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初滿意他們眼中流露出來的複雜,可見他們都在考慮她說的話,立下的規矩。

  「此事不急,容大家回去想想再決定要不要同我一起做。」李初利已經說了,醜話同樣說完了,只等他們細想後給她答案,她並不是今天就要人做下決定的。

  李弘聽完心中何嘗不是感慨萬千,李初啊李初,這樣的直來直往,真的很好嗎?

  想撓頭啊,可是最終控制住,岔開話題道:「既然不急於一時,初兒可都說完了?」

  「說完了,大家可以專心吃吃喝喝玩玩了,我特意同父親要了宮中最好的一批舞伎,可要看看?」

  請人來參加宴會怎麼能不準備齊全,好酒好菜,更得有歌伎舞伎,否則就不像是宴會了。

  「看,自然是要看的,宮中的舞伎我們可是除了進宮逢年過節看那麼一兩次,平時求都求不到,公主別說了,趕緊讓人上來。」作為一個紈絝,必須是好酒好美人的,但得說明,李歧可是從來都只看不動的。

  李初看出他的迫切,知道他是真心實意的欣賞好奇,並無淫意。

  「來。」李初一聲令下,很快一群歌舞伎盡都上場了,人同人有看歌舞表演的,也有在交頭接耳說話的,李弘有時候會同兄弟們說上幾句話,人都想同他說幾句,卻不是人人都能尋到話題同他們說起。

  歌舞表演完畢,酒宴吃得盡興,只是因為懷揣大事,不敢真的醉酒,獨獨那沒心沒肺的主兒才能吃得無所顧忌吧。

  送走了人,李弘兄妹幾個一道回宮,五個人都擠進李弘的太子車駕內,李弘並不避諱地問起李初道:「會有多少人想動?」

  李初道:「哥哥該問的是他們有多少人心繫大唐,有心為大唐盡力,盼大唐好。」

  李弘一嘆道:「畢竟行的是行商坐賈之事,哪怕各家私下有,但要是把事情做到明面上,他們未必願意。」

  對的,最最大的問題難道不是因為商賈之事?

  自來商為人所輕視,就是大唐,行商的人都不能參加科舉,世族們看不上行商的人,李家貴為皇族卻李初讓子弟們都去經商,只怕不是人人都能放得下心中的偏見。

  「所以我說了要看他們心中是自己重還是大唐重。再說了,規矩都是人定的,想想要是給商人們希望,只要他們可以合力造福天下,便許他們的後代可以參加科舉,他們難道不願意?」李初的另一個主意一說出來,李弘僵住了,李初是想把大唐鬧得天翻地覆嗎?

  李初不用李弘說話已經明了他的意思,答道:「難道我們不懂得什麼叫不破不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尤其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李弘輕嘆無奈地道:「我只怕你把事情鬧得太大,大得父親和母親想護你都護不住,那該如何是好?」

  「放心,我又不會給父親和母親惹麻煩,想讓他們開心高興,難道不是應該多思多想為他們分憂,我現在不是在為他們分憂嗎?」李初不認為自己在闖禍,分明是想為李治解決問題,在問題沒有發生前,她先挑破,總好過事發叫人上來咄咄相逼吧?

  說理李弘永遠都說不過李初,他就是想不信命都不得不認命。

  李弘眼中閃過無奈,李賢插話問起道:「姐姐得罪太多的人是料定父親和母親會在你的身後為你收拾爛攤子嗎?」

  語氣中的怨恨藏都藏不住啊!

  李初搖搖頭,沖李賢回答道:「你錯了,我雖然得罪太多的人,總有辦法護住自己,不需要父親和母親幫我收拾爛攤。」

  嗤之以鼻,李賢不相信,「是嗎?若姐姐不是大唐的公主難道姐姐敢如此攪動風雲?」

  李初點頭承認地道:「確實不敢。可是如果我不是大唐的公主,我不需要處處擔心大唐,我難道需要像現在這樣得罪諸多的人?賢兒,凡事都是相對的。不是公主的我沒有必須要管大唐存在的問題理由,因為我很清楚就算我想管,我都沒有出手可能已經死於人手。但是,我既然是大唐的公主,就要擔起自己的責任,不能只享受大唐公主這個身份帶給我的尊榮,權勢,而不思回報一二。可以說,因為我是大唐的公主,我更應該做出比任何人都該去做的事。」

  道理得講明白了,最好別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李初如果不是大唐的公主,好多事她都不會管的。

  ……李賢分明是想嘲諷李初就是仗勢欺人來著的,結果倒好,又被李初繞進去了,李初仗勢欺人都有理了,好氣!

  蕭太后本來是擔心李初要是把李賢教得太好,將來不好對付的,結果她看到什麼?

  哎呀,看李賢一張紅了紫,紫了黑的臉,可見叫李初氣得不輕,不厚道地笑道:「看吧看吧,想捅我們群主的心,扎著自己了吧。天可憐見。」

  要是李賢聽到蕭太后貓哭耗子假慈悲的,更得氣死吧。

  李初瞧李賢的臉色不好,當姐姐的關心一二啊,「賢兒,你要是有什麼不滿只管說出來,千萬別悶在心裡,悶壞自己不值當。」

  都是她把人氣成那樣的,現在還假仁假義的問上一句,什麼人啊!

  什麼人都好,反正李賢是不想理李初的,架不住李初臉皮是真厚,明知李賢因何生的氣,就是裝著不知道。

  「我們姐弟間無不能言之語,做賊才會心虛,你總不會是有什麼不該有的念想,因此才不想說話的吧?」李初確實專門捅心,人要是哪裡痛她就專往哪兒捅,李賢想懟李初一句你明知道,但一想李初吃軟不吃硬的性子,硬起來似乎還是他吃虧,還是識時務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