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做生意就要敢擔事,不得不說葉九娘好氣度,前來拾遺坊的都是達官貴族,再不然也是派了家中的僕人前來,腰包里都是有錢的人,要是在拾遺坊丟了錢,失了錢,他們會著急,想尋回自己丟的東西,理所當然。

  葉九娘成功把人安撫定,店內的人俱都查看自己身上的東西,並沒有發現遺失,這是誰開的玩笑?

  李初從樓梯走下到一半看到外面幾個衣裳破爛的人,馬上想起是什麼人了。

  葉九娘把人安撫住,她便往樓上走,吩咐慈心道:「把外面那幾個人捉起來,別驚動店裡的客人們。」

  慈心得令立刻應下一聲是,轉頭朝下去,即不能驚動客人更要把人全都扣起來,很是考驗人吧?

  有了人開頭,雖說有人叫喊有小偷,可是他們畢竟沒有損失什麼東西,還是言歸正傳,綢緞他們要還是不要?要的話付錢可以拿走,若是不要的,那麼總會有別人來要。

  好東西總是不怕沒有人要的,李初就是借武媚娘來宣傳,把人的好奇心吊到最高,然後再廣而告之。

  這一次的布料,李初一共讓人做了三十六匹,三十六種顏色,除去武媚娘的大紅,不過只剩下三十五種。

  三十五種顏色,三十五匹布,就算只是單賣也能賣出三千五百兩,李初更有相對各種顏色的款式設定,不一樣的顏色配的不同樣式,還有寓意。

  再配上金銀手飾,額,他們只供樣式,不打造。

  直到現在為止都沒弄清楚劉家金銀鋪黑手印的事是怎麼回事,李初就算想做金銀手飾生意,那也絕不敢輕晚嘗試。

  劉家就因為一個黑手印開始敗落,到最後傾家蕩產,不能否認其中有朱正的算計,但這也是因為一直沒有查明黑手印是怎麼回事。

  不過李初想起李弘提起的劉家傳家寶藏的事,今天出宮,葉九娘也在,這事理當告訴葉九娘一聲。

  寶藏她是不想要,但是眼下的劉家是什麼樣的情況,李初有數著,若是他們想把寶藏翻出來,翻可以,她買的是房子,也正是因為買的是房子,寶藏是人家祖宗傳下來留給後世的,李初用不著貪別人這點錢財。

  因為布匹雖然不多,可是一匹布賣完沒算,還要推銷成品,各種各樣的款式,還有搭配,因此定下布匹的人,這個時候都還在店裡聽人介紹,每一匹布的顏色,每一匹布的搭配,介紹的人說得井井有條,而且營造出絕對的氣氛,讓你還沒有穿就想像到衣裳穿在身上後會是什麼樣子,最後心動的人都決定買買買,做做做!

  三十五匹布,皆願意將衣裳交給拾遺坊來做,不過,先來後到,三十五個人的衣裳,每個人的衣裳最少要製造半個月,排隊等著,願意的就等,不願意的並不強求。

  哪怕等的日子不短,可是慢工出細活,請看看李初特意借武媚娘穿過一次的那套衣裳亮出來擺設,不說其他,做工,花色,上面的女紅,哪一樣不值人等待的,因此不差錢更有耐心的人決定把布料交給拾遺坊按他們說的款式訂做!

  所以啊,布料的三千五百兩收到手,其餘的製衣定金,只會比布料的錢更貴,收下三成,待定製成功,客人上門驗收滿意再付尾金。

  好啊好啊,這樣一來客人不用擔心銀子被坑,滿意後再付其他的尾金,甚好,甚好!

  等到天黑,客人終於都散了。

  其實三十五匹布賣完之後,來他們店裡的人幾乎都是看看,也有不少是早就等著拾遺坊開張的,但是慢了一步,布叫人定下了,來晚的人請期待下一回。

  就是這樣,進來問的人還是不少。

  衛因看到交錢的人壓根連眼皮都不眨一下,還願意交給她們定做,都覺得人都瘋了,就是一套衣裳,穿在身上值多少,他們這是瘋了嗎?

  瘋是沒有瘋的,只能說貧窮限制了衛因的想像。

  太后們也是看到大唐的繁華,揮金如土,想她們就算是太后,花起錢也沒她們那麼捨得。

  李初倒是為她們解釋一二了,「女人啊,當有身份地位,就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或許身邊的男人不能給她們,那就找別的人爭來。我訓練人說話的時候你們都聽見了,要是換了你們,不樂意花這麼點錢買個滿足?」

  幾百兩啊,還只是這麼點錢?

  宣太后:「我是可以控制住的,我要的滿足不是一件衣裳可以給到的。」

  呂太后:「是啊,要是一件衣裳就能讓我滿足,我能省了多少事。」

  蕭太后:「衣裳嘛,我想要再看好的都有人為我做,不花這錢。」

  孝莊太后依然是沒有動靜的,此等事不值得她發表意見。

  李初:「所以你們是太后,可是外面的女人們,她們都只是尋常的女人,不是太后。」

  倒是說出本質上的差別,當太后的人,像她們大權在握的人,有時候都已經不像一個女人了,愛美之心隨著年紀的增長,她們更覺得權力會讓她們更美。

  蕭太后:「群主啊,你不會打算生意只做一回吧?難道你想只賺一筆就收手?聽你讓人對外說的話,什麼衣裳定製至少要半個月,三十五套,你做一年多。要是你只想做此一回,那你可以收手等衣裳做好後再來。」

  李初:「不不不,你太天真了。看看今天三十五匹布賣完之後多少人來問,綢緞,必須要定時更新,天下有錢的人多了,急著掏錢想砸人的更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