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借用毛大大的詩,雖然對不起毛大大,但這句詩用來既顯得大氣胸懷,文采自成,所以怎麼能不用?

  不亮點本事出來,怎麼把人引上去,怎麼讓他們去和擂台上的女眷比劃?

  可是第一天,沒有一個人上去,慈心回稟的時候有些心急,她這些年跟著李初,從來沒有因為這些小事心急過,但慈心比方便都清楚,這不是一件小事,這件事關係重大,李初將來能不能把局面打開,就要看這件事能不能做好。

  「不用急,沒有人上,我們自己派幾個人上就好,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找幾個託兒是什麼難事?只要局開得好,接下來,一切都好說。

  慈心一僵,顯然沒有想到還可以弄個假的,把人都吸引上去,自然,慈心這就安排人去辦。

  李初就算明面上公主府是沒有屬官,可是背地裡她手裡的人才並不少,並有那樣大氣的人,以才論之,誰有才,誰無才,一比就知道。

  女人怎麼了,如今的陛下都是女人,他們心裡直犯嘀咕,再是不敢小看女人的。

  所以,有了第一個人出面,比起作詩,比起寫文章來,自然有高有低,本來一群觀望的人,突然意識到這敢擺擂台的人確實有些本事,不像是鬧著玩的,豈有不出來的道理。

  一個又一個的人出面,以才論之,自然也有越來越多的女子站出來,畢竟像洛陽這樣的地方,匯集天下的人才,不僅是男人,還有女人,她們以前的時候沒有機會表現,現在有了機會,哪一個都不可能放過。

  而且隨著這樣明顯代表男人和女人兩極的比試,最後竟然引得各地的有才之人紛紛匯集長安,著實是李初不僅開了擂台,更將兩方所有討論的內容,詩詞也好,文章也罷,全都印刷成冊,刊登紛發天下。

  多少人看著上面文采出眾的詩詞動心,又有多少人迫不及待的想和來此一展自己的抱負,顯露自己的才能,因此,最後的這一個擂台比下來,連武媚娘都驚動了。

  當然這是後話,如今李初讓人搭了擂台,她自己最重要得做的事可不是在擂台上,而是第一次的早朝,以大周左相的身份參加早朝。

  「公主殿下。」不得不說,雖然一開始看到李初確實讓很多人的臉都一僵,可是他們又很快的恢復過來,禮不可廢,這樣一位公主,不僅有權有能,她要是上朝,其實對很多人都是好事。

  武家,武敏之被封為魏王,武承嗣和武三思一個被封韓王,一個被封為梁王,一個兩個的,都已經是王侯,而且完全就是隨著武媚娘稱帝,水漲船高,人也更是囂張。

  武敏之還好,武承嗣和武三思那尾巴都要翹起來了。偏偏,得意洋洋走進來的兩個人,在看到李初的時候,一下子僵住。

  就連掛在他們嘴角邊的笑意也一下子收斂起來,而且嚴正以待的朝李初作揖,「公主。」

  李初一眼撇過他們兩個意味深長道:「兩位新晉的王爺,我還沒有去你們府上,當面向你們道一聲恭喜,現在說也不算晚,是吧?」

  別聽著李初波瀾不驚的語氣,他們就以為李初不想和他們為敵。

  這麼多年來,這兩個人吃的最多虧都是李初給的,所以面對李初他們不由自主的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公主客氣啦。不管公主什麼時候恭喜我們都不算晚。」看到李初,武承嗣和武三思都直不起腰來,他們害怕是真的害怕,尤其拿不準李初突然會做出什麼事,讓他們又得一把回到解放前。

  已經兩次去過流放的地方,這兩個人已經不想再吃任何的苦頭,現在是武媚娘當皇帝,這裡再不是大唐的天下,而是大周的天下。其實他們也不應該再這樣畏李初如虎是不是?

  想給自己打一個氣,可是李初一眼撇過,「今時不同往日啦,從前我是大唐的公主,如今這是大周的天下,你們是大周的王爺。說起來爵位與我相同,或者更該說你們在我之上。所以其實你們完全可以考慮把從前我家在你們身上的一切全都還回來給我。」

  在武承嗣和武三思壯氣想要和李初硬氣一回的時候,李初已經將他們所有的想法道破。

  嚇得武承嗣和武三思心驚膽戰,武三思急忙解釋,「公主誤會,臣等絕無此意。」

  就算真的有這種念頭,也絕對不可敢在李初的面前承認,可是李初已經完全明白他們兩個的想法。

  縱然他們不承認,李初也只是輕輕地瞄了他們一眼,「其實我很期待你們出手的。所謂分個高低,總得你們動手,我還手才能讓皇帝陛下看個一清二楚。沒有你們的無能怎麼襯托出我的才能。」

  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李初這樣說話,多少人掩著嘴偷笑。

  而武承嗣和武三思的神色一下子黑的跟煤炭似的,他們不是不想說反駁,可是從年少時李初就已經比他們聰明,比他們能幹,壓的他們完全喘不過氣來,和李初為敵,他們什麼時候占過便宜?

  就算現在是大周的天下,可是上面當皇帝的人更是李初的親生母親。

  武媚娘難道會為了他們而和李初撕破臉皮?他們如果不是主動進犯李初也就罷了,一旦他們有這個心思,第一個饒不得他們的人就是武媚娘。

  「公主殿下文武雙全,非我等可比,我們豈敢不自量力。」關鍵時候還是武三思比較識時務,連連認慫,就希望李初能夠放過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