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媚娘望著李治,李治讓李初擇駙馬,但無意逼迫李初。

  也不知李初是不是天生在情字上少根筋,人長得挺美麗的,喜歡愛慕她的人並不少,獻殷勤的人不在少數,她一個都瞧不上。

  剛開始向他們討了婚姻自許的承諾時,他們只以為李初僅僅要自己選一個駙馬,不料她直接連看都不看人多一眼,完全沒有選駙馬的意思。

  所以李治和武媚娘一合計就覺得不對勁了,讓李初一個人孤獨終老怎麼能行,一定要讓李初選一個好駙馬。

  「陛下,擇寒士為駙馬,我們的女婿,天下庶士將明了朝廷思賢若渴,對大唐來說是利事,大利之事。但在天下士族的眼裡,他們會認為初兒自甘墮落,人人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初兒,她會被人隔絕在外,除了因為她是公主的身份不得不敬她,不得不畏她,世家的宴會上不會再有她的身影,她縱以設宴,世族收到帖子並不會前去的。」

  世族,寒門,世族以五大姓為首,他們看不上寒門的,自小受文化薰陶長大的人,自恃有才,不會認為庶士中有多少的人才。

  但今非昔比了,大唐的天下在前面幾代人的積累下有所得,天下人才一再由世族壟斷,不是人盡無所覺的。

  至於大唐,官學,私塾,遍布天下,總有真心培養人才,如孔子般有教無類的人,桃李滿天下。

  人才,大唐確實不算缺,但也不會嫌人才少,看看大唐的宰輔中,有多少是真正出自世族大家的人,武媚娘讓人重編的姓氏錄足以說明,世族是依然在,但是離權勢中心越來越遠了,將來只會更遠的。

  可是他們無法擠身政治中心,位列班前,他們總有自己的辦法反對朝廷推行讓他們不滿的政策。

  武媚娘提起的情況不過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小把戲。

  李治未必想得那麼遠,一些對付女人的手段只有女人最清楚,武媚娘僅僅是心疼李初。

  「依媚娘之意,媚娘不同意的?」李治將疑問道破。

  「陛下,初兒若是打定主意妾也勸不動。」武媚娘側面以答上,李初是個什麼樣的性子他們夫妻比誰都清楚,要說服李初太不容易了。

  李治搖搖頭,「你勸不動,朕並不想勸。世族將來如何排擠初兒,初兒是大唐的公主,明面上敬著足以,恨得一個咬牙切齒又如何,他依然要恭敬有加的面對我們的初兒。我們的公主,不需要駙馬為她爭光榮,眼下她是公主,將來她會是長公主,大長公主,依初兒的能力,誰都別想給她罪受,世族,他們最好待初兒客客氣氣的,否則吃虧的只會是他們。」

  真是親爹,相信李初的口氣再是篤定不過,武媚娘聞之啞然,「陛下之意妾擔心的一切其實不需要擔心?」

  「不錯。」李治很肯定,李初又不喜歡和世族的人打交道,朝堂上的事她看得分明,世族若是不長眼的犯到她的手裡,吃虧的肯定不會是李初,李治半分不擔心。

  「陛下是動心了?」連這個問題李治都否定了,看得出來李治想好了,認定此事可行。

  李治交握雙手道:「朕要看看,看清楚再決定。初兒難得正眼看一個人一眼,相貌過得去,且又是文武雙全的人。」

  一通說起路蕭的好處,武媚娘擰緊眉頭,「比起文武雙全,相貌來說,人品更重要。」

  長得好看又如何,若是他不懂得疼愛自己的妻,不懂得事事為自己的妻兒著想,嫁給他受苦的只會是李初。

  「看看,再看看,不急於一時,你是知道朕的,朕萬萬不會草率定下此事。」一句你知道引得武媚娘眼中流露出笑意。

  「陛下將武三思和武承嗣他們喚回來,妾謝過陛下了。」笑過後,武媚娘溫柔地同李治說了一句。

  李治微微一頓,「媚娘知道我並不全然是好意。」

  「總是有好意的,妾領受了,謝過陛下。」鄭重地道謝,真心實意的感謝。

  李治不作聲,武媚娘伸手拉住李治的手,「陛下,不管陛下信與不信,陛下在妾的心裡一直都是妾的九郎,妾想和陛下走完一輩子,再有疑心猜忌,只要有一點的好,妾都歡喜。」

  作者有話要說:李初:這一票幹得漂亮嗎?

  李治:贊贊贊贊……

  第087章 捨命相救

  突然的柔情。李治反握住武媚娘的手,「媚娘既然說了,我也想同媚娘說個清楚。」

  武媚娘望向李治,何嘗不是在等著李治,李治的目光柔和地看著武媚娘,「我喜歡媚娘,那些年的喜歡,到現在並未改變,只是有時候朕覺得媚娘變得生疏了,曾幾何時熟悉的人變得截然不同,讓我的心裡不禁起了許多的不滿。」

  「媚娘方才言及只要朕待你有一點好,你會一直記得朕待你的歡喜,朕也只要一樣,這個天下江山,你為朕守好,我們的孩子,你也要守好,如此,你要的朕都會給你,如你所願。」

  帝王的承諾,李治說出口的話從來沒有做不到的,這一點武媚娘比誰都要清楚。

  「陛下,你說過的,這個江山天下是我們的,我們將一起守護,你不記得的話,我一直都記得。」曾幾何時,他們在最情濃時,李治同武媚娘說過的一字一句,武媚娘記下,記到現在,如今,李治對她的防備,諸多的安排,掣肘於她,她明白,也曾反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