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控訴李初不好,厚此薄彼更不妥,都是一家人,從前李初可是不偏不倚的。

  李初真的要瘋掉了,「父親,你讓我做這些事?可這件事你明知道沒有你說的那麼簡單。我是誰都不想偏袒,可是你這樣子分明是讓我在你和母親之間選擇一個。事情真的到這個地步了嗎?」

  「並不是說到了非要抉擇不可的地步,只是有些事情要開始抑制。」是的,抑制,李治要抑制武媚娘的勢力再次擴大。

  這麼多年因為身體的不適朝政,他已經開始逐步的交給武媚娘,而武媚娘確實是個聰明能幹的女人,抓住了機會一步一步到強大,到了如今他已經不可輕易撼動武媚娘。

  不能撼動,但也不能將李家的天下盡交給武媚娘說了算。

  「如果你哥哥身子爭氣,他是太子,理所應當的繼承大唐江山,接手大唐的權力,原本該由你的哥哥和你的母親爭奪。可是弘兒的身體你再清楚不過,交給他來做此事根本沒有可能。論遠見,論膽識,他都不如你,初兒你是最合適的人選。」權利本來就是需要爭奪的,不是你強就是我強。

  此消彼長,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所以父親是想讓我和母親爭,和母親搶了?」李初抓住重點,李治是讓她和武媚娘去爭去搶,她怎麼可以?

  「你可以不爭你可以不搶,但是你必須要有和你母親抗衡的權力,將來你才可以保護李家,保護你的兄弟,保護李家的天下。」不得不說李治還是了解武媚娘的,武媚娘的野心在不斷的增長,她已經是皇后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而只是這樣武媚娘並不會滿足。

  權傾天下還不夠,她要讓天下所有人都臣服在她的腳下。

  蕭太后:「高宗啊高宗,他還真是了解武后啊。」

  孝莊太后:「了解又怎麼樣?按照歷史上的發展高宗到了最後根本沒有和武后抗衡的籌碼。唯一能制住武媚娘,能夠讓武后退居的人只有高宗而已,高宗一死,武后和高宗的這些兒子一個都不爭氣,一個也鬥不過武后,便只能由著武后一人獨大。」

  事實確實如此,武媚娘的強勢聰明並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及,他們鬥不過武媚娘,爭不過武媚娘,最後就只能敗於武媚娘之手,粉身碎骨,而武媚娘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只會更加強大。

  「父親,這是你同意我前往軍中的根本原因嗎?軍中,母親的勢力滲透,軍中就是我最好爭取權力的機會,軍權一旦在手,誰都要禮讓我三分,就連母親也不敢輕易動我。」有些不明白的事,經李治一說起李初,立刻反應過來也就明白了,武媚娘為什麼不同意,李初參軍的原因。

  李治並沒有想要告訴李初的意思,可是李初現在已經反應過來了,李治也不再瞞著她。

  「不錯,我們李家會有今天就是起兵造反而得。兵權,這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沒有兵所謂的政權就是一個笑話,鎮不住人,也不可能讓任何人聽命。當年我就是得到了英國公的支持,得到在他的身後的千軍萬馬的支持,也正是因為有他在,我才能將四位顧命大臣全部剪除,真正做到大權在握。」

  「眼下你的母親想動,她的心思不難猜,她也想要軍權,可是她的手裡沒有合適的人選。你一旦成為取代英國公存在的人,不管是對李家或是你的兄弟來說都是極大的保障。所以初兒,這件事你既然想就一定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

  李治心急的抓住李初的雙肩,第一次激動無比。他完全可以想像得到,一旦李初在軍中站穩了腳,對李家意味著什麼?

  他心中最深的顧忌,最害怕的事情都將得到解決。

  「父親父親。」李初面對李治宛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的模樣,震驚無比。

  「初兒,這是我唯一想到能夠保全你們兄弟的辦法,你要去,你一定要去做。」李治再一次重申,他激動無比的抓住李初的雙肩,鄭重的請求李初。

  李初目瞪口呆的看著李治,宣太后:「不得不說李治真是好樣的。」

  呂太后:「那也是因為有了指望才能算計。如果不是群主有本事有能力,就算李治打算的再好又有什麼用?」

  蕭太后:「正是。想算計武后,能夠算計得贏武后,將來還能和武后抗衡,一個人沒有膽子沒有腦子,怎麼跟武后斗?」

  孝莊太后:「群主一定要去參軍,高宗的辦法確實是最好的辦法。高宗是無法說服武后的,只有群主可以。」

  對於李初非一般的信任,引得一群太后思量半晌,蕭太后:「的確只有群主可以說服武后。」

  李初已經在想如何打消李治的念頭,結果倒好,太后們居然跟著起鬨。

  李治這會兒已經道:「這是大好的機會,我一定會讓初兒參軍的。」

  「父親,你容我緩一緩。」李初不想再繼續聊下去了,再聊下去,她真要瘋了。

  今天的話確實說得已經夠多了,透露的信息也太多,李初需要消化一下,李治不再咄咄逼人。

  「好,你回去吧。」昨天大半夜的回來,到宮裡的時候天都快亮了,李初連覺都沒睡就趕過來見李治了,李治到洛陽近日並不上朝,不上朝也要批閱奏摺,政事堂的諸公前來拜見他也得見。

  皇帝當的勞心勞力,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想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