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太后:「將來的事顧不上了,先顧眼前吧,要是不能把握機會難道群主心裡不難過?」

  孝莊太后:「機會是要把握的,風險和利益都是一起存在的。」

  「父親,能緩一緩嗎?」李初慫慫的問,李治一眼瞥過她道:「在我還能說話做主的時候你不自己立起來,將來會有人願意給你機會?」

  宣太后@李初:「在理!」

  孝莊太后@李初:「在理!」

  呂太后@李初:「在理!」

  蕭太后……

  手太慢了,她們都說在理了,罷了,不用她了!

  李初收到三記@,全都是一樣的意思,更想捂臉,李治道:「開弓沒有回頭箭,初兒,往前去吧,不管前面有多少的事,記得我在你的身後,眼下沒有人顧得上你,即是你最好的機會,把根紮實了,多向你母親學習,那麼無人能動你。」

  ……李初想抖,不抖都不行,誰能想到李治能扶起武媚娘,然後現在又想扶起一個李初?

  「旁人不足以讓我相信,獨獨你,初兒,大唐交給你我很放心,你的兄弟姐妹們交給你我同樣放心。」李治幽幽地說來,李初差點給跪了,什麼大唐交給她啊,親爹千萬別說出引人歧義的話啊。

  「父親,大唐江山應該交給哥哥,不是我。」李初地解說一二,李治可千萬別再亂說話啊,完全是嚇死人不償命啊!

  李治看出李初的慫一下子笑了,「初兒啊初兒,你啊!」

  看著笑得花枝招展的李治,李初才不管,重申的道:「真的,父親往後千萬別再說此類話,會讓人生誤會,到時候孩兒得被人用唾沫淹死。」

  什麼肖想大唐的江山,李治有兒子不傳,倒打上李初的主意,莫不是瘋了!

  別的事都好說,哪怕舉賢都可以,但是招人誤會的話萬萬不能說。

  「哈哈哈!」李治笑得更高興了,李初莫名,她說的話有那麼好笑嗎?看把李治笑成什麼樣了?

  李治笑了半響終於停下來了,沖李初道:「初兒啊初兒,不錯,不錯。」

  說著不錯的父親伸手撫過李初的頭,李初讀出滿意之色,額,更不明白了,她說的話不好笑吧?分明是一個再嚴肅不過的問題。

  誇她不錯,應該是話說得不錯,確實不錯啊,親爹想坑人,盼他莫要坑得太過吧。

  李初嚴肅地想著,朝李治道:「父親誇我,額,我算是受之無愧了,不過父親往後類似適才的話,你千萬別說了,你要再說,我往後可再也不跟你說話了。」

  必須有言在先,李治萬萬不能坑她。

  「好,好,朕都記下了,往後絕不再提。」李治眼中都是笑意地答應下,手摸著李初的頭,儘是慈愛。

  「父親和母親為何喜歡摸我的頭,好不容易才梳好的頭髮,叫你們都摸亂了。」李初控訴抗議,讓李治往後摸頭的時候注意點。

  李治一聽倒是用力一揉,故意把李初的頭髮弄亂,「宮裡伺候的人多著,亂了讓人梳即是,還不許為父摸了?」

  摸頭什麼的,有什麼不好的,李初的頭髮烏黑髮亮濃密,李初又是喜潔的人,摸起來毛絨絨的,手感極佳,誰能不喜歡?

  李初頭髮都讓李治弄亂了,能怎麼辦,乾脆地道:「好,父親喜歡只管摸,反正父親高興就行。」

  看李治心情愉悅,李初何嘗不是高興,李治嘴角的笑意再次勾起,有個貼心的女兒就是好事,「萬望將來的末兒能和你一樣的貼心。」

  要求可真高啊,李初倒是想到一個問題,「父親是不是要想想末兒的封號了?孩兒可是一出生就得了封號,末兒都已經記事了,父親到現在都沒想好末兒的封號?」

  李治被扎心地問起一記,感嘆地道:「一直猶豫不決,你是不知道?」

  「那都想了多少年了,至於到現在都定不下?」李初嫌棄李治,一直沒定下封號什麼的,喚公主喚末兒公主的,又不是正經的封號。

  「依你所言你希望給末兒一個什麼封號?」李治感受到李初的嫌棄,無奈啊,敢在他的面前嫌棄他的人只有一個李初。

  李初哪怕再不懂唐史總知道太平公主的,可是太平公主的結局怎麼來著?

  並不知道!李初想了想,捉了捉頭,「太平如何?」

  封號,寓意好就成,反正有她和沒有她的歷史已經改變,太平公主將來的人生再不會同以前一樣的。

  李治細細一品而道:「不錯,太平,願她一生太平安樂,也願我大唐一朝都能安樂太平。」

  李初相信李治為父的一顆心,相對於女兒並不像是兒子,總盼人能更多出息些,女兒,只要高興快樂,一生無憂就好。

  「末兒該啟蒙了,你來還是讓別人來?」李治想到另一件事,問問李初的想法。

  李顯和李旦都是李初啟的蒙,他們和李初的感情一向也是最好,李治好奇地問問,李初還打算為李末啟蒙嗎?

  「我來我來,再是忙都得我來。另外有一件事同父親商量。」李初從來都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人,沖李治笑得明媚,李治倒是道:「若是該動手即動手,都一年了,一步步促成的事,不宜再拖下去。」

  都不用李初開口李治已經明白是什麼事,李初笑得更燦爛,「父親知我,我都沒開口你就知道了。」

  李治一笑,指著李初道:「一步一個腳印,你啊你,扎穩了根就要開始動手了。你想在哪裡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