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初將聖旨的內容念完,薛仁貴聽完明白了,給他官復原職不錯,更是讓薛仁貴聽李初的安排。

  「公主要薛仁貴做什麼?」薛仁貴把心中的疑惑問出來,李初道:「給吐蕃一個教訓,讓他們永遠都不敢再到我們大唐耀武揚威。」

  薛仁貴適才就有這個主意,但是沒有想好用什麼辦法。

  「我有一個主意,薛將軍且聽聽……」李初同薛仁貴說起她想出來的主意,薛仁貴微驚,「公主,此事可行?」

  「可行,沒有什麼不可行的。」李初點點頭,保證此事一定沒有問題,薛仁貴聽著李初自信滿滿的話,不好再說些什麼。

  「相公,公主能想出此計,又知道此事關係重大,怎麼可能說笑,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再好不過。」

  薛夫人認為李初的想法挺好的,他們眼下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如此為何不能聽李初的,聽李初的或許就能達到他們共同的目的,再好不過了。

  薛仁貴細細思量正是此理,雖然讓李初插手此事在他看來不太妥當,但主意是李初提出來的,具體如何實施更應該聽李初的,理所當然由李初說了算。

  「薛仁貴奉旨。」薛仁貴一想明白立刻答應下,此事一定按李初說的去辦好,更會辦好了。

  「好,那我們明天就去準備。」李初得了薛仁貴應下此事,並不拖延,打算明日便去做,只有安排好了,確定事情可成,才能讓人信服。

  「臣即刻回城,將手下的將士調齊。」薛仁貴同樣不是拖延的人,表示立刻回城。

  「薛將軍這些地和菜怎麼辦?」李初指了外面的菜和地,詢問薛仁貴有何打算?

  誰都沒想到李初竟然會關心田地,薛仁貴思量半響道:「臣會尋人前來打理。」

  「如此不如交給我吧,我為將軍將此事辦妥,待菜都長好了,該給你送到府上就送到府上,要是府上吃不完,換成銀子亦可。」李初倒是打起人家青菜的主意了,薛仁貴從來同李初只是點頭之交,並沒有過多的往來,今天聽到李初的話,詫異非常,如此接地氣的公主?

  薛夫人笑著道:「如此有勞公主了。」

  不用薛仁貴開口,他家夫人都爽快的答應了,薛仁貴不解,薛夫人道:「公主手下的福滿樓聞名天下,公主手下定然有懂得菜色的人,與其費心尋人打理,不如交給懂的人,公主不會讓我們吃虧的。」

  不得不說薛夫人同李初打交道可比薛仁貴多多了,因此把事情交給李初做,她信得過。

  有了薛夫人相信,李初即將薛仁貴這些日子弄出來的菜地都包了,不少的菜,要是都打理好了,將來有好處。

  薛仁貴突然被官復原職,有人對此不明,上折請問李治為何?

  李治只問他們,吐蕃在長安耀武揚威一事,都聽說了嗎?同大唐求親為何,又都有誰知道?

  前者長安城傳得沸沸揚揚的,怎麼可能沒有聽說;後者,吐蕃向大唐求親又不是第一次,文成公主如今都還活著,活得好好的呢,再求一次親,不過是再結一次姻罷了,挺好的。

  可是李治聽完他們所言卻越發的不喜,「你們都知道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眼下還在吐蕃,吐蕃不思姻親兄弟關係,意圖辱大唐,你們竟然認為再結一次姻親挺好的?」

  這個,這個,不少人聞之一下子沒敢接話,李治道:「薛仁貴從哪裡摔倒,朕就要他從哪裡爬起來。」

  「陛下,大唐連年征戰,不宜再起戰事。」聽出李治言語間的憤怒,自知李治叫吐蕃氣得不輕,誰聞之不氣,但是發兵吐蕃一事不可取,萬不能再讓大唐又起戰火,那對大唐有害而無利啊。

  李治沉著地回答,「朕知道。朕起復薛仁貴是有條件的,朕要他不戰而屈人之兵,吐蕃囂張,贏我大唐一戰便不再將我大唐放在眼裡,著實可恨,那就讓他們看看我大唐有沒有本事將他們一個吐蕃連根拔起。大唐不戰,不是戰不起,只是不想戰,他們敢自鳴得意,目中無人,再有辱我大唐之心,必滅他吐蕃。」

  嚇人而已,嚇得人牢牢的記住,一生一世都忘不掉,更不敢進犯。李治得虧沒有想動刀戈,至於丟給薛仁貴這麼難的差事?

  額,那怎麼了,為人臣當思為國盡心盡忠,李治把事情交給薛仁貴去辦,不是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嗎?挺好的!

  不過,很快有人得到消息,此事不僅是薛仁貴參與,李初這位當日教訓吐蕃人,更是吐蕃點名要和親的公主也參與其中。

  李初啊,最近這些年李初冒頭的事太多了,多得好些人心中起了詫異,想問問李治怎麼的一回事,誰倒是敢!

  *

  吐蕃來使把自己的目的道明,隨後並不著急地等待大唐的回覆,大唐的消息他們也曾派人打聽過了,大唐不願意和親的意思他們知道了,依然不以為意,他們相信自己可以說服大唐同意的。

  「諸位吐蕃使臣,皇上有請諸位明日前去城效一閱我大唐新研究出來的稀罕物甚。」德寶前來傳旨,吐蕃使臣連聲應好,德寶把話傳到立刻離開,叫大唐上下晾了好些天的吐蕃使臣等德寶一走湊在一起議論起來。

  「大唐這是又想怎麼樣?」詢問不解,總的來說並不覺得一直不管他們的人會突然設宴請他們。

  「不管他們想怎麼,我們吐蕃今非昔比,他們就算想對付我們也沒那麼容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