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初提醒,「太后應該知道,我不是那種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人,魚死網破,如果太后真的要逼到我這個份上,我可以做到。」

  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李初,根本不害怕武媚娘怎麼對待她。

  最最在意這個江山,捨不得這個江山因為她們而動盪的人會是武媚娘而不是李初。

  江山在,江山穩,那麼武媚娘就一定會是最有權力的那個人,武媚娘這一輩子都在為權勢而爭,為權勢而動,怎麼會捨得這個天下江山變得面目全非?

  比起武媚娘來,李初僅僅只是想要守護身邊的人,但是如果她守不住,或者是做不到李治留下的遺言,李初定會瘋狂的做出毀掉江山的事情來。

  李初的一番話,武媚娘明白,就算從前不明白,在和武敏之的婚事之後,武媚娘再清楚不過,李初要是不管不顧起來,武媚娘絕對沒有李初那樣豁得出去。

  「你好樣的!」武媚娘分析完所有的利弊,最後不得不贊李初一句。

  「太后過獎。也是父親和太后教得好。」李初用的這些手段都是李治和武媚娘教的,也正是因為他們教得好,李初才能學得那麼好!

  本來這一切李初應該是完全站在武媚娘這一邊,為武媚娘排除異己,斬盡荊棘的,卻是武媚娘親手把她推出去。

  宣太后:「就想問問武后心裡是不是後悔莫及。」

  呂太后:「才不會後悔,像她這種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絕對不可能後悔。」

  蕭太后:「況且她絕對想不到群主能想出合理的辦法來解決和武敏之之間的關係。現在更是為武家的顏面連提都不能提這件事。」

  聽聽她們說起來真覺得武媚娘很可憐,但是所有的事情,分明就是武媚娘咎由自取。

  如果不是她想利用李初把李武兩家綁在一起,如果不是她想得到武敏之更多的忠心,所以要裴觀去死,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面。

  武媚娘啊武媚娘,她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天底下的事不是她想怎麼樣就可以怎麼樣。

  為了權勢,武媚娘能夠拋棄所有,但是不代表所有人都和她一樣。至少在李初的心裡權勢永遠不是最重要的,人比權勢更重要。

  要不是因為武媚娘是李初的母親,就憑武媚娘害死裴觀,李初早就動手殺人。

  祭祀洛水,圓圓滿滿的完成,從頭到尾沒有任何的異樣,倒是讓很多以為能夠看一場好戲的人都覺得遺憾。

  畢竟武媚娘的心思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偏偏李氏宗親的人竟然沒有一個站出來反對指責武媚娘。

  不是沒有人明白這件事有李初出動的原因,但是絕對沒有人能夠想到李初竟然有這麼大的本事壓制住李氏宗親。

  但是現在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旁人不相信。

  祭祀洛水之後,天下好像一下子又歸於太平,至少沒有什麼事讓人心生不安。

  可是真正的聰明人都明白,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並不代表一切事情都將歸於寧靜祥和。

  武媚娘都已經弄出天降祥瑞的事情來,可見她只是在等一個機會,一個可以讓她一步登天的機會。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武媚娘在打什麼主意了,修建明堂。

  所謂天子坐明堂,君王死社稷。明堂這可是古往今來最能代表天子的建築,可是明堂的樣圖早年就已經遺失。

  隋朝有意重建明堂,就是本朝的高祖,太宗,甚至李治在時都動過修建明堂的心思,但是因為圖樣不全,每次召集天下有才有能之人共議,卻是一直爭執不下,誰都不服誰,所以一直沒有修建明堂。

  到了武媚娘這裡,武媚娘也有這樣的打算,但是同樣沒有人認為武媚娘可以做到。

  偏偏就是他們認為不可能的事,武媚娘一拍板,不管多少人心中都有什麼樣的明堂,她就召集能工巧匠,最後竟然建起明堂。

  可是修建明堂所費的錢財,對於眼下,大唐來說,同樣是一種負擔,武媚娘也直接,李初手裡有錢,武媚娘直接就問李初要。

  李初沒有二話,直接就撥了錢給武媚娘,武媚娘本以為自己要費些口舌的,只是一開口李初就爽快地把銀子給她,讓武媚娘的心情十分複雜。修建明堂所費的銀兩不是小數目,李初連個要求都不提即同意?

  武媚娘是不高興李初總是和她作對,但是在這個時候,關乎武媚娘能不能再進一步的緊要關頭,李初連半分遲疑都沒有的站在她這一邊,讓武媚娘的心裡那些不滿,一下子全都消散。

  呂太后:「我們群主這麼逗著武后玩,實在是太懂人心!」

  宣太后:「讓武后又愛又恨,卻又莫可奈何,乾的漂亮。」

  李初:「這個時候不支持,將來怎麼成功?」

  所指成功自然就是成為繼承武媚娘的那個人,現在幫武媚娘就是幫以後的她。

  這一點所有人都表示同意,為己,為人關乎切身的利益,就得牢牢抓住機會。

  修建明堂費時不短,但是武媚娘讓人捉緊時間,終在十月內建好。管事的那個人正是薛懷義,不過薛懷義自被李初教訓一頓後,如今那是見著李初掉頭就跑,生怕再惹到李初。

  之前一直為非作歹的人,自縣衙里出來之後人都安分了。至少李初這些年裡再也沒有聽到關於薛懷義不好的事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