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心情甚好的同李弘打起招呼,李弘作一揖,沒有忘記在李治身旁的武媚娘。

  「陛下想好政事堂四位的人選了嗎?」武媚娘頷首,同李治說起正事,臣子一個兩個的伸長脖子等著看著,無非就是想知道接任的宰相人選都會有誰,一時不敢問起,只怕遭了余火,讓他們都跟昨日話太多的人一樣,被連貶三級。

  李治道:「有,放一放,不著急。」

  昨天貶人的時候李治就已經有了人選,但不急於一時,先讓人歷煉一二,也讓他可以看看朝中的風氣到底都成什麼樣了。

  李治說了放一放,武媚娘絕口不再提起,夫妻二人又說起幾樁朝事,都是民生或是軍事,可大可小,李弘在一旁聽著沒有作聲,對於兩人討論的內容只記在心上。

  「弘兒能靜下心聽著,沒有著急一來即提出你的問題,很好。所以朕許你問出你心中的疑惑。」李治一直同武媚娘說了半天的話,終於鬆口給李弘問出問題的機會,李弘……

  突然被點到名,好像被誇了?

  不太像是被誇,更多像是肯定,想到武媚娘曾說起過的,人得忍,不管怎麼樣的忍法,都要忍。

  李弘尚沒到宣政殿即存下的疑惑,由李治大方慈悲的許他說出來,李弘不甚好意思,「父親,孩兒別問了吧。」

  李治雖說看不清人臉上的神情,可他能感受到旁人身上的情緒,那比看清人的臉去辨別更能讓他知道對方的想法。

  「說。你現在不懂可以問,你才初涉朝事,諸多事不懂都可以問。不問,不懂,你便不會知道怎麼當好一個太子,更不知將來用你的臣子,讓你的臣子為你所用。」李治把事情往重里說,聽得李弘微微一愣。

  武媚娘道:「你父親願意為你解惑,你只管說。」

  對啊,有人為你解惑,無論你問出什麼樣的問題都許你直說,多好的機會。

  李弘可以不相信別人,總是相信李治的,李治沒有騙他的理由不是嗎?

  「父親為何下了兩道看似相悖的詔書,朝中臣子卻無一人進諫道之不合理,請父親改之?」李弘一直心存的疑惑,一直想說沒敢說出口的話,終於說出口,百思不得其解,要是李治沒有開口,李弘得空定會去問李初。

  或許該說在李弘的心裡,他最是相信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初,李初的存在讓他很安心。

  李弘和武媚娘聞之皆是微微的一笑,李弘不太確定自己是不是問了一個傻問題。

  「弘兒,看似相悖的兩道詔書,實則亦是相通的。我將政事堂的四人連降三級,貶出政事堂,因為他們不盡其職,像初兒說的,身為宰輔重臣,管的卻是兩個小子打架的事,那是他們應該管的?大唐已經無事,無憂,用他們堂堂宰相去為一丁點的小事吵了一個早朝不夠,更欲在朕的耳朵里一直吵下去?」

  李治將關係掰開讓李弘看得分明,知道兩者到底有什麼相通的。

  「他們是做不好事朕才將他們貶出政事堂,而你母親自請處置武家的人,因那是她的子侄,因她而受矚於人,不儉言行,實為不妥,自當責罰,以儆效尤。這是在告示天下人,身為臣子就要記住為人臣的本份,謹言慎行,若是做不到,皇后的侄子尚不能倖免,誰都一樣。」

  說到這裡如果李弘依然不能明白所謂的互通在哪兒,怕是李治要反思他是不是可以作為一個太子。

  「孩兒明白了,所謂互通都是為了大唐好,都在於警示於人,而且都是讓臣子明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李弘趕緊的接話,把自己理解到的意思盡都說出來,得到李治滿意地點頭,正是如此。

  李弘暗落下一滴汗,彎彎道道的事多得讓人不知從何說起,太難了。

  李治道:「一通百通,往後若是遇到同樣的事,你知道該怎麼辦了?」

  問起李弘可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

  「是,父親,我都記下了,以後孩兒會向父親好好學習的。」李弘應一聲表示記下,李治又說起別的事……

  比起李弘在接受教導,李初接二連三的收到積分增長的提醒,同時把昨天太后們聊天的內容也刷完,得知破系統在無意中坑了蕭太后一把,哎喲,不厚道的笑了。

  讓你一天到晚幸災樂禍,現在自己吃虧了吧!

  李初一冒頭,呂太后開心地打招呼,「群主群主,昨天做得不錯,看我們的積分都漲了,你的威望和民心又漲了不少啊!」

  李初:「沒想到沒想到,系統竟然如此人性化,還懂得照顧你們,畢竟你們把我教得好,要是出師了往後我找你們問策的機會肯定會慢慢的變少,若是算你們有沒有能幫到我而定論要不要給你們漲積分,太坑,還是這樣的好。」

  算她們在教導李初的過程中是否盡心,教李初為人處事,潛移默化李初如何的做事,誰的影響力大,誰拿的積分就高,沒毛病。

  宣太后:「然也然也,不枉我們多年盡心,看我們群主才出宮多久,做下的諸多事,太讓人高興了。」

  別看李初最近做的事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實則不然,就說正朝廷風氣一說,當官的不辦實事,一天到晚只顧自己快活,壓根不管下面的百姓過的什麼日子,只管盯著各家雞毛蒜皮的事,長此以往有人樂意再辦正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