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不是因為她自己或是兒子們行事不夠謹慎,落人於柄,至於敗得這麼慘,慘了,就得認,不能也不可以為了此事和李初再鬧起來。

  「李初根本不把我這個長輩放在眼裡,今天她能對我出手,來日也能對你們出手,現在如果不給她一些教訓,她是永遠都記不住我們這些當長輩的不是她能動手處置的人,而是應該尊敬。」總是要給人一些危機感的,常樂大長公主的一番話說得不錯,可是有人問道:「安定為何出手對付你,你都做了什麼?」

  此問得常樂長公主臉色大變,事情鬧得多大,李初可是把一切的事情都擺在明面上了,連同她為什麼會對常樂大長公主下手如此的重,也都昭告天下。

  「你想爭權,想奪利,爭不過一個小輩,竟然還想讓我們這些人一起出面幫你不成?安定對你動手,都是你自己找的,如果不是因為你自己做錯了事,怎麼會惹得她勃然大怒,連骨肉親情都不念了?多年前這樣的事發生過一次,當時也是你挑的事,所以你現在是覺得自己做錯事,付出了代價不夠,想讓我們幫你出面,讓我們和你一樣?」

  「你一個當長輩的鬥不過一個小輩已經夠丟臉的了,輸了更要輸得起,往後管好你自己,就算你們家的人都沒了官位,至少府邸田莊都還在,你要知足。」

  只能說,李初表現得雖然很強勢,但人家總是講理的,並沒有傷及無辜,李初把話放得那麼清楚,道明若是不犯她的人她必不會犯之,反之,要是一個個的不拿她當回事,她就讓他們瞧瞧她的厲害。

  厲害,真是夠厲害的啊,這樣的手段讓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所以常樂大長公主是明面上鬥不過李初,想求李家的兄弟們出面,沒有一個人樂意出這個面,誰都知道這件事要說錯都在常樂大長公主,你就是想爭存在感,怎麼就去做了這等最是讓人不高興,最是不能容忍的事呢,挑撥人家母女母子相鬥,要是不動手嚴懲,往後天下人還不都有樣學樣。

  誰家都不喜歡看到這樣的場面,所以啊,常樂大長公主能夠留下一命,於李家的宗氏來說已經不錯了,想想武媚娘行事,趙芬的死過去並不久,他們都不會忘記,李初夠是給李家的人面子的了。

  現在常樂大長公主沒有了本事和李初爭,也再沒有辦法挑事,他們不幫著再挑事就會一切好說,要是他們一時管不住自己,接下來吃虧的就是他們自己,人不能犯蠢。

  常樂大長公主敗陣而歸,再也沒有和李初對抗的資本。

  但就這樣還不夠,在外頭傳了一個故事,說的就是常樂大長公主的事,更有人改成了歌謠唱起來,專門到常樂大長公主的府上唱。

  內容也好說,「公主不安份,作繭又自縛,丟了封號,丟了官,誰家娶的這樣敗家的媳婦,有這個敗家的娘,晦氣晦氣,太晦氣了。」

  這一天天的唱啊,本來恨的是李初的趙家人,如今是什麼都沒有了,更叫人如此的嗘落,氣是不打一處的事,沒有辦法找李初算帳,最後都把錯歸在常樂大長公主的頭上,確實要不是因為她去招惹武媚娘,招惹李初,他們家會變成這個樣子嗎?一切說來說去都是常樂大長公主的錯。

  怨氣隨著時間的遷移只會越攢越多,常樂大長公主終於是嘗到人人都不喜歡她,人人都恨她是什麼滋味,最後更慘,直叫兒子不小心推倒在地,腿都斷了,為了這件事,常樂大長公主的這個兒子更是入了獄,兒傷母那可是不孝啊,雖然常樂大長公主已經沒了封地,可是她依然是大唐的大長公主,有這個尊稱,那就不許人打傷了。

  這件事還是李初出面的,想傷常樂大長公主的人,對常樂大長公主不敬的人,李初全都把他們送進了大牢,她更是直接的放話,李家的人,只要一天是李家的人,誰都乖乖的守好自己的本份,打傷了他們哪一個,她不知道就算了,一但知道了,一個都不會放過,不信邪的大可試試。

  誰在這個時候還敢試啊,李初做得還不夠明白?

  明白得很的啊,所以趙家的人都不敢再作聲了,老老實實的供著常樂大長公主,不管心裡對常樂大長公主不滿,愣是再也沒有傳出常樂大長公主有什麼不好的話來。

  但就這件事啊,也是讓人明白了一個道理,李初行事有度,她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可是她同樣護短,有句話該這樣的說,她家的人,她可以打,可以罵,可是別人不能打不能罵。

  就常樂大長公主受傷的事剛傳出來,多少人認為李初會落井下石的,沒有想到竟然是李初第一個先出手,把那傷人的送進了大牢,一個個袖手旁觀的人都被李初讓人扣了。

  到了最後,常樂大長公主都不知道該恨李初的好,還是應該感激李初的好?

  只是從此常樂大長公主消失在人前中,再也蹦躂不起來了。

  可是,因為她,李初和武媚娘起了爭執,這都半年過去了,愣是沒有化解,母女兩人你不見我,我也不見你,李治看了只能搖頭嘆息,這母女二人的性子啊,一樣的倔,認準的事誰都拉不回去。

  眼看就要過年了,按規矩這除夕之夜,所有人都要進宮的,李初這是新嫁之婦,那更得帶上自己的駙馬進宮。

  然後,一眾人就看到不管是哪個的駙馬爺都是穿著官服,只有裴觀依然是白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