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心裡默念自己想多了,賀著依然得客客氣氣的朝李初見禮,行的是他們突厥的禮節。

  「聽公主一番話,想來公主定是滿腹經倫,飽讀詩書者,故再請公主為我講解長安。」賀著一開始的目的沒忘記。

  他想讓李初成為帶領他看完繁華長安的那一個人。

  「賀著太子,若是太子不介意,我來招待太子如何?」李弘適時的著起來,表明自己願意領賀著太子遊玩長安,講解長安的態度。

  來到長安,哪怕先前不知大唐的太子是何人,進入大明宮,自有人告訴他,大唐的太子,公主都是哪一個,否則想找誰,要和誰說話,如何辨別。

  「太子殿下一番好意我原不該推辭,但我與安定公主一見如故,希望能夠請安定公主辛苦一二。」賀著確實把漢文化學得極好,聽聽他一個又一個的成語出來,用得極對。

  李弘擰緊眉頭,李初道:「遠來是客,原不該拂太子之意,但大唐有一句古話,客隨主便,入鄉隨俗,大唐人才濟濟,雖然眼下的風氣開明,男、女大防相較從前寬鬆許多,你想讓我為你講解長安,並不能。」

  比起繞道說話,倒不如直接道明不能。

  想說自己是客人,仗客以欺人,萬不可能。

  入鄉隨俗沒聽見,客隨主便不懂嗎?

  要是都不懂,別說自己懂什麼了。

  賀著太子或是在場的人都好,誰都沒想到李初拒絕得乾脆至此,理由都不需要,只是擺出大唐氣度,提醒他們現在在大唐的境內,要聽大唐的安排,他們想做的事,大唐願意配合他們是他們的榮幸,如果不願意,他們就得按大唐的規矩做。

  「公主殿下是以主壓客嗎?」突厥人中有人提問出來。

  「咦,原來作為客人提出想法,主人家只能答應不能拒絕的?若是改日我們大唐的使者到你們突厥去,想要你們突厥的汗位,你們難道會乖乖的雙手奉上?」得問個清楚了,李初只是不願意聽他們的話,不肯遂他們突厥太子的意,為他們講解長安即是她欺負人了?

  要是那麼不講理可以,她同樣可以學著不講理,後果只要他們擔得起,李初一點意見都沒有。

  「你……」一群生怕李初同突厥交談會讓大唐吃虧的人看到李初懟得人話都說不出來,面上端著,讚賞的眼神直往李初的身上飄!

  大唐的待客之道是與人為善不假,並不代表可以讓人騎在他們大唐的頭上。

  想找一個人為他們的突厥太子講解長安,李弘作為太子的已經出面願意領人往長安轉一圈,他們非盯著李初,非要李初不可。

  要是沒有他們求親的事,公主殿下領人在長安轉轉,讓人一道陪著倒不擔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只要李治和武媚娘同意,大家都不會有意見。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李治武媚娘不樂意,就是正主兒李初都不肯,那自是不能由突厥說了算的。

  「閣下放心,我只是隨口一說,不會來真的。想是遠道而來的突厥使臣是來和大唐交好的,不是同大唐交惡的是吧?」李初看把人堵得不錯,並不想把人氣壞,給個台階下。

  呂太后:「群主已經夠扎人心了,適可而止,別讓人覺得你太可怕了,嚇壞人。」

  宣太后:「挺好的,面對不識趣的人理當抽他的臉抽到他識趣為止。求親的人該有求親的樣。別拿著客人的名頭騎到主人家的頭上。」

  蕭太后:「所以群主到底想做什麼?你要揚名立萬嗎?」

  武媚娘一開始就想讓李初別出聲,是李初安撫住武媚娘,自己出面應對的。

  李初把事情攬在身上沒有任何的意義?別逗了,李初眼下都被一再逼婚了,突厥是所有想娶李初的人里最難對付卻也最好對付的人。

  沒看群的李初只管正而剛突厥的使臣,提醒使臣最好別忘記自己到大唐來的目的是什麼,要是最重要的事沒辦成,想好回去怎麼交代了嗎?

  「冒犯公主殿下,望公主殿下恕罪。」李初的話沒有說錯,他們此來大唐的目的,縱然再氣再惱都不能忘記。

  看請罪的態度挺快的,但是賀著太子頗是不解地問道:「安定公主就那麼不願意為我講解大唐的長安城嗎?明明你不是一個講究虛禮的人。」

  賀著百思不得其解的樣子,李初半分不為所動,只是沖賀著太子笑了笑道:「縱不講虛禮,也得守好自己,切忌中計。」

  看得出來李治和武媚娘都不想讓李初和親,來一個日久生情,或是用其他的辦法,比如生米煮成熟飯,到時候一揚出去,誰能改變事情?

  改不得的情況下只能吃下暗虧。李初不願意用最壞的心去猜度人,但她也得護好自己。

  「雖不知為何賀著太子非選我不可,所謂一見如故的話,不過是藉口,客套話。可是,突厥有請,意圖為何,大唐只管突厥是否有傷及大唐之心,要是到現在為止突厥依然看不到大唐的強盛,依然想和大唐作對,大唐一定奉陪到底。」

  「而要是突厥此來並無他意,完全只是想同大唐交好的,便該守好大唐的規矩,大唐給你們的,你們可以要,大唐不給你們的,你們不能搶,若搶,即是對大唐數萬萬將士下戰書,大唐必以舉國而戰,絕不許有人把手伸得太長。」

  李初的宣告響徹每個人的耳朵,落在大唐臣子的耳音里,震奮人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