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公主放心,我們立刻通報。」柴火就要準備起來,接下來只等裡面傳來信息,究竟他們降是不降,不降就只有一死;降,李初說了放他們一馬,定然就不會對他們再動手。

  魏元忠那裡也得到李初讓人傳令各軍的消息。讚賞的點點頭,「安定長公主果然仁厚,心存百姓。這樣的幾萬人馬有多少是被蒙蔽的百姓。殺百姓實為不詳,若能勸降,自然最好。」

  十分同意李初的做法,因此下令各軍配合,柴火需要準備,更不能讓所有的叛軍逃出去一個。

  事情都已經準備妥當,現在就等裡面徐敬猷他們一行傳出消息。

  夜慢慢嘿了,裡面一直沒有動靜。

  蕭太后:「這個時候不需要再等了,顯然他們都不願意投降,既然不願意想就應該進攻,讓人放火吧群主。」

  李初開口:「再等一等,若是直到天亮,依然沒有人出來那麼就放火。」

  「傳令三軍將士,告訴裡面的人,我再給他們一些時間,如果天亮之前他們再不出來,這把火燒起來,他們誰都跑不掉。」李初轉頭吩咐一旁的將士讓他們速速去辦。

  今天已經等了一天了,接下來再等總有個時間的限制,天亮之前如果依然沒有人出來,李初已經給足他們時間,算是仁至義盡,那麼這把火放出去,誰也怪不得李初。

  蕭太后:「夜長夢多,群主你給他們的時間已經夠多了,再等到天亮他們的援軍就要到了,到時候這場仗就不好打了。」

  說的都是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蕭太后必須提醒李初不能夠意氣用事,凡事總是要有底線的,不能讓人踩著這份底線為所欲為。

  李初:「人命關天,就算他們援軍來了,也沒有辦法改變裡面的局勢。」

  人全都被困在裡面,一個都逃不出來,不管是援軍來還是怎麼樣,四周只要一道放火,裡面的人只能被燒死。

  蕭太后莫可奈何,勸不動李初,畢竟這麼多的人命,在李初看來很重要。

  呂太后:「蕭妹子,群主都這麼說了,就按群主說的吧。」

  不按,她們也莫可奈何,做主發號施令的人都是李初,如果李初不開口,任太后們再怎麼心急如焚都沒有用。

  但是沒有等到天亮,外面傳來了陣陣的廝殺聲,斥候來道:「報,敵人的援軍到了。」

  「按之前準備好的,給他們送一份大禮。」既然早就料到等待的時間裡,他們的援軍會到,李初怎麼可能完全沒有準備。

  如今可就用上了。不來還好,一來的話必將他們全都一網打盡,一個不留。

  「是。」斥候應一聲是,然後立刻前去傳令。

  廝殺聲,聲聲震天,裡面的兵馬也開始想要突圍,李初見此情況,下令道:「命人三面放火,只留一面。」

  留下一條活路給別人,李初要的是他們出來的時候都能活得好好的,放下他們手中的刀箭歸順。

  宣太后:「這個時候了群主還要給他們留一條活路。」

  李初:「給別人留一條活路也是給自己留一條活路。」

  李初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麼問題,她是來平亂的,只要亂能平定,不一定非要殺人不可。

  千萬種的辦法能夠解決問題,解決事情,李初並不想用最殘忍的那種。

  孝莊太后:「你們不要忘了一句話得民心者得天下。」

  顯然,孝莊太后很認同李初的做法,這些都是尋常的百姓,又不是十惡不赦的惡人,放過他們一條生路彰顯的是李初的仁慈,天下人都會知道李初是一個怎麼樣的人,這對於想要爭奪天下的李初來說很重要。

  隨著李初一聲令下,火很快燒了起來,三面都是大火,只有一面,任由火勢蔓延,而不是直接點燃。

  很快那些想突出重圍的叛軍都感受到大火熊熊燃起,隨著風勢不斷地吹散過來,火勢在不斷地擴大,如果他們不趕緊逃出去,他們會被燒死在裡面的。

  「這裡,這邊沒有火,我們趕緊從這邊逃出去。」李初既然讓人在一邊沒有點火,很快叛軍們也發現了這一點,急急地指著前方沒有火的那一面,激動無比的衝出去。

  誰都不想死,只是博一個未來罷了,並不代表他們願意用生命付出代價。

  先前因為徐敬猷告訴過他們很,快的援軍就會來,到時候他們都會平安無事的,可是援軍被隔絕在外,大火燃起,四周都是乾枯的蘆葦,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他們不趕緊逃走,或是不投降,迎接他們的將是死路一條。

  所有人都往火還沒有燒起的一邊跑去,李初已經和人等在外頭看著不斷地有人跑出來,全都衝上去亮出刀劍,讓他們都乖乖的呆著,不可輕舉妄動。

  從火海里逃出來,算是劫後餘生,這些本來堅持不肯投降的人,此時又哪裡有堅持的勇氣,「我們投降,我們全都投降,求公主,不要殺我們。」

  竟然還知道領兵做主的人是大唐的公主,李初身著一身鎧甲,看著不斷地有人走出來,她要找的人是徐敬猷,「你們的將軍呢?」

  「不知道。」逃命的時候誰還顧得上誰,先跑了。再說將軍在逃命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尋常人,又不會為他們擋住火勢。

  李初不過是詢問一二並,沒有覺得能夠從他們的嘴裡得到徐敬猷的下落,只有徐敬猷的親兵,才有可能知道徐敬猷究竟在哪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