在武媚娘的心尖上。

  不是李初想要對武家的人動手,卻是武家人自己立不起來。武媚娘看到那樣出彩的李初心裡不是不氣,可是再氣又有什麼辦法?

  李初看出來武媚娘的想法,「陛下不要忘了一件事。你兒子可是你的親兒子,對你的兒子,你都可以手下無情,現在你卻捨不得處置你犯法犯錯的侄兒,陛下就沒有想過我們是什麼想法。」

  要是李初沒有半點想法,那絕對是騙人的,武媚娘那樣厚此薄彼的對待,換成誰都不能接受。

  雖然李初早就已經過了爭寵奪愛的年紀,然而並不代表願意接受武媚娘對別人比對自己好。

  「你怎麼想,你還在乎我對你好不好?」武媚娘自然是生氣的,她的心思李初分明一清二楚,可是李初卻不管不顧,句句都扎在武媚娘的心尖上。

  李初抬起眼道:「不是不在意,只是明知道在意沒有用,那又何必在意。」

  本來心情剛好一點的武媚娘,乍然聽到這一句忽然之間再也沒有半點歡喜。

  「武承嗣和武三思就按你們說的辦,一切依律處置。」雖然心裡的歡喜隨著李初的一句話煙消雲散,可是武媚娘也終是聽進去李初的勸告,下定了決心處置武承嗣和武三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