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且眼前的事來說,李初若不是因為李弘,壓根不想插手此事。

  李弘心知自己做下此事更會把李初拉上賊船,來日若是武媚娘有所怪罪,得他們兩個人一起領,李初何嘗不是擔了風險。

  「你是我哥哥,你想做的事,在理的事,我怎麼會不幫。你都說了,母親不是一般的女人,一點小事不值得母親放在心上。但是,哥哥得去信同母親提起一二,不能讓旁人把話先傳到母親的耳邊,傷了母親的心。」李初提醒李弘,別的事都可以緩一緩,獨獨此事必須說清楚,萬萬不能讓別人把事傳到武媚娘的耳朵里,李弘便是絕口不提,打得武媚娘一個措手不及。

  「好,我會立刻寫信送給父親和母親,你要不要一起?」李弘詢問一聲。

  「要!」無論李弘打算怎麼和武媚娘說起此事,李初都會同他們提及,之後武媚娘怎麼回答另說。

  「那我等你把信寫好再派人一併送過去。」李弘知道李初有李治和武媚娘的人,其實要是讓他們送信會比李弘派人送信更快,李初願意把事情交到他的手裡,李弘明白李初並不想讓他覺得李初太特別。

  李初看向坐立不安的義陽公主和高安公主,「好,我先把兩位姐姐安頓好。」

  人在前面等著,兄妹二人悄悄話說得有點久,更讓她們不安,哪怕李弘和李初說話的氣氛極好。

  「好。」李弘既然願意把事交給李初辦,最高興李初立刻辦事去的態度。

  「義陽姐姐,高安姐姐,你們的宮殿暫時安排在東宮不遠處的殿內,前些日子母親剛命人修繕過,只是委屈你們二人同住一處。」李弘同李初既然商量妥當,便坐直朝義陽公主和高安公主說明。

  義陽公主趕緊接話道:「不委屈,不委屈,我們住在一起正好有個照應,有勞太子費心。」

  客氣而恭敬,說實話如果她們能安安份份,無論是李初或是武媚娘都不想為難她們。

  如李弘所說,她們的年紀到了,選一個駙馬嫁出去即是,不在宮裡不會給武媚娘添堵。

  呂太后@李初一記,「出宮嫁人的公主比在宮裡自由,你得小心。」

  是啊,出嫁後不在武媚娘的眼皮子底下,看起來確實不能給武媚娘添堵不假,但可以反過來,有本事的人借夫家的勢,完全可以想辦法給武媚娘下絆子。

  臣子和皇帝都能爭權,更何況皇帝。

  李初掃過一眼群信息,回了一句知道。面上依然溫和地沖義陽公主和高安公主開口,「伺候你們的宮人我會安排,人如果你們用不慣,或是有什麼想用的人只管開口。」

  給人相對的自由,就是讓人有條件去做任何事。

  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怎麼樣,不需要把人攔著,而是把人放出去,給人機會,機會一多,想不想犯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忍。

  宣太后聽到李初沖人說的話,已經立刻明白李初的用意,「群主啊群主,你現在下套做得越發熟練!」

  李初一直沒關窗口,而且應對義陽公主和高安公主,李初更想從太后的眼裡得知她們怎麼看待如此兩位的。

  李初得宣太后一夸,臉皮極厚地道:「承蒙誇獎。」

  蕭太后:「群主太把眼前的兩位當回事了,她們在冷宮吃了多少年的苦,要說那麼多年武后沒有為難她們我相信,讓她們明白武后是她們永遠都不可能對付的人,我更相信。」

  呂太后:「你的意思她們沒膽子動手做出任何不妥當的事?」

  宣太后已經反駁:「人的膽子不是天生的,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給人壯了膽。」

  蕭太后:「李弘雖然仁厚,僅僅是將她們從冷宮中帶出來,能給她們什麼膽?企圖利用李弘對付武后?或是想讓武后和李弘起了間隙?除非李弘蠢,否則斷然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宣太后:「蠢貨會徵詢你的同意,讓你知道他想犯蠢他才蠢。」

  端看李弘日常的表現,哪怕不是很蠢,亦不見得很聰明。突然鬼迷心竅犯個蠢有多難?

  呂太后:「有時候仁慈的人不見得蠢,他只是見不得人受委屈,一看到人受委屈即想幫忙,尤其在他看來那是他的同胞,一個父親的姐妹,他自己過得很好,便是不忍她們過得不好,扶一把,要是有人攔著他不讓他扶,他會認為攔著他的人不懂他的仁慈,一心要同他作對。」

  對啊,人性很多時候壓根說不出對錯,念頭一閃而過,不知不覺烙在腦子裡,正主兒可能都沒察覺到。

  宣太后指出:「呂妹妹一看就是過來人。」

  呂太后難過地道來,「養出一個仁慈的兒子,他知道我做很多事都是為他好,他都懂得,可是並不妨礙他難受,不認可我事事都為他好,最後憂鬱而死。」

  對啊,明明呂太后事事做下都是為自己的一雙兒女,誰領她的情了?

  情沒領,壓根一點都沒想要領的意思,最後更像是呂太后自己把自己的兒子逼死,她心中委屈能同誰說了?

  李初:「所以說,有時候不懂你叫人生氣,懂你但是不理解你,不認同你更讓人有氣撒不出來。」

  呂太后:「群主,你得防著你的哥哥,要是他同我那兒子一樣的拎不清,你離他遠一些。」

  兒子沒得選,哥哥可以離得遠一點,實在不行換一個人當太子的操作完全可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