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怕武媚娘李初肯定是怕,正是因為怕,李初小聲地嘀咕,唯一有可能解決的辦法都給否了。

  「你要不就來個先斬後奏。」李治這個當爹的可以啊,給李初出主意,竟然讓李初來個先斬後奏。

  「父親,你是我們的一家之主,更是一國之君,你不把這件事定下,好意思讓我先斬後奏?」李初就差沒有問問眼前的李治,父親你是一家之主,更是一國之君,好意思這麼不要臉的讓她一個人扛下所有?

  「也是沒有別的辦法了,你母親眼下不同意,要是她不同意我們這件事不做了?」李治是想著李初往軍中去的,真想讓她去,不然也不至於此時為難得不像樣。

  李初道:「我可不想惹母親不高興,此事一定要徵得母親的同意,母親不同意我就不去了。」

  得把話說明白了,群里的太后們都在否定李治出的主意,堅定讓李初一定不管李治怎麼說,她都要堅持一樣,此事得要徵得武媚娘的同意,這可是為了將來打基礎的大事。

  兵權和一般的權力不一樣,一般的權改不了天下,兵權是絕對可以的。

  李治聽出李初的意思,瞪了李初一眼,李初道:「我雖然想去,父親同意了我很高興,但也得要得到母親的同意,要是不需要母親同意的話,父親你為什麼之前不直接下旨。現在竟然給我出主意讓我一個人偷偷跑去?」

  想控訴李初的老父親被堵住了,他也是不想和武媚娘鬧得太僵,若是一般的臣子,他要拂了武媚娘的意不按武媚娘的意思辦了也就算了,可是這是女兒,他和武媚娘的女兒,掌上明珠,寄以厚望的人,李治可是想讓李初將來護著李家的人的,如果為此留下大的裂痕,就違了李治的初衷了。

  武媚娘的權勢不斷的壯大,李治的心裡有數,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治更不能讓保持他們平衡的李初失去平衡的意義。

  「那先放放。」李治也是一個識時務的,一時做不到的事,放一放沒準就能做到了,反正並不急於一時,想要做好諸多的事要用心經營。

  「好。」不放一放還能怎麼要,偷偷跑了的事李初不樂意做,李治更不想直接下詔讓李初無論想或是不想都要去參軍,那可是等於不管武媚娘的想法直接按他的意思辦事了,李初到時候會很為難的。

  「你常樂姑祖母過幾日要進宮,尋個機會同她服個軟。你是小輩,同長輩說幾句軟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知道?」李治沒有能把此事解決,徵得武媚娘的同意把李初放到軍中去,想起另一樁事,提醒李初。

  李初問道:「姑祖母進宮為何?」

  她可是記得武媚娘有心要給常樂大長公主一個教訓,所以啊,李初立刻警惕地問起李治來。

  「是你母親設宴,不僅是她,就是你城陽姑母他們都會來。」李治同李治說明白了,不是只請了一個人,而是武媚娘設宴,有心將李家的宗親們全都請進來,至於其他的人李治選擇不說。

  「母親沒有同我說過。」李初確實沒有從武媚娘的嘴裡得知此事,因此顯得疑惑,李治道:「你母親做什麼事還要告訴你?」

  身為皇后本來就有設宴的資格,想什麼時候設宴請人就什麼時候。

  李初能把武媚娘賣了嗎?說武媚娘因為常樂大長公主上回告李初狀的事正想對付常樂大長公主?

  「你這一回好好地表現,不許再像以前一樣避之不見了。」李治指著李初,每回宴會的事李初都避之不來,李治頭痛得緊,有言在先地警告李初,不許李初再躲了。

  「是是是,我這一次一定安份的呆著,哪裡都不去,父親可以放心嗎」眼看事情不對勁,李初既然不想讓武媚娘和李氏的宗親交惡太過,只能是盯著,關鍵的時候能拉人一把就拉人一把吧,最重要是別讓武媚娘有事。

  李治道:「還是要給你挑一個駙馬。」

  看吧,又提起駙馬的事了。李初透著無力的道:「父親依然舊話重提。」

  李治一眼的掃過李初,「當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駙馬是一件很讓人傷神的事,比起去挑一個駙馬來,孩兒寧願上陣殺敵。」看這話說的,李治瞪大了眼睛,想罵李初又不知從何罵起。

  最終李治揉過李初的頭,寵溺的一嘆,「罷了罷了,你想如何便如何,你是大唐的公主,不需要在意旁人的眼光。沒道理你不想做的事都得去做。不嫁也好,不嫁就留在我們家,以後一心一意為大唐做事挺好的。」

  聽聽李治這話,完全就是從利己的立場出發,但也是這樣的想法,才能讓李治同意李初,不再催她挑選駙馬。

  「父親父親你早該想明白了,我要是不用出嫁,以後就能一心一意為大唐做事,什麼婆家娘家的我就只有一個家,就是李家。為女子者最慘了,夾在婆家和娘家中間,里外不是人,倒不如只有一個家。」李初一個勁的說著只有一個家的好處,一定要幫助李治固定她不用擇駙馬的想法。

  斜過李初一眼李治道:「果真從多年前開始討要一個承諾,你就打算不擇駙馬的?」

  李初眨了眨眼睛透著撒嬌地道:「這不是一直覺得選駙馬嫁人是件麻煩的事,費心傷神太過了,所以……」

  李治指著李初,「你呀,你這是早就打定主意了,只是到現在才敢說出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