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才想起此事,李弘的身體……是啊,太醫早就說了,李弘的身體要靜養,萬萬不能亂來,若是有個萬一,後果不堪設想。

  「罷了罷了,摺子看完,隨後給我寫出法子。」李治退而求其次,主意依然讓李初出,誰都別想攔著。

  只要不是讓她到李弘的面前刺激李弘,讓李初怎麼樣都行。

  武媚娘笑笑地道:「正好,妾也想看看初兒對朝事所知幾何?」

  群中的太后們在此時出言了,宣太后@李初一記,「群主,莫不是武后以為你在跟她搶權?」

  絕對的有可能啊!李初何嘗心中沒有這樣的擔心。

  可惜的是李治壓根不覺得,沖李初道:「多向你母親學習。」

  「陛下說笑了,我都是陛下教的。」武媚娘面上含笑著,李治一頓道:「皇后的本事卻不是朕教的。」

  聽得李初膽顫心驚,武媚娘行事像誰,各自都是有數,武媚娘在最好的年華,最是好學上進的年紀進了宮,在李世民的身邊呆了近十年,李世民的所作所為盡都牢牢的刻入武媚娘的骨子裡,還真不是李治教出來的武媚娘。

  「孩兒以為所有的謀心識人之術都是一脈相承的,竟然不是?」武媚娘心裡怎麼想的李初不可知,但李初並不想讓武媚娘難堪,因此插嘴說上一句。

  李治自覺失言,是啊,他確實不應該在李初的面前如此說起武媚娘,但武媚娘的行事與李治的風格並不相同,相較之下,李治將自己要教的,想教的都教給李初了,武媚娘的本事,他同樣希望李初可以學到。

  「再說了,父親怎麼知道母親的本事我沒有學到。難道要說出來的教導才是教導?觀言行舉止,孩兒不能學了母親的?」李初側過頭問起李治,同時看向武媚娘問道:「母親以為呢?」

  武媚娘認同地點頭道:「妾一直認為初兒是好學之人,用不上的時候自是看不出她同誰學的本事,用上的時候自可一目了然。人心,權謀,一脈相承。陛下以為呢?」

  含笑地望向李治,李初要是再察覺不到眼前兩位的氣氛有多古怪,她枉費被太后們教了許多年。

  到底是又出了什麼她不知道的事,搞得李治和武媚娘又是暗流涌動的?

  當著她的面都交起鋒來?

  蕭太后@她一記,「看摺子,高宗已經讓你看摺子,想必摺子里一定能知道你群主的想法。」

  對,看摺子,她要看摺子,李治讓她看摺子她就乖乖的看摺子去,暫時莫管兩人。

  「父親,母親,我看摺子,我看摺子。」李初提醒他們,她乖乖的聽話做事去,你們二位有事沒事都別鬧了,讓人看得心驚。

  「看吧,看完了寫寫你的看法。收拾收拾。」李治都吃完了,桌上的碗筷還沒有動,提醒一聲,人往殿內去。

  李初看向武媚娘,武媚娘自然而然地坐在李治的龍椅上,「看吧,有什麼不懂的就問,我在這兒。」

  說實話,李初巴不得她不在這兒,但是她沒膽子趕人,只好老老實實地應一聲是,讓人給她搬個案幾給她看摺子。

  「別怕,以前你父親也偶爾讓你看摺子,你且當從前一般就是,用不著擔心害怕的。」武媚娘看出李初的緊張,勸起李初來。

  你什麼都知道,更特意的提醒人,是想嚇人還是安撫啊?

  李初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母親,這是奏表,不是誰都能看的,偶爾看幾份是因為父親讓我看,現在全讓我看,我緊張不應該?」

  倍兒老實,她是一個好孩子,突然得到如此殊榮,心裡總有些不安。

  武媚娘朝她笑了,「無事,凡事有一就會有二,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你只管安心的看,膽子一向大的你,用不著為此事不安,用不著。你父親現在做的都是他認為自己應該做,而且是利於大唐的事。」

  寬慰李初,讓李初用不著把此事放在心上,風輕雲淡地讓李初想捉頭,她果然道行太淺。

  「可是初兒,你要知道,一但你邁出一步,往後你再沒有回頭的餘地,不會有人允許你回頭的,你確定你要走?永遠都不會後悔?」武媚娘鄭重地提醒李初,更將自己的心裡話道明,「站在我的立場,我並不希望你走出此步,因為我走過的路,我比誰都清楚此路有多難走,稍有不慎,迎接而來的將是無盡的深淵,摔下去更會粉身碎骨。」

  是的,前路會很難,武媚娘僅僅是將危險都告訴李初。

  「雖然你父親對你寄以厚望,可是同樣會尊重你的選擇,你只要道一句不願意,那麼此事我會為你勸服你父親,不是非要讓你擔起天下的重擔不可的。」武媚娘凝望著李初,她不能確定李初現在走的路,面臨的危險,李初懂是不懂,無論懂與不懂,她都應該勸李初一回,讓李初將來不會後悔。

  李初想了自己,想了群里的太后們,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並不想成為一個任人擺布的人。

  生在皇家,不想讓人隨意地擺布她的命運,她要怎麼樣?

  強大,足夠的強大,只要足夠的強大,她就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

  原本她選擇的是另一條路,以商道為始,將來能夠讓人不再無視於她。

  現在李治給她另一條路,讓她可以走得更快一些,更穩一些,或許是有危險的,但說一句沒良心的話,有武媚娘在前面為她頂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