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把周興抬出去,為他請個大夫過來。」等牢中的人幾乎都空了,就剩下那些酷吏,李初發覺周興臉色發白,讓人把周興抬出去,並且給他請個大夫。

  周興以為自己就要血流盡而死,沒想到李初竟然還會讓人給他請大夫,此時此刻的周興說不出心中是何滋味。

  從前的他熟讀律法,卻因為自己生而為小吏,就算得李治親自招見也沒有提拔於他。

  官吏官吏,可是這官和吏之間,間隔的是一條永遠也無法越過的鴻溝。

  他滿懷希望,最終卻只剩下失望,他只是想要出人頭地,只是想將來能夠有機會成為人上人。

  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給他機會?這些高高在上的宰相重臣,他們都瞧不上他。都想看他的笑話。

  武媚娘讓百姓相告監督,這是給周興的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讓他往上爬的機會,周興捉住了,所以他想把從前看不起他的人全部都踩在腳下,讓他們為自己做過的一切付出代價。

  他做到了,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全都被他拉進大獄,更是有人死在他的手裡。他得以報仇,心中更覺得暢快。

  所以他明白這一輩子,他想一直高高在上,就要牢牢的抱住武媚娘的大腿,做武媚娘想做而沒能做的事。

  李氏宗親那分明是武媚娘一直想要除之而後快的人。他想表現一下,讓武媚娘為此高興。

  可是怎麼就碰上了李初?怎麼就落在李初的手裡?讓他本來大好的局面毀於一旦?更叫武媚娘親手把他交到李初的手裡,任由李初處置。

  血在不斷的流逝。周興以為自己會比任何人都先死。可是就是那一個周興以為定然會除他而後快的人卻下令給他找個大夫為他醫治,並不是眼睜睜的看著他死。

  這個時候的周興已經完全記不起來,他的一條胳膊就是李初給砍的。

  而且他會失血過多,會落下現在這樣的地步,都是拜李初所賜。

  失血過多的情況下,周興唯一聽到的就是李初那一句為他找大夫的話。

  就算他是十惡不赦的人,總還是有人顧念他也是一條命,不願意讓他就這樣死嗎?

  「多謝安定長公主。」周興真心實意的道一聲謝,李初道:「你用不著謝我,我現在讓人救你並不是存了什麼好心。」

  沒錯,李初救人確實不是存了什麼好心。像周興這樣為非作歹,濫用酷刑的人就應該審度令天下知,殺雞儆猴。

  否則之前看著周興血流不止,壓根沒想為周興找大夫的李初怎麼會在這個時候想起這回事。

  「就算公主不懷好意,可是公主總是讓我活久了一些。等到來日審判我的惡行,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是吧?」周興是個聰明人,否則他又怎麼會知道武媚娘想要的究竟是什麼,又怎麼會一躍成為武媚娘的重臣,成為這些酷吏的頭頭。

  李初沒有多說,只是讓人把周興抬下去。至於其他的人,「關入大牢,容後再審。」

  丟不下這八個字,李初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

  這些人的罪行早就供認不諱,供詞都在李初手裡,需要問他們什麼,不過是過堂一回,讓天下人都看到,這就是酷吏們的下場,往後再有想像他們效法的人想想自己能不能逃過這個下場?

  做人還是做個好人好,否則像他們這樣踩著別人的屍骨爬上高位,依然會摔的粉身碎骨。

  蕭太后:「所以武后長達十年的酷吏政治就這麼完結了?」

  李初不小心看到這個信息,「十年?從讓百姓告發到現在為止,不,得說第一個用酷吏開始,到現在算三年。」

  如果是十年的話,還剩下七年,七年的日子,天天大牢都是滿人,那是得讓多少人惶惶不可終日,天天擔心自己有去無回?

  蕭太后:「你現在出手,武后都認錯了,難道還會繼續再翻起?」

  呂太后:「所謂政治,只講需不需要。」

  現在武媚娘是認為李初的提議很好,而且也不想和李初反目成仇,所以順李初的意思,把刑牢中的大臣全都放出來,也將這些酷吏交給李初處置。但是並不代表後續武媚娘不會認為再需要這些酷吏再幫她排除異己。

  宣太后:「所以群主要怎麼辦?」

  蕭太后:「我有一個好辦法。」

  李初:「我已經有辦法。」

  換而言之,她並不需要蕭太后為她出謀劃策,她自己一個人能處理。

  蕭太后:「當年的我不懂珍惜,現在追悔莫及,群主就不能給我一個補救的機會嗎?」

  發出一個又一個大哭的表情,顯露的是這個時候的她確實很可憐,希望李初因此願意給她一個機會。

  李初:「不能。錯過就是錯過。」

  在李初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蕭太后冷眼旁觀沒想插手,現在李初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再不需要任何人幫忙,蕭太后再想幫,對不起,不能!

  蕭太后:「真狠。」

  李初:「沒有你狠。」

  要是想翻當年的舊帳,李初奉陪到底,偏偏蕭太后絕對不敢,當年可是蕭太后自己作死的。要不是她太冷淡,該教李初的時候只想挑撥離間,何至於現在成為眾多太后之中積分最低的一個。

  積分,為了重生卡,蕭太后想再努力多點,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到了今天這種情況,李初不再是稚嫩的少女,而是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想要達到政治目的李初如魚得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