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稅改一事很快在李治和武媚娘的同意下定下了,具體如何制定相關的法例,議啊,此事得讓行商之人多參與,李治不忘李初提過的人,老實配合,又是懂事的理當讓人多露面。

  當然,武敏之眼看一樁事定下了,得趕緊把另外的一樁事順便提起來。

  「請開行商之後可以參加科舉,出將入仕之例。」武敏之眼看人都認命了,把最重要的一點提出來,行,一開始不能明白商賈之人為什麼會聯名上書請求稅改,現在都明白了。

  一天之內武敏之把事情全都說出來,擺明是不願意給人反悔的機會,李治詢問道:「為何?」

  「請以稅改,利於國民者,皆有為國為民之心,念其利於國家百姓,且今天歲大旱,商者施糧以安民,為國解決大難,兩者相加,特以改法。」武敏之也會說話,利國利民的人怎麼能連科舉都不能參加,你們覺得那說得過去嗎?

  「陛下,士農工商,商者下賦,不可開此先例。」一群人拼命的反對,這各種的階級是早早就定下了的,像他們從來都看不起商人,就算他們再有錢又怎麼樣,一身的銅臭味,羞以之為伍,不能忍。

  李治道:「所謂先例,例都是人定下的,既然可以定,自然也是可以改的,朕認為此事挺好的,便一道改了。」

  交易,都是交易,既然交易早就說好,李治不是拿了好處不認帳的主兒,能夠讓他們有所得,更讓國庫有所收入,再好不過的事,群臣反對,所謂的不同意,都是因為商賈要是都能出頭了,本來一直自恃高高在上的士人,以後如何同他們擺架子?

  「陛下,陛下,此事不可!」反對,必須的反對,不能同意,這件事牽涉甚廣。

  「不可的原因是因為你們覺得先例不可改?若是如此,不必再議。」李治這些年的成就不是擺設,所以他能做到一言九鼎,無人能夠反駁,敢反駁。

  「陛下英明。」作為提議此事的武敏之連忙拍一記馬屁,引得一群反對的人齊齊地看向武敏之,恨不得食其肉,喝其血。

  武敏之這些年做下的事不少,這樣恨得他咬牙切齒的眼神他早就習慣,壓根不認為能威脅到他什麼。

  雖然他是出頭的人不假,所有人的恨都會沖賀蘭敏之來,然而武敏之更清楚自己得利幾何。

  敢言敢進,他或許從今往後都只能一個人往前走,但是他願意。

  他不需要人同他走,一條他自己一個人能走得很好的路,不需要任何的人陪著他一起走。

  「此事一併定下,退朝吧。」不給人反對的機會,李治一言定下,抬起腳就走。是以浩浩蕩蕩的稅改之制再一次的開展了。

  李初不意外又被李治塞過去一同的商量,上回已經有過一回經驗的人淡定無比的接受李初的參與,笑眯眯地迎著李初,李初只指出一點,「壟斷必須要遏止。」

  那個,上回李初就是用壟斷打開了關稅的大門,沒有想到李初一看稅改可行了,第一個要求竟然就是不許人再搞壟斷,這個,這個也太猛了吧?

  「有過前車之鑑,不可不防,天下人總是學得快的,我能做到的事不見得旁人不能做到,想讓大唐變得更好,就得百花齊放,而不是一家獨大,無論什麼人,什麼身份,都不能壟斷,其中的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李初不怕地告訴所有人,正是因為她做到了,所以她要防著有別的人像她一樣膽大包天的敢來做。

  一群人不得不說佩服啊,李初明了利害關係,明明她可以藉此得到更多的利,她倒是第一個提出來反壟斷。

  不是沒有人想到這個問題的,只是因為關係李初,李初的身後有李治和武媚娘,想到了都不代表他們敢輕易的說出口,不怕叫李初針對了嗎?

  李初可以自己提出來,讓多少人暗鬆一口氣,對李初的評價自然更高了一層。

  「公主所言提醒得對,凡事最忌一家獨大,若是一人占得所有,原本不是他們的東西都會變成他們的,不可不防。」有人附和,李初笑了笑,「多問問商家的意見,實事求是的立好此法,此法的目的在於充盈國為庫,有錢的人可以為國出一份力,並非要將貧困的人逼入絕境。」

  目標要明確,朝著這樣的目標前行。

  一眾人都應下一聲是,立法之嚴謹,他們是不敢不當一回事的。

  李初只是開一個頭,聽他們討論時會就他們的想法提出她的看法,立法一事沒有最後定下,但李治和武媚娘要往東都洛陽去。

  洛陽啊,李初這麼多年了一直沒有去過,這一次一家人都要過去,李初也就理所當然的跟著去了。

  「姐姐,姐姐,姐姐都沒有去過洛陽,每回我們去姐姐都留在洛陽陪太子哥哥,現在好了,太子哥哥都要一起去了,姐姐也跟我們一起去,真是太好了。」行往洛陽的車駕上,李初同李末都坐在武媚娘的車上,李末高興地朝李初說著話,滿臉滿眼都是歡喜。

  李初沖她笑了笑,「哦,我們末兒竟然如此的歡喜啊,可真好!」

  「那是自然的,姐姐,姐姐,到了洛陽我帶姐姐四下轉轉,洛陽我比姐姐熟悉。」李末都想好到了洛陽後如何安排李初的事了,李初應一聲好,李末嘰嘰喳喳地再說著各種各樣的話,李初一一附和,待李末說累了,躺在李初的腿上呼呼大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