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引導李末仔細的思考,李初再接再厲,「而且我派去雍州牧老家的人已經有了消息傳回,雍州牧原本的族人願意前來長安指認雍州牧,還有婆子說的當日雍州牧遇害一家的地方也打撈出了屍體,和婆子說的屍體數目一一對上,半點不差。」

  幾天的時間,李初不知做了多少事,因此這個時候她才敢把事情鬧大,鬧得天翻地覆。

  「可是這樣子一來,父親和母親會不會受到非議?」孝順的孩子在這個時候擔心自己的父親和母親,生怕李治和武媚娘會因為雍州牧的事而令人心生不滿。

  「此事非父親母親之過,誰也沒有想到當日會有人將進士一家殺害後冒名頂替。不知而已才重用,如今竟然發現,此人竟然做出這樣喪盡天良的事,朝廷撥亂反正,對父親和母親不會有任何的影響的。」李初很欣慰李末能想到李治和武媚娘,但這件事的錯並不在他們身上,如今只要李治和武媚娘不曾偏袒雍州牧,自然什麼事都不會有。

  李末一聽鬆了一口氣,「那就好,那就好。」

  「姐姐,那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怎麼辦?」李治和武媚娘那裡不會因為此事而有什麼麻煩,李末心中的大事也就放下了。可是這件案子到現在才算是真正的剛開始,想要證明雍州牧確實殺人放火冒名頂替,要做的事情還多著呢。

  心急的想問李初接下來的事情會如何的發展?

  「接下來就沒有我們什麼事了,所有的證據移交大理寺,人證物證全部都交到他們手裡,他們如果無法證實此案的真假,那就是他們無能。」李初沒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攬到自己的身上,該交出去就要交出去。

  「姐姐前面費盡心思部署了這麼多,就是為把事情查清楚。現在就差臨門一腳了,姐姐竟然不管了?那姐姐做得那麼辛苦幹什麼?誰都不知道這件事一開始就是姐姐發現的。」李末一臉的不認同,她以為李初發現這件事,最後要是查清屬實,該記李初一大功的。

  李初道:「知道又怎麼樣,不知道又怎麼樣?難道你我做事還要和人爭功不成?」

  ……李末擰緊眉頭地道:「那就把所有的功勞都給別人?」

  「我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就算論功,憑我們現在的身份地位,榮華富貴難道還能再進一步?這個世上的人多的是默默無名,而且為國付出心力的人。若是樣樣都計較,是不是為人所知?有沒有論功行賞?難道就不累嗎?」

  「我們是公主,已經得到太多人的供養和尊敬,難道不應該為我們的百姓多做一些事?」

  開解著李末,想要讓李末把自己的胸襟放開一些,看的更長遠一些。

  她們生為公主,得天獨厚,還沒有為她們的子民做任何事情,就已經得到了子民的供養,所以在這個時候她們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多為百姓多做一些事,而不是讓百姓們知道她們究竟都做了多少事。

  「和姐姐一比,感覺自己好差勁啊!」李末小聲地感嘆,她就是覺得有些事他們去做了,就應該讓人知道,哪裡像李初一樣,壓根不在意別人知道或是不知道她都做了什麼,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

  李初戳了一記她的腦門子,「你哪裡差了,我大了你多少歲,你還和我比?」

  「我不和姐姐比,我只要和姐姐學。」

  對啊,和李初多學著點,就算現在她是不如李初,將來,她一定要像李初一樣。

  「那是可以的,想學你就多學著點,多多益善。」李初希望李末是一個正直的人,看得等長遠一些,胸襟變得寬闊一點,皇位什麼的,還是不要的好,當一個公主,長公主的,多幸福啊!

  只是李初想把事情交給大理寺卿和狄仁傑去查查,卻沒有想到這事和李賢扯上了關係,得到消息時,李初不可置信,「這不可能。」

  第119章 不堪大任

  假的雍州牧本名趙木,他承認自己當年不過是大運河上的一個劫匪,當日只是像往常一樣打劫往來的船隻,沒有想到這回劫的人竟然是一個進士,當即起了心冒名頂替,正好從良。

  這麼多年平步青雲,此人亦不知踩了多少人的屍骨上去的,末了竟然說李賢早在一年前就知道他是假的,也正是拿住這個把柄想讓他唯李賢的命是從。

  為官者竟然是一個殺人犯,隨後冒名頂替於人,這已經令天下轟動。一個太子知道一個官員冒名頂替殺人放火的事,卻不曾上告,這是品行有問題。

  如果這個罪名坐實了,李賢必為天下人所詬病。

  太子可以無才卻不能無德,雖然有太多的人和李初一樣,並不相信李賢會做出這麼蠢的事情來。可是趙木不管多少人問過他多少回,他一直的堅持一個說法,他冒名頂替,殺人放火的事,李賢早就知道了,只是為了讓趙木為他所用,因此幫趙木瞞著。

  對此,李賢自然是矢口否認的,他和趙木素無往來,怎麼可能發現得了趙木是假的事情。

  可是如同趙木沒有辦法證明自己冒名頂替的事早早就為李賢所知一樣,李賢同樣沒有辦法證明自己一直都不清楚趙木是假的事情。

  就是這樣真假難辨,在一定的意義上卻可以讓李賢的聲譽受損。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武媚娘讓人給李賢送去了兩本書。一本《少陽政范》,一本《孝子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