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明崇儼的案子,大理寺卿依然在查,李初同樣在查,眼看就要過年了。李治和武媚娘起駕趕回長安,雖然大家心裡都清楚,因為明崇儼的案子,洛陽不知掀起了多少腥風血雨,可是,回到了長安,好像一切又歸於了平靜。

  可是新年在即,東宮又再次發生了一件事,李哲前往東宮,和李賢鬥雞,期間有一位東宮的官員王勃寫了一首《檄英王鬥雞文》,詩文傳到李治的手裡,李治勃然大怒,言及這王勃身為博士,眼見太子和英王鬥雞,不思勸諫,反而起檄,檄之為何,這是挑撥太子和英王相爭,著實犯了李治的大忌,引得李治怒不可遏,遂下令將王勃遂出長安。

  不過,正好李初當時進宮看李治,正好聽到,王勃此人,初唐四傑,這可是極有文采的人,挑撥離間之心怕是沒有的,說他想要展現文采那是有的。

  因此,李初同李治說了說情,請將王勃此人,交給她吧。

  一個有文才的人,若是懂得朝中的規矩,內斂一些,將來未必不能用。

  李治當時擰緊眉頭,「這樣一個人給你何用?還不如早早逐出長安去。」

  「此人才華是有的,只是少了根筋。若是當真有挑撥離間之心,他斷然不會寫出來,令天下皆知。只是想要賣弄文采罷了,沒想到卻犯了父親的忌諱。父親此時若說錯也錯在太子和英王,是他們兩個犯了規矩,私下鬥雞,失了風度沒了規矩。把人趕走了,不過是一個東宮的博士罷了,他們必然不會放在心上。倒不如留著人時刻的提醒他們。」

  李初勸諫也是站在李治的立場為李治著想的,李治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兒子爭的頭破血流,但凡有一點可能,他都想掐死在萌芽狀態。

  在這一點上李初其實和李治想的一樣,兄弟相爭什麼的絕不可取,誰要是敢挑動他們兩個爭,讓他們兩個斗,李初第一個饒不了他們。

  李治雖然大怒,但是還是聽得進李初的話的。

  「說的不錯,人若是直接趕出了長安,眼不見為淨,只是一個東宮的博士。不管他們哪一個,都不會拿一個小官的仕途放在心上,還不如把人留著放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時時刻刻的提醒他們。」

  順著李初的想法,李治越想越覺得在理。

  「你說把人給你,你如何來用?」認同李初的想法,那麼就要問問李初準備怎麼實施了?李治抬起眼看向李初。

  李初側過頭俏皮的道:「讓他進御史台如何?」

  此話落下,李治一下子驚住了,「讓他進御史台?給他升官了?」

  「可是有一個要求,讓他就太子和英王鬥雞一事,參他們。若是摺子寫的好,那麼就讓他進御史台,如果寫的不好,再考慮考慮究竟把他放到哪去。」人要怎麼用用的好,那可以思量思量再決定。

  「父親且說這篇鬥雞文寫的如何?」不說這裡面有李賢和李哲的事兒,就論這篇文章寫的如何?李初看得是覺得不錯的。

  李治看了看,「文采自然不錯,當日朕就是看中他的文才,才把人放進東宮的,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事。」

  「所以我們也得看看他的奏表寫的如何?」李初繼續給李治出主意,李治微微一頓,最終點了點頭。

  「德寶你去一趟東宮。就跟太子說要見此人,並且命他寫一本奏表。就事論事,論太子以英王鬥雞一事。」李治這樣的話要是丟到東宮去,李賢會是什麼反應?

  不,與其想李賢會有什麼反應,還是好好的想想,接下來的朝廷,臣子們都會是什麼反應才對。

  「給這個王勃一句話,問他可知家國大忌?」李初再說一句,這樣想必若是聰明人應該知道李治的意思了吧,奏表到底要怎麼寫,也都一目了然了。

  「依你所見今天這件事接下來會怎麼樣?」德寶被李治派去了東宮傳旨,李治問起李初來,對於接下來的事有什麼看法。

  李初嘆一口氣,顯得十分的無奈,「值此風口浪尖之上,太子還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唉……」

  最後的一嘆,嘆得何其無奈,不是她不想幫忙,可是誰都沒有想到,李賢在這個關頭還能鬧出這樣的事來。

  若只是一個王爺,鬥雞一事玩鬧無傷大雅,一個太子和自己的兄弟鬥雞,在這樣的關頭上,那可就耐人尋味得多了。

  「且由著他鬧吧,看他還能鬧出什麼花樣來。」李治顯然也是無力回天啦。李賢如此作死!縱然他這個當爹的在想護著也沒有護下去的理由。

  而此時的東宮氣氛前所未有的嚴肅,王勃寫下的鬥雞文傳出去沒有多久,李治既然派人前來下詔,這詔令讓人莫名。

  作為寫下文章的人,青年英氣颯爽的王勃何嘗不再為李治的詔令而為難著。

  皇帝這是什麼意思?他是不滿意他寫下的鬥雞文嗎?

  既然是心生不滿,為什麼不直接將他趕出東宮趕出長安,而是讓他再寫一份奏表?

  這份奏表究竟皇帝想讓他寫什麼內容?王勃百思不得其解知時,德寶道:「你可知何謂家國大忌?」

  此問落下,王勃驚得一下子抬起頭顧不上規矩的看向德寶,德寶目光犀利地看向王勃,這個人也是好運氣,若不是碰上李初,他已經被直接的趕出長安,哪裡還有再寫奏表的機會。

  「寫吧,我在此恭候,寫完之後,立刻轉程陛下。」德寶偉傳完自己該傳的話,立刻轉過身,表露得十分的清楚,他會守在這裡,直到王勃把奏表寫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