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想起狄仁傑提起的李賢,李賢在此事若也有參與,他做了什麼?

  越想,剛緩的頭痛再一次抽痛,李初趕緊地道:「父親,心平氣和下來,你就是胡思亂想,沒有的事用不著急。」

  對於李賢在其中有一席之地,李初心裡雖然驚訝,但細想李賢的性子,是個不安分的人不假,要說想出那麼環環相扣的計謀來,不是她想小看李賢,李賢並沒有那麼大的本事。

  李治不知是聽進還是沒有聽進,只是人恢復平靜,李初剛剛能從他的穴道中感受到一股熱氣,此時已經恢復平靜。

  狄仁傑眼觀鼻,鼻觀心,殿中的一切都同他無關一般。

  蕭太后看著感嘆,「果然不愧是一代明臣,名不虛傳。」

  只是不惑之年便已經如此的沉穩,再歷練多幾年,只會越發的出色,宰相者,國之支柱,若不是有如此的人物,怎麼能流傳千古。

  「陛下。」李治將狄仁傑點名的人盡都傳來,一個個進殿都急忙的見禮,李治養神許久,心境平靜下來,看到殿中的,包括李賢在內的都到齊,「狄仁傑,人已經都來了,有什麼話只管說。」

  李初早在人陸續的進來時得李治指示,站在李治的身側,武媚娘立在另一側,一左一右,李治沒有半分壓力。

  「是!」狄仁傑應一聲是,掠過殿中的人,包括臉色一陣發白,自昨天以來到現在都沒有清醒多久,因狄仁傑終於有機會醒過來的楊苗。

  「楊女郎,你當真不說說事情的經過始末?」狄仁傑第一個問的竟然是楊苗,楊家的人雖然已經進來,卻被分開,哪怕楊苗看著父親楊思儉淚眼汪汪,父女都不能相聚。

  「我不想再提,我願以死謝罪,為何你們不肯讓我去死?」楊苗痛苦的哀鳴,她不想活了,活著有什麼意義?她是真的想死。

  李初冷笑一聲,李治輕咳,李初……

  狄仁傑笑了笑,「以死謝罪或是以死扣太子一個不仁不義的罪名未可知。」

  此話落下,李初倍覺驚奇,她昨天用了手段才從楊苗的嘴裡問出話來,不想狄仁傑竟然查到了?

  了不起,了不起,只是一個晚上的功夫狄仁傑能做到此點,李初自嘆不如。

  楊苗的臉色同樣一變,「狄大人何意?」

  狄仁傑道:「我知道楊女郎不畏死,因為從一開始你就想好,只要這件事做成,你即一死,必要將太子的罪名落實。只是我想不明白的是,你已經是內定的太子妃,嫁入皇室,許得太子,你會成為尊貴無比的人,為何你卻要行此事,與人誣陷太子?」

  有些事狄仁傑雖然知道,並沒有完全查清楚。

  「狄大人即然否認我這個人,你問我的問題,果真認為我會如實回答?」楊苗不知是真氣或是假氣,此時直懟狄仁傑,先前尋死覓活不樂意開口,現在直接不答。

  狄仁傑道:「我本意給楊女郎一個機會,只要楊女郎願意配合,一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我能代你向皇上和皇后求情,網開一面。」

  「所謂網開一面只是饒我不死,狄大人,我已存死志,不畏一死,故而你所謂的網開一面對我來說並無用處。」楊苗接過話,提醒狄仁傑不必再枉費心思,她是絕對不可能如狄仁傑所願的。

  「罷了罷了。沛王,還請沛王將昨日你同下官說過的話再說一次。」不能從楊苗處下手,狄仁傑有別的人。

  李賢被突然喚來,面色如常,見完禮後人已經站在李弘的身側。李弘心亂如麻,只是依然裝著成熟老練,不想叫人看出端倪,因而同李賢只是點頭一過,並未細說。

  現在狄仁傑點李賢的名,李賢應下一聲,朝李治和武媚娘見禮說起道:「前日宴散後,我因為喝了一些酒頭有些昏沉,即想轉轉吹吹風,就在麟德殿的偏殿看到她同一個內侍在爭執,她指責內侍忘了自己進宮來的目的,分明是找死。內侍指責她得選為太子妃卻不知珍惜,不知有多少人羨慕她,她竟然還想設計太子。」

  說到此李賢抬起頭看李治和武媚娘一眼,兩人的表情都無變化,李賢只好繼續地道:「我聽他們提起太子即知是哥哥,正想多聽點的,沒想到賀蘭敏之在此時沖了進來,看到他們的時候調笑一句,然後就走了。後來他們交頭接耳說了一些話,我離得遠聽不清,只知道他們分道而行,我跟著內侍一走,指了小鹿子跟著女郎去,看看她到底要做什麼。」

  話到此又是一頓,武媚娘開口道:「繼續。」

  李賢道:「母親,我在半路上被人打昏了。就是小鹿子也一樣。」

  打昏,並沒有要他們的命,不同尋常啊!

  李初想到此,旁的人都能想到,李治道:「所以你只知道這些,具體他們如何行事,你並不知道。」

  李賢點了點,「是的父親,我就是聽了幾句話,連人都沒有看清楚。所以昨天出事後,我沒有來。要不是,要不是狄少卿召宮人將前夜發現的異常俱一五一十的道來,我聽說哥哥的宮中死了一個內侍,過於巧合,因此才同狄大人說起。」

  因為狄仁傑收集證據,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小細節,所以才會根據李賢說的話,再有旁人所言,找到事情的真相。

  李治看向狄仁傑,「狄愛卿,朕在等著你。」

  等狄仁傑把其他的話說出來,說個明明白白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