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用一個男人換手中這權利和江山,武媚娘絕對不會換的。

  「是啊,你是吃定了我最看重這江山權利。」武媚娘意識到自己似乎無所覺察的問了一個傻問題。立刻收回詔書,「去吧。」

  讓李初去擬詔,李初不敢怠慢,往一邊的案前去,不僅將處置薛懷義的詔書寫好,就是武媚娘的罪己詔,同樣也一併寫好了。

  武媚娘一直坐在旁邊看著李初揮筆如灑,挺直的脊樑不曾彎下半點,就好像李初這個人不管在什麼時候,一直都是挺立的站著,並不會因為武媚娘是任何身份就變下腰。

  想到自己的一生,又想到李初這一生或許起點不一樣,也註定過程不一樣。

  李初生來就是天子女,是皇家的公主。所以從來李初都是自信的。恰恰這份自信其實是武媚娘所沒有的。

  或者也是因為李治和武媚娘把人養得好,那麼多個孩子裡,能和李初一樣自信的,竟然只有一個李末而已。

  想到這裡,武媚娘微微一怔,她生養那麼多的兒女,最出色的竟然是兩個女兒嗎?

  「陛下,詔書已經擬好,請陛下過目。」武媚娘一時失神,李初已經將詔書擬好,呈到武媚娘的面前。

  武媚娘一下子回過神,伸手接過兩份詔書,第一份看的是罪己詔,武媚娘瞧著李初只是在開頭大略寫起自己重用薛懷義,不想竟然養出一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來,最後竟然做出縱火燒毀明堂的事情,武媚娘是何等的痛心疾首,自不必提。但武媚娘犯下的過錯,武媚娘認。後面一通都是認錯的話,態度十分真誠。

  並沒有一味的抹黑武媚娘,而且更是有意的淡化武媚娘和薛懷義之間的關係。

  好吧,哪怕李初確實對薛懷義有很大意見,但是在大是大非之前,李初絕對是站在武媚娘這一邊的。

  最重要的就是這一份罪己詔,武媚娘對這份罪己詔還是很滿意的,因此另外一份處置薛懷義的詔書,武媚娘沒有再想看看的意思,只讓李初拿去蓋上玉璽,過三省而下發。

  本來武媚娘那一份詔書經過政事堂都已經準備下發,結果卻被李初奪走,政事堂的諸位都在膽戰心驚的等著李初回來,生怕李初回不來,反而被武媚娘斥責。

  結果李初不僅回來了,更是拿回了兩份和之前的內容截然不同的詔書。一份是處置薛懷義這個真正縱火燒明堂的罪魁禍首;一份是武媚娘下的罪己詔,就是為薛懷義的錯,表明自己的過錯。

  「多謝公主。」看完這兩份詔書,第一個沖李初作揖的人正是狄仁傑。

  「狄大人,同為宰相,你這一謝可讓我覺得自己是局外人。」李初當然知道狄仁傑這一謝是什麼原因。

  對李初來說,李初僅僅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一個宰相明明知道皇帝做的不對,卻不去勸諫,這如何能算是宰相。

  「正天下之風氣,殿下勞苦功高。」其實狄仁傑不是看不到武媚娘方才那一份詔書的問題,但是如何勸武媚娘收回成命,狄仁傑自問不敢多管武媚娘的私事。

  可是李初就不一樣,既為母女,很多他們這些當下臣的人不能和皇帝明說的話,李初可以坦然告知。

  好在李初不需要任何人提醒就意識到問題所在,直接拿著詔書就回去找武媚娘,不僅讓武媚娘收回成命,更說服武媚娘把所有的真相昭告天下,甚至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狄仁傑看著這樣的李初,內心十分激動。

  因此,想到李初暗暗下定的決心。狄仁傑也在想,這樣一個人如果真的繼任成為下一任皇帝,對天下人來說或許也是一件好事,曾經的狄仁傑並不認同李初的野心,但是現在卻又覺得再好不過了。

  李初沒有想到,因為自己這一樁事情反而讓狄仁傑打從心裡認可了李初的野心。

  這個時候應該先把詔書頒布下去,火燒明堂的影響太大,大得朝中的重臣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討論著。

  好在武媚娘雖然有些私心,但是卻在最後選擇公正,兩份詔書頒布之下,朝臣們山呼英明。

  雖然武媚娘早就想到過這些朝臣想要看到的是真正的真相,而不是她想要製造的真相,如果說一開始武媚娘還有些擔心,哪怕自己頒下罪己詔,也不見得能夠贏得所有人的原諒,現在聽到這一聲聲的英明,武媚娘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了。

  有時候武媚娘太注重人心,以為掩蓋了事實的真相,製造一個真相就能夠抹去自己犯下的過錯,卻不知道一個勇於承認自己錯誤的人,在大家的眼裡是多麼讓人心生敬意的。

  與之而來,也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薛懷義究竟如何處置。

  火燒明堂一事已經很清楚了,就是薛懷義做的。

  這麼多年來,薛懷義在武媚娘登基成為皇帝這條路上也算是出力不少,如果不是自己作死地犯下這等大錯,這一輩子薛懷義應該是榮華富貴享用不盡的。

  這個從底層一下子因為武媚娘站在頂端的人,沒有那樣堅韌的心性,甚至沒有半分的遠見,也就註定他的悲劇。

  這件事,李初答應過武媚娘會由她親自來處置薛懷義。因此,不過御史台,也不過大理寺,李初在詔書頒布之後,親自帶人拿下薛懷義,從看到李初出來的那一刻開始,薛懷義就止不住的顫抖。

  「你我第一次見面我就提醒過你,如果你記不住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早晚有一天你會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價的。如今看來,果真被我說對了。」想要掙扎的薛懷義被慈心和衛因扣住。李初看著這些年養得不錯,頗是意氣風發的人,頗是感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