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現在哪怕李治想動手除了武媚娘,除了武媚娘的後果不說,李治願意擔起一切的後果,那又該由誰來接替武媚娘手中的權利?

  李治的身體不行,李弘原是最合適的人選,同樣身體不好,更是不行。

  李治的為難都不知和誰說起,外人都以為當皇帝的風光無限,高高在上,大權在握,卻不知當皇帝處處有多少為難的事,又有多少思而不能解決的事。

  「你若是個男兒,想必你父親就不需要費心傷神了。」城陽長公主這話一落下,李初連連擺手,「姑母說笑了,縱然我為男兒,還有哥哥。」

  她可不是長子,請參考一下李賢,李賢是怎麼樣子的?

  城陽長公主一嘆,「太子的身體關乎社稷,一定要小心再三。」

  誰都知道李弘的身體不好,也都盼著李弘能好,只是不知天遂不遂人願。

  「玉霞特意讓我同你轉達一聲謝謝。馬家的案子已經定下,馬明先是與人通|奸,又是意圖謀害郡主,犯下的是死罪,已經判定秋後問斬,那女子被秘密處死。徐王府的人已經派人來接玉霞返回長安調養身體,她已經是出嫁的郡主,進宮來也不方便,身體也不好,所以去了一趟我的府上讓我轉達對你的謝意。」嘆息之後,另一件事城陽長公主不忘和李初轉達。

  李初早就知道了,馬明的判決惡有惡報,馬家的人沒了李玉霞這個郡主撐腰,他們家那些七大姑八大嬸的一定很快也會返鄉,此生絕無再見的可能。

  「當日在安國寺行刺你的案子怎麼說?」城陽長公主還是擔心李初這個侄女的。

  案子不是說一併交給洛陽縣令查查了,怎麼洛陽一點動靜都沒有?

  李初答道:「查已經查了,只是一個女子的供詞並無物證不能定罪,尤其他們只是謀劃並沒有動手,證據不足,不好見血,姑母放心,我讓人都盯著了,一般他們做下犯罪的事,會處置他們的。」

  「你要小心。」雖然李初說的條條是道,事事都安排得周全,城陽長公主還是叮囑李初一句。

  「是,姑母叮囑的事,我一定小心。」凡事得講證據,不能妄殺也不能放過。想要李初死的人,李初得拿到實證證明,那個人確實有殺人的意圖,那才能保證不會錯殺好人。

  城陽長公主伸手拍拍李初的手背,「大唐的公主都該向你學習。」

  此話誇得李初不好意思,「父親才讓我們和姑母學習。」。

  不留痕跡的拍一記城陽長公主的馬屁,引得城陽公主笑了,「你呀,真會哄人開心,不過我喜歡聽。」

  並不否認自己喜歡聽到李初的誇讚,城陽長公主再一次叮囑,「你父親和你母親之間你要多注意,千萬不可夫妻反目,讓天下人看我們李家的笑話。也給了別人可趁之機。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李家和武家應該是一體的,若是兩家鬥了起來,必是你死我亡,這對大唐來說並不是好事。」

  憂心家人更憂心國家,城陽長公主不是短見之人,此時也是沒有其他更好的人選,只能對李初寄予厚望。

  「我也不想父親和母親起了爭執,姑母放心。」如果要說,最不希望李治和武媚娘爭執分裂的人一定是李初。

  這兩個人一旦吵起來,一定會讓李初在他們之間選擇一個,李初一點都不想作出選擇。

  父母雙親少了他們哪一個都不會有李初。選哪一個都是錯,卻又選哪一個都是對。

  完全不想陷入兩難的境地,李初同城陽長公主道:「能否請姑母幫一個忙?」

  「有什麼事你只管說,我能幫上的一定幫。」城陽長公主知道李初是個有想法的人,她拜託的事肯定不是小事。

  「李氏宗親,煩請姑姑和他們說一句,讓他們全都安分守己。但凡他們不出手,不挑撥,不多管閒事,定能平平安安。反之,如果他們想要挑起我父親和母親的爭鬥,我第一個饒不了他們。」李初向城陽長公主說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有些話她一個晚輩的暫時不能出面警告李氏宗親,先讓城陽長公主代為轉達。

  如果李氏宗親的人可以聽進這樣一番話,從此不再和武媚娘作對,不再想挑撥武媚娘和李治之間的關係,那麼大家都能相安無事。

  反之,如果李氏宗親的人聽不進去還想事事挑撥,那麼不用武媚娘出手,李初也要給他們一個教訓。

  人心都是被人挑動的,就算李治心中明明忌憚武媚娘卻沒有要除武媚娘而後快的意思,只是想壓制,但是被人挑撥的多了,尤其還是身邊親近無比的人,那麼李治就會有其他的想法。

  李初已經勸過李治很多次了,但是李治現在對武媚娘的態度讓李初很是拿不準。

  常樂大長公主冒頭,更讓李初看到了不同尋常。一定不止一個常樂大長公主的,接下來的他們肯定會再次出手,這一次不算是兩敗俱傷,但是下一次。李初不敢保證自己還能洞察武媚娘的計劃,還能請到像武敏之這樣的人幫忙。

  「你的心是偏向你的母親了嗎?」城陽長公主聽到李初的警告,微微一頓,隨之脫口而出的問。

  面對城陽長公主的詢問,李初道:「姑母是覺得李氏宗親的人挑撥離間我父親和母親的感情是對的,讓他們針鋒相對是對的?所以我警告他們就是等於我站在了母親這一邊?今日常樂姑祖母會發生的事,難道常樂姑祖母沒有責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