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初合起戰報,「明天我去揚州會會他們。命三萬兵馬準備。」

  「長公主何必以身犯險?徐敬業等人都是亡命之徒,若是長公主與之對戰有所閃失,我等如何向太后交代?」雖說李初是主帥,依然有武媚娘派來的人跟著的。此人便是魏元忠。

  魏元忠此人,李初從前也和他打過不少交道,知道這是個人才。此時面對魏元忠的擔憂,李初回答道:「上了戰場,怕死的人有什麼資格號令千軍萬馬?此事我心中有數,你且留在後方。明日我會一會揚州的主力,若是能夠一舉殲滅,自然再好不過。」

  眼前的這位長公主不是一般人,魏元忠心知李初打定了主意,不會允許他再置喙。只能老老實實的應下一聲是,連忙讓人去準備最精銳的三萬兵馬,明天和李初一同出戰。

  「魏大人這些年平步青雲。我未曾向你道賀。」看魏元忠不在反對,李初也抽空和魏元忠說道說道。

  「都是太后和陛下提拔。」魏元忠不敢鬆懈,和李初說話也是小心謹慎。

  「此一戰若是得勝而歸,魏大人往後更會再進一步。」武媚娘不是一個吝嗇的人,有功於她的人,她會大肆獎賞。魏元忠確實是有才之人,武媚娘一定會籠絡,重用。

  所以李初看到這樣的魏元忠,自然也是愛才之心再起。

  不過,這樣一個由武媚娘親自提拔起來的人,李初會試探,絕不會輕易動手。

  「若能大勝而歸,功勞在長公主。」李初這一路調兵遣將,魏元忠自然明了眼前這位盛名在外的長公主名不虛傳。

  正是因為如此,這一場仗若是贏了,功勞最大的是李初。

  「我明日出戰,後方交給魏大人,我許你便宜行事之權。」李初笑笑的開口,魏元忠一時不解李初為何給他這個權利。

  「好了,多日趕路,大家都累了,魏大人也早些回去休息吧。」李初這麼撩撥完人的心,卻不給人解答,魏元忠就算心裡再痒痒也不敢多問,恭恭敬敬的退下,多一句話都不敢說。

  不過李初有意給魏元忠那麼大的權利,蕭太后問:「你到現在難道還覺得眼前的這位不算人才?」

  李初:「自然不是這個意思。人才,自然要看清他的底線在哪裡,有多大的本事,揚州城內,徐敬業可是放話說找到賢兒了。」

  提起此事,蕭太后:「一聽就知道是假的,只是他們一開始打的是匡扶廬陵王的旗號,怎麼現在又說找到李賢,目標不明,著實讓人無所適從,怪不得他們會敗。」

  後世的史書記載這一場所謂的叛亂,聲勢確實挺大的,可惜最後功敗垂成,徐敬業沒個好下場。

  如今身臨其中,對於一個個不靠譜的人,蕭太后心裡一直就犯嘀咕,他們一個兩個的,又說在幫李哲,然後又拉出一個李賢來。

  李哲也就罷了,人還活著,本來就是李治選定的皇位繼承人,雖然只當不到兩個月的皇帝就被廢,也正是因為被廢,這樣的人選擇亮出來,說服力完全有。

  李初:「若是他們目標明確,或者是正面要同我們對上,這件事都沒有那麼容易完成,他們現在這樣有什麼不好?」

  敵人,要那麼聰明的斗得旗鼓相當,自然過癮,想要儘快大勝而歸就沒那麼容易。

  宣太后:「群主,明天來個大勝,把他們打得片甲不留。」

  呂太后:「同意,打贏之後,揚州這個地方,群主可以經營一二。來了絕對不能白來。」

  只能說,一個個的太后們都不是一般的人,樣樣都想為李初做到最好,揚州繁華是天下皆知,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從前呂太后是不知道揚州這個地方有什麼好,這些年看下來最是了解不過。

  就說武媚娘在代李哲行使皇帝之權的那些天裡,對四個州加強控制,分別是並、冀、揚、荊。

  并州是龍興之地,當年李淵就是在太原起兵,從此一路兵出長安,最後建立大唐。當然,這還是北邊重鎮,連突厥之地。

  冀州是大唐經濟相對發達之地,且易守難攻,這樣的地方,自然不能忽視。

  還有荊州,那是中南匯,兵家必爭之地,想三國之時,三家爭荊州,正是因為此地重要。

  至於揚州,那是大唐第一經濟繁華之地,這樣的商貿重地,李初一個行商的人,比誰都再清楚不過。來了揚州,不多準備準備,豈不是白來。

  李初:「放心,待平定此亂,揚州,定要一游。」

  *

  總的來說李初並不認為徐敬業的十數萬兵馬有什麼難對付的,她胸有成竹,領兵而出,不過也是想親自上場,一宣心中的怒意。

  而李初這邊一到,更是放話明天要領兵攻打揚州,消息傳到揚州內。

  李初此人天下聞名,誰人不敬她三分,不讓她三分,就是揚州城內,聽說竟然是李初親自領兵而來,一時間,不少人都露出怯意。

  「安定長公主非同常人,不僅在軍中多有威望,就算在百姓之中,百姓也多有愛戴。眼下各方的兵馬已經匯集,如果我們想不出萬全之策只怕不是安定長公主的對手。」

  聰明人揚州城內是有的,只是這樣的聰明人,不一定為人所能容,所勸之言,無人聽得進去。

  「不過是一個女人而已,能有多大的本事,我還就不信這個邪了。」果不其然,總有人不信邪的,李初的名聲在外又怎麼樣,對於大多的人來說她就是一個女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