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初道:「不,你明明可以選擇不是的。父親的身邊沒有你嗎?沒有我嗎?父親難道不是已經站在了權力的頂端,他不是站得比你還要高了嗎?你,可以選擇不一樣的一條路,對待你的臣子,你在儘可能的收攏你的臣子為你所用時,為什麼你的兒女,你身邊最親近的人,你卻不願意相信他們,讓他們為你所用?」

  是啊,這一切都是選擇,怎麼樣的選擇,決定將來人生。

  「母親,你能不能放過賢兒?」有些事已經開始,而且明擺著已經開始,現在的一切都在武媚娘的掌握之中,接下來事情如何的發展,只看武媚娘怎麼想,怎麼做。

  武媚娘望著李初笑了,「你知道,不是所有的事都如你所想,你勸過太子,太子聽你的了嗎?」

  並沒有的,李賢並不相信李初,只是以為李初也會像別人一樣想要他不好,而且認定李初是站在武媚娘那一邊的,她只會幫著武媚娘,並不會全心全意的為他。

  「你勸過太子,可是太子一句都聽不進去,沒事的時候他想不起你,一旦出了事情,他第一時間就想找你庇護。這樣的太子,你為何還要護著他?」李賢的所作所為,武媚娘一清二楚。

  她是看不上李賢的所作所為的,成為一個太子卻連半分氣度都沒有,對待能夠幫助他,扶持他的姐姐,他卻依然。有用時則尋,無用棄之連多一眼都不看。

  但凡李賢能夠聽得進去李初的一句半句,李賢都不會有今天的結果。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他是太子當上了太子,敢和我叫板,他就應該想到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也應該讓他承擔責任。你為他做的已經夠多了,不需要再將責任推到你自己的身上。」武媚娘認可李初的所作所為,李初已經做到了一個臣子,一個姐姐可以為太子,還有弟弟做到的一切。

  只是可惜了李賢不是一個聽話納諫的太子,這一切,就讓李賢自己來承擔後果吧。

  李初道:「母親。」

  「一件命案想讓他當不了太子是不可能的。他若是來尋你了,你定會告訴他必須再次謹言慎行,不要做不該做的事。你說他是聽你的還是不聽你的?」武媚娘像是完全沒有聽到李初的叫喚,而是問起了李賢。李初對李賢的勸告,這一次李賢是聽還是不聽呢?

  心裡完全沒底的李初,根本上不敢回答武媚娘。這件事的結果不用武媚娘說,他們都彼此很清楚。

  就算到了現在,到了如今的地步,李賢是擔心會因為明崇儼之命而失去太子之位。生怕這樁命案扣到他的頭上,但是李賢依然不會謹言慎行,更不會把李初的勸告放在心上。

  「好了,該說的我們都算說完了,你去吧,去休息。」武媚娘認為事情聊到現在也算是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

  李初此來的目的是什麼?武媚娘清楚,而武媚娘想做的事李初也明了。

  另外一個牽扯進這件事的主人公李賢。事情最後會如何發展都與他息息相關,可是這樣的一個人未必會願意按照別人的勸告行事。

  勸是勸不住,最後的結果,李初已經完全可以想像的到。

  蕭太后:「群主啊群主,盡人事聽天命。你不是沒有勸過太子,你是已經是盡你所能的規勸了。他若是依然作繭自縛,自尋死路。與你何干?」

  宣太后:「早就說過了禮錢不是一個合格的太子人選。比起李弘來差的遠了。」

  呂太后:「是啊,雖說李弘軟弱了些,至少他能容人,也不會一開始就和武后針鋒相對,武后一開始只想護著他這個太子的,而不是像李賢一樣,一當太子就想把武后拉下馬,這麼樣一個太子,誰能喜歡。」

  這樣還覺得不夠,呂太后繼續:「別說是武后啦,就是換了我,我也容不下這樣一個太子,哪怕是我親兒子也一樣。」

  蕭太后:「呂武呂武,還真是說得一點都沒有錯,你們就是一類的人。」

  呂太后:「就是一類的人又怎麼樣?男人吶!他們是自己沒本事還容不下有本事的女人,要說心狠,男人的心都有多狠,廢子殺子的事情他們少做了嗎?輪到我們頭上,他們做得我們就做不得,處處都成了我們的不是了?」

  說到這裡,呂太后十分的氣憤。她會狠還不是因為劉邦逼出來的。若不是劉邦容不下她,想讓他們母子死,她也不會費盡心思想盡辦法的立功,就算手裡沾滿了無數功臣的血她也不在意。

  孝莊太后:「死結,李賢這個太子必廢無疑。」

  從史書上讀來的一切都不及親眼看到。孝莊太后思量若是自己處在武媚娘的處境,她會如何?

  不進則退,退則萬劫不復,那麼就只能不斷的前進。就算那個人是她的親兒子,她也顧不上,定要一直朝前走。

  「母親我先去休息了。」李初終是退了一步,死結不可解,現在硬要武媚娘給一句話絕無可能,那麼只能再想辦法。

  武媚娘撫過她的青絲,「裴觀一去就是兩年,你也不想他?」

  提起李初和裴觀的事,李初一頓,最終小聲地道:「裴先生在外是有事要辦,不是玩耍。」

  「那也沒有一去兩年不回來一趟的,朝中的臣子都沒有他這麼盡職盡責,你倒是半點不急。」李初不著急,武媚娘幫她急著。

  李初難掩尷尬地道:「等他忙完手裡的事,自然就會回來,我有什麼急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