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李初費盡心思的套路吐蕃太子的時候,武敏之也沒有閒著,終日遊玩於吐蕃王城之中,見到美人即收為己有,倒是方便了想和他打聽大唐消息的人。

  武敏之半真半假的透出消息,言及他們大唐的安定公主李初,志大才疏。

  所謂志大才疏,即使有滅吐蕃之心,卻無滅吐蕃之能。

  一個公主從未掌過軍事,既然肖想滅一國,正可謂貽笑大方,不自量力。

  有了武敏之的笑話,其他人在笑起李初來也就更不客氣了,武敏之只出了一路上,前往吐蕃時發生的事,自然都是子虛烏有的事,不過能博得吐蕃眾人一笑罷了,武敏之可謂是不留餘力的埋汰李初,當著李初的面,不能罵也不敢罵的話,這一次倒是盡興的罵了。

  打聽到諸多關於李初的風言風語,更清楚這些風言風語全都是武敏之放出來的,話里話外對於李初的輕視還有不屑,傻子都能聽得一清二楚,氣的慈心火冒三丈,終還是隱忍下,將諸事全都稟報給李初。

  「幹得漂亮!」李初在得知武敏之那麼埋汰她的時候,既然贊一聲漂亮。

  慈心雖然生氣,但也清楚李初為何有此一贊,「武公子,雖是為了讓吐蕃人相信他,也不必這般埋汰公主。」

  李初不以為然,「若不埋汰一二,怎麼證明自己。再者新仇舊恨,我和他的仇可不淺,明面上不能對我不恭不敬,大好的機會可以讓我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不做的人才是傻子。」

  不能否認武敏之夾帶私貨,不過李初也不在意,只要武敏之將事情辦好,私貨就私貨唄,她都敢做的事還怕別人說啊。

  最讓李初高興的是,不過兩日,吐蕃太子立刻和李初傳來消息,表明他會用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絕對可以和突厥合作。

  很好啊,李初開始暗地裡再一次操控吐蕃皇城的小事,所謂積少成多,積小成大。

  一件一件的小事都是挑撥離間吐蕃內部的種種矛盾,隨後不過五天吐蕃太子突然逼宮,吐蕃皇城一片廝殺,血流成河卻又在短短的一夜之間被平息了。

  但是在這一戰中,松贊干布的所有兒孫只剩下文成公主所生的兩個,就連松贊干布都身受重傷,臥病不起,這個時候吐蕃何來的精力再和大唐興兵。

  不過這件事情落幕之後,李初所在的客棧也被人團團圍住,一直以來都沒想換地方的李初,此時看到外麵團團包圍的吐蕃士兵亦是不慌不忙。

  她也不在身著突厥服飾,而是換上女裝,落落大方的走出客棧的大門。

  「是哪位前來?」李初揚聲詢問究竟是哪一位前來迎她,雅言一出,一個人騎著馬出現,倒也是老相識了。

  「安定公主,沒想到您竟然不遠千里前來吐蕃。」前來的人正是當日前往長安的松吉,看到李初一身女裝的走了出來,顯然早料到他們識破了她的身份。

  李初淡定無比的回答,「吐蕃進犯大唐栽贓我國文成公主,早該料到大唐必有客來。武敏之不是也到了?」

  松吉警惕無比的看著李初,「是呀,大唐竟然派了武公子前來,為何還讓公主親至?」

  如此困惑引得李初輕輕的笑了,「大唐做什麼不需要向吐蕃交代。不過吐蕃這一齣好戲,諸位看的可還滿意?」

  「果然是你大唐有意挑動。」前來之時松吉明顯已經查到了不少事情,親口聽到李初承認,松吉眼中儘是恨意。

  「許你吐蕃栽贓陷害我國文成公主挑起兩國戰事,還不許我讓你們吐蕃骨肉相殘,內亂不休,自食其果。這不過是一些小伎倆,不值一提,你該想想的是,若是此時的大唐興兵進犯,你吐蕃是何下場。」李初敢出面敢承認自己的身份,敢這樣落落大方的站在吐蕃的士兵前,自然是有底氣的。

  松吉臉色發青,「安定公主,這裡是吐蕃,你敢挑撥吐蕃內亂,以為自己能活著回到大唐嗎?」

  李初微微一笑,「不妨試試。你以為我為什麼在這裡等著你,亮明身份的等著你?」

  敢把身份亮出來,敢把自己做的事告訴眼前的松吉,李初怎麼可能全無準備,她敢來自然也要保證自己能夠平平安安的回到大唐。

  「來人,將他們全部拿下。」松吉何嘗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李初不過入吐蕃幾日就攪得吐蕃皇城風雲翻滾,松贊干布諸子,還有孫子,如今就只剩下文成公主所生的兩個,這樣的奇恥大辱如何不令他們震怒。

  吐蕃的士兵全部都要動了,這個時候傳來一聲呵斥,「松吉大人我勸你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聲音落下,只見一輛馬車駛來,武敏之從馬車中走下,手裡押著一個老態盡顯,臉色發白的人,正是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

  「贊普。」看到松贊干布,松吉大驚失色,想不明白武敏之是怎麼將松贊干布從宮中押出來的。

  武敏之帶著不過零星的幾個人緩緩的走來,「公主無恙?」

  李初讚賞得道:「無恙,你來的很及時。」

  對武敏之表示肯定,武敏之露出了笑容,「多虧公主指導有方。」

  「還行,也多得你配合完美。」相互奉承什麼的,聽在松吉的耳朵里完全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就是在武敏之手裡的松贊干布也在打量著李初,「沒有想到大唐的公主不惜以身犯險前來吐蕃,而且既然用出這樣的陰謀詭計,令我吐蕃損失慘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