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至於若是讓李初在他和武媚娘之間選擇一個,李初會儘可能的保持平衡,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而相對的,李治更相信武媚娘不會想傷害他,就算他們為了權力起了一些爭執,就算有太多的時候李治並不滿意武媚娘的所做所為,想要武媚娘改一改方式,可是李治依然可以確信,武媚娘不會傷害他的。

  這一次,武媚娘對李初做的一切,更多是因為害怕,害怕李初站在了別人的那一邊,一起對付她。

  武媚娘的心思,李治全都明白,不認同,不贊同也罷,李初生氣,發作了,這樣挺好的,就得讓武媚娘知道,這天下的人,天下的事,不是樣樣都會按她想的發展的。

  李初待她好,可以幫她做任何的事,她最該給李初的是基本的信任,如果連這樣的信任都沒有,也就不需要再說什麼情份了,那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裴觀,你現在想反悔都可以。」李初做下決定的事,李治信得過李初,李初更是說明了,李治總是想給李初更好。

  「不反悔,落子無悔,如人生如棋,絕不反悔。」是啊,李初的人生,她決定下的事,從來都不會反悔的,和武媚娘吵起來,吵成這般,李初都不曾難過。

  李治道:「好!」

  至於此,李初做事一向謹慎,從來不敢走錯一步,以後,想來也是一樣的,他要相信李初,一直的相信。

  「今晚先在宣政殿住下,就算要選裴觀成為你的駙馬,也不必急於一時。」李治想從另一個角度勸的李初,讓李初可以改改主意,成婚這樣的大事,何必急於一時。

  「不,若是裴觀願意,今晚就請父親見證,我們結為夫妻,若是不願意,我會另擇旁人,今夜,我一定要出宮。」李初決定的事那可是八頭牛都拉不回來,李治急地道:「怎麼能如此輕率。」

  「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事是我們彼此的事,有父親見證,足夠了。」李初不認為這樣簡單有什麼不好,她不樂意,也不想將一場婚事辦得有多大,她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從這座皇宮出去,她不想再見到武媚娘。

  李治知道李初下定決心的事萬不會再改,心裡就算心急,但也知道李初在氣頭上,能緩一緩,暫時沒有離開宮殿,都是看在李治的面上了,如果李治再勸人,再攔著李初,想讓李初改變心意,李初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都不一定。

  「先回宣政殿。」李治沒有辦法,只能安撫地勸著李初,讓李初和他先回宣政殿呆著。

  李初沒有再說話,同李治一道往宣政殿去。

  雖然沒有聽清李初和武媚娘到底吵了什麼,可是誰都知道李初和武媚娘發火了,火大得就算李治都攔不住李初,眼下到了宣政殿,所有的人都繞著李初走,生怕把李初驚著了,那可不是他們的本意。

  李治雖然頭痛,心裡也不知是盼慈心把裴觀請了進宮,還是不盼,但沒有想去阻止卻是真的。

  一個時辰後,慈心領著裴觀進宮,裴觀面對突然而來的消息也是被打得措手不及,可是他心裡最清楚不過,他是願意的,願意將來的一生和李初在一起。

  「觀,見過陛下。」來到宣政殿之前慈心已經告訴過裴觀,現在他要去見的人是他們大唐的皇帝陛下,裴觀並不曾失禮數,朝李治拜下,李治看不清人臉,可是這個人一開始還是他給李初的,這個人究竟怎麼樣,李治可是有數的。

  「你平身吧。」雖然早年李治就想過,或許裴觀這個人會讓李初看上,現在真是看上,李治的心裡百感交雜,李治想要看清裴觀的模樣,想確定這樣的一個是不是能配得上他的女兒,終是不能。

  「你此來可知為何?」李治看不清人,總想給李初撐起場面的,就算是李初問人是否願意娶她,但李初是大唐的公主,公主的尊貴,眼前的裴觀不過一介草民,他要知道自己能讓李初看上是天大榮幸。

  裴觀作一揖,再作一揖,三作揖,這才道:「陛下,觀傾慕公主久矣,今日得償所願,三生之幸也。」

  態度必須要會表的,雖然是李初問的他是否願意娶她,但裴觀擺得很正,他喜歡李初,不是第一天才喜歡,而是很久以前,他就一直的喜歡。沒將話說出來,是他只想用自己的方式守在李初的身邊,只要一直的看著李初,就是一種幸福。

  但是今天能夠如願以償,裴觀自然亦是歡喜的。

  「公主願意下嫁,觀此生必待公主一心一意,不會讓公主受到半分損傷,觀只要活著一日,必護公主一日。」裴觀不用李治問,人已經自覺的表態,一心一意,相守一生,不負與之相識,相交!

  「父親,請父親為我們見禮。」李初要的就是裴觀一句願意,這麼多年的相處,他們雖然一直沒有說破,可是相互之間的默契讓他們彼此很是明了,相互之間是有情的,有情,便可以終成眷屬。

  李初乾脆利落的要求李治今夜就見證他們結為夫妻,李治連忙地喚道:「初兒,此事不必急於一時。」

  李初沒有反駁,只是鄭重地相請,「請父親成全。」

  任性而執著,李治能怎麼辦,「你們等等,朕讓人去請人。」

  就算婚禮李初不想等到將來再大辦,可是李治依然想儘自己所能的給李初辦一場盛大的婚事,見證的人不能只有他一個,他是李初的家長,更要請別的人來做個見證,這才是理所當然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