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怕個什麼,什麼都不怕,她爹是李治,大唐的皇帝,她娘是大唐的皇后,就算將來成為女皇帝,那都是將來的事。

  她若是有本事,又一心對他們好,她怕個什麼。

  「快去擬旨,會擬的吧?」李治喜歡聽到李初爽朗的回應聲,只是想起一個關鍵的問題。

  李初確實都會,就算她想不會,李治都讓人專門教過,她想學不會,裝得不像樣!

  「會!」事已至此,裝是沒有用的,李治並不想讓她裝,那就,上吧!

  李初走到案前,德福趕緊的給李初磨墨,更連筆都給李初拿好,只待李初上手。

  執筆揮灑,李初筆下蕭灑,並無半分的遲疑,李治行來立在她的身邊,待看見她的動作一氣呵成微微地笑了。

  武媚娘何嘗不是走了過來,一眼看過李初擬下的旨意,大意先誇讚薛仁貴,數起薛仁貴的功勞,隨後提起今日吐蕃欺身到他們的頭上,得寸進尺,絕對不能放縱,著薛仁貴聽從李初的安排震懾吐蕃,要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叫吐蕃明白一個道理,大唐雖然同吐蕃一戰敗了,並不代表大唐怕了他們吐蕃,吐蕃敢到長安鬧事,敢把大唐上下都視為戰敗而可辱之國,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後寫出的激昂,武媚娘瞧過李初一眼,把人的情緒調動起來,一心只想為國洗刷屈辱,把敢欺負他們大唐的人都打回去,李初可以!

  李治等李初將筆放下,詢問地道:「媚娘,初兒寫得如何?」

  「甚佳。」可以調動人的情緒,讓人一心只為家國而出力,好樣的!

  「母親過獎了!」得武媚娘的誇獎李初意思一下裝得並沒有那麼好。

  武媚娘看過李初一眼,「好即好,不用謙虛。」

  ……蕭太后適時的同李初@一記,「群主,武后這是跟你學的,直來直往。」

  李初回了一句,「挺好的,你不是也喜歡?」

  蕭太后:「我倒是無所謂,早就習慣了一個個七繞八彎的。」

  得,不聊了,李初想著是不是要給李治念一下旨意,李治卻道:「如此便蓋上玉璽,立刻去傳旨吧。」

  李初拿起旨意想念一念的動作一下子僵住了,親爹,你沒有在開玩笑吧,連聽你都不聽一下內容是什麼竟然就要蓋玉璽?

  「父親?」李初喚一聲,李治道:「蓋吧。德福,將玉璽拿來。」

  完全不覺得此舉有什麼問題的李治再一次吩咐下去,讓人都按他說的去辦。

  德福聽話做事,很快地拿了玉璽前來,遞到李初的面前,李初都沒有回過神來,怔怔地望著李治,李治最近著實不是一般的放縱,如此很好嗎?不好的的啊,她的後背一陣陣寒意直竄。

  「蓋吧。」在李初都拿不準李治什麼想法的時候,武媚娘催促李初,竟然又是一臉的認同,覺得李初就應該聽李治的。

  玉璽啊,李初是第一次見,更是第一次用。

  對於見過傳國玉璽的太后們都在感嘆,宣太后:「這就是用和氏璧做出來的玉璽,聞名久矣,卻是今天才得以見著,不錯。」

  呂太后:「可惜缺了一個角了。」

  蕭太后酸溜溜的,「久已聞名,卻是第一次見過。」

  有什麼辦法呢,當年她也想得到傳國的玉璽,卻一直都得不到,能怎麼辦。

  孝莊太后:「還好,沒有見過,也不怎麼想見。」

  這樣說來竟然只有呂太后見過真正的傳國玉璽,一群人心裡那叫一個冒酸水啊!孝莊太后的淡定,難道不是因為就算想要也得不到,只好……

  李初聽到他們兩個的意思都是一樣的,竟然就是讓李初按他們說的去辦,著實是不得不按下心中的驚濤駭浪,從德福的手裡接過玉璽,剛準備蓋下,李治問道:「玉璽在手,什麼感覺?」

  要蓋下的動作一僵,李初顛了顛手裡的玉璽,答道:「有點沉。」

  李治笑了,「不錯,很沉啊,相較天下江山來顯輕了,我兒要記住玉璽在手的感覺,不能也不可以忘記。」

  李初的目光看向李治,品了品李治的話記在心上,配合的應道:「是,父親,我一定記下。」

  怎麼可能會不記下,她可是一直都在等著,盼著可以將來有一天能夠改變一些事。江山天下,對於她來說最重要其實是李治他們這些親人,李初是希望他們可以一直都安然無恙,一直都平安和樂的。

  「蓋上吧。」李治滿意李初鄭重的語氣,朝她露出笑意,說著讓她蓋好,即轉過身去,「薛家一門忠烈,你倒是可以趁機討教一二。」

  李初才蓋好旨意,又聽到李治想讓她去同人打架的話,不得不道:「打架其實我不差了。」

  「真傻,你父親是讓你去同薛家的人學習兵法。」武媚娘無奈地提醒李初,李初差點把脖子都給扭了。

  學習兵法,學習兵法啊?

  「怎麼,你是不想學還是覺得自己學不好?」李治的心思叫武媚娘道破他也不在意,只是問起李初,她是想還是不想?或是怕自己學不好?

  蕭太后都興奮了,「群主學啊,必須得學,學了可以光明正大的用我教你的兵法,多好的事,你得學,一定要學。」

  連聲的希望李初答應下,李初……難道蕭太后傻到弄不懂此時李治說出這些話的深意?

  不是弄不懂,而是相較於利,蕭太后只希望將來的李初可以有無數的能力應對好每一場的變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