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選李初一句,也沒有人問李初想怎麼樣,被呂太后一提,所有太后思量再三,一直沒想到呂太后指的忘記一個人是誰。

  呂太后提醒:「賀蘭敏秀。」

  宣太后第一個不以為然,「這麼一個人值得你提?」

  呂太后:「給群主填堵,所以要不要把殺了?」

  這血腥的,動不動的就想殺人,蕭太后:「一個不足為懼的人,殺她為何,都多少年沒有見過的人,現在總不會再像當年那樣的蠢。」

  說到這裡,蕭太后也終於是想起一個問題,「系統,賀蘭敏秀早就該死,怎麼她的死可以輕易的改變,像李弘李治他們卻不能?不對,應該說賀蘭敏之兄妹兩個現在都活著,這件事你不打算說說?」

  系統:「無關緊要的人,無法影響歷史,所以他們的變化沒有人會在意。」

  換而言之,李弘和李治的死都是影響整個天下,整個大唐走向的,想改,不是任何人都能改。

  系統繼續解釋:「當年選擇安定公主的身份,而不是太平公主,就是因為安定公主本來就是早夭之人,她的人生,未來,本來就是一片空白,所以宿主想怎麼樣活,要怎麼樣的改變相對阻力都要容易些。而且,太平公主的時間太少,不足以讓宿主有機會強大。」

  誰也沒有想到,系統還有這方方面面的考慮,李初對此沒有任何的意見。

  呂太后:「沒想到系統辦事竟然深思熟慮的。可是現在的武敏之可不再是無足輕重的人,這樣可就算影響了吧?」

  系統:「潤物無聲,一些變化,一點一點的做出來,如同宿主不斷的為民做事,不斷的得到威望,這些都不是一步達到,那麼產生的質變,就算是誰都不能再輕易的抹去宿主所做的一切,畢竟後果或許有可能毀了這個大唐。」

  大唐的繁華還有好些年,現在要是就毀了,那麼他們可沒有辦法交代,有時候開始不由他們,到了結束,也不能再輕易動手。

  蕭太后:「所謂潤物無聲,滴水穿石,好啊,早就算計好群主,讓群主不斷的得到民心威望,這是不僅讓群主可以在大唐強大起來,完全就是想讓任何人都別再想輕易打群主的主意,那麼當有一天群主積攢到一定的能力時,改天換地,同樣也沒有人敢吱聲。」

  系統顯得有些心虛:「畢竟,這都是交易,說好的一切都看宿主自己。」

  提醒了諸位李初究竟是怎麼來到大唐的,又是怎麼有這個太后群的,那都是老李家的祖宗換來的,思來想去,不是沒有人想過要讓李初成男兒,但是看了一圈李治和武媚娘生的兒子,要是武媚娘真的登基為帝,兒子會是眾矢之的,誰讓武媚娘容不下兒子和她爭權,第一個想除的人就是兒子。

  女兒,雖然不能名正言順的登基為帝,可是只要能夠救下李氏的宗親,不讓武媚娘肆意大開殺戒,殺得李氏宗親殆盡,這也算成了,往後這個江山總是李家人的,李初當不當皇帝並不是必須的任務是吧?

  眾太后那是理得門兒清,不禁嘖嘖稱奇,呂太后:「看來你們是早就算計好的。先前怎麼不說群主得到民心和威望有這樣的好處,早說不是讓群主更積極?」

  系統:「你們真以為宿主早知道民心和威望會是她的護身符,她就真的會積極向上?」

  這可不一定,沒準李初就想好吃等死,反而更不想多做事,不願意多操心,畢竟操心的事對於她來說,太累!

  眾太后想想李初那年少時的日子,壓根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任是太后們再怎麼催促,她就是不急不慢的,只管刷家人的好感,其他的事,不好意思壓根不在意。

  「長公主。」太后們聊得如火如荼,李初一句話沒吭。

  出了宮上馬車就回府,府門前依然叫人堵著,看到那些人,李初的心情可見的不好,因此望著他們問道:「怎麼,城門堵我不見,到我府門來了?都回去,我累了,不想和你們說話。」

  發話不肯和他們交流,李初往公主府走進去,有人想攔著,李初毫不留情的將人的手揮開,隻身走進府內,不管外面的人都是什麼反應,她都無視。

  一群想堵李初的人萬萬沒有想到李初就算管武媚娘的事,並不代表她就願意看著他們,進府後大門立刻關上,他們能去砸門?當公主府的衛兵都是吃素的?

  李初一天天的事情太多,回到府里沐浴更衣只想好好的睡睡,結果剛躺下,慈心來報導:「城陽大長公主來了。」

  別的人李初都可以不見,但是城陽大長公主不行,李初沒有辦法,只能站起來走出去,看到城陽大長公主坐在正堂前,看到李初走過來,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第一時間城陽大長公主關心的詢問,「這些年在揚州可好?怎麼人都瘦了?」

  「事情有些多。沒什麼大事,人挺好的。」李初安撫城陽大長公主並不希望城陽大長公主過於憂心。

  城陽大長公主在問道:「宮中剛剛傳來消息,說是太后下詔賜你和武敏之成婚?」

  武媚娘雷厲風行,說干就干,她既然希望李初和武敏之的婚事早早定下為天下人所知,好讓天下人知道武家和李家和睦,而且是一體的,所以在得到李初和武敏之的同意之後,立刻就頒下詔書。

  「是。」雖然李初很疲憊,這個時候一點都不想說起這些事,然而城陽大長公主既然問了李初,也就一五一十的回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