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看裴觀對武敏之的感觀還行,李初趕緊的提醒自家的郎君一聲,千萬不要被表象迷惑。

  李初到現在都一直堅持一點,那就是用武敏之,同樣要小心防備,誰都不敢說武敏之會不會在什麼關鍵的時候咬人一口。

  「公主看來並不明白。」說到這裡裴觀微微一笑,李初莫名,「我不懂什麼?」

  「不懂挺好,公主不必要懂。」可不是嘛,不需要去懂,裴觀覺得有時候的事,武敏之同樣不希望李初懂得了。

  「既然是不必懂的,你就不該說破,否則就是惹我多思多想。不過,你回來我們得進宮去見見父親和母親,上次你走了沒同他們辭行,他們心中不滿,正好借著你的東風,把武敏之的事辦成,裴先生可願意助我一臂之力?」李初想讓裴觀幫忙,話也是說得明明白白的,一點都不怕裴觀知道。

  別說只是借借東風罷了,就算讓裴觀去做這件事,裴觀都願意去。

  「好。」應得爽快,裴觀也不問李初是為什麼欠下武敏之一個人情。

  從前李初的事同裴觀沒有關係,他們所有的聯繫是現在和未來,李初行事自有章程,欠下人的情她會還,也會注意分寸,裴觀相信李初,一如李初相信他。

  李初和裴觀進了宮,因著一樁樁的事,李治和武媚娘的心情都不好。但是聽說裴觀回來了,都顯得很高興。

  李初第一個去的是宣政殿,李治雖然看不見卻歡喜上前拉住裴觀的手,「你這一去就是幾年,可知道我們心裡甚是掛懷?」

  「讓父親掛心了。」裴觀鄭重的朝李治作揖賠禮,李治輕聲的道:「往後還是留在長安吧。」

  「此事不可,水利一事尚未完成,觀願盡我一生之力,為大唐及百姓出一份力。」裴觀再次朝李治拜下,希望李治可以成全。

  李治一嘆,若是朝中的臣子都如同裴觀一樣,他自是歡喜的,可是這樣的人一個要換成李初的駙馬,總是出去,總在外面,這夫妻二人……

  「父親不能因為這是你的女婿,你想留在跟前就攔著不顧他一腔為民之意。」李初附和裴觀的話,並不願意裴觀一輩子因為和她成親,因此而只能一輩子的留在長安,無法一展所長。

  「你們兩個……」分明李治都是為李初,可是就連李初都不願意把裴觀留下,由著他們分隔千里,許久都見不上一面。

  「若是一定要裴觀留下呢?」省帶著強勢的語氣傳來,正是武媚娘,武媚娘從門口緩緩的行來。

  第125章 約法三章

  見到武媚娘李初和裴觀一道見禮,「母親。」

  這樣的見禮,武媚娘站在裴觀的面前,「你打算一直和初兒分別兩地?」

  此問得裴觀一頓,如果武媚娘和李治一直,站在一個帝王或是皇后,為國為民的立場存了一點私心,那麼裴觀可以告訴他們,他選擇走這條路,早就料到是什麼結局,他願意,李初也會支持他。

  可是現在武媚娘是用一個母親的語氣和裴觀問出這個問題,裴觀思量後,凝望李初一眼,道:「那些年,觀一直不願意娶妻,因為觀一直認為這樣的我不配娶妻,娶妻顧家,陪伴很重要,但我若走這一條路,就不可能陪伴她。既成不了一個好丈夫,盡不了一個丈夫的職責,何必娶妻。」

  「後來觀和公主相識。從一開始觀見到公主,便對公主心生傾慕,可是公主不是尋常的女郎,觀就算再喜歡公主,可是觀給不了公主安定,也無法給公主呵護,尤其觀不願意出仕,就憑這一點就不符合陛下和天后擇婿的標準。可是身為男兒,一言九鼎,立下的誓言絕不能破。」

  「觀一直和公主共事足足五年,在這五年的時間裡,觀對公主的感情越來越深,到最後甚至有些無法控制,觀明白公主同樣對我有意,但我們相互之間誰也沒有說破。後來的事不過是陰差陽錯。但是我們選擇對方也是認可對方。觀從未想過改變公主,觀想公主同樣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改變我。」

  「我歡喜的就是那樣肆意張揚,自信滿滿的公主。我想公主歡喜的,同樣也是這樣一個不愛功名,一心鑽研水利的我。」

  沒有直接的回答武媚娘,但是這樣間接的答案何嘗不是告訴了武媚娘,這是他和李初的選擇。

  從一開始他們選擇在一起就已經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後續會有過什麼樣的日子。

  分別兩地。聽起來在別人是無法承受的事。但對他和李初而言,根本不算什麼。

  他們分別會想念,但是也不會因為想念而因此放棄所有只想和對方在一起。

  愛情不是生命的全部,事業更是人們奮鬥的目標。對於裴觀和李初來說,理想更是他們一生不斷前進的動力。

  「母親,我和裴先生之間的事,希望你和父親能夠不要插手。分別兩地對你們來說很難想像,但是我們並不覺得有什麼無法接受的。兩個喜歡的人就要一直在一起嗎?我知道母親和父親擔心什麼,不過是害怕我們之間會出現另外的人。可是如果我們之間能夠讓第三個人插足的,那我們相互之間就不會選擇對方。」裴觀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初補充。

  武媚娘最擔心的是裴觀在外面萬一不小心被別的女人纏上了,彼時李初該有多難過多傷心。

  男人,武媚娘從來不相信男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