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一瞬間不是很能理解此話的意思,倒是蕭太后解釋一二:「對,沒錯,無論李治是推手還是棋子,結局是對我們有利的,這就是最重要的一點,要是追根究底,吃虧的只能是武后還有群主你。群主,這件事到此為止。」

  勸著李初千萬不要再去問,別管到底都是怎麼樣的內情,已經不重要,武媚娘已經贏了。

  武媚娘一贏等同於李初贏了,這就是李治選擇之後的結果,如果他們還要追究下去,或許其中的內情會把這剛剛平靜下來的局面毀於一旦。

  李初看著武媚娘,帶著困惑與憂傷,武媚娘將手覆在她的眼上,輕輕一嘆地道:「身處於皇宮,我們的世界不是除了黑就只有白,初兒,你想要問個明白,想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幕後之人,其實大可不必,因為不管是誰,最後我們得利就好。我們還能活著,往後也由會肆意地活著,不好嗎?」

  不想看李初的雙眼,是不想看到李初的執著,不願意面對李初的執著,這個時候的武媚娘就是想把事情就此結束,內宮和李初有關係的事就到此為止,外朝的事,她既然垂簾聽政,有的是時間和外面的臣子算帳。

  李初無奈地一嘆,武媚娘明白李初已經接受了。

  因此鬆開捂住李初雙眼的手,朝李初輕聲地叮囑道:「無論你父親如何,他總是疼愛你的,你從來敢言敢做,這是你父親最喜歡你的地方,也是我的。不必改,只要做好你自己即可!」

  這個時候還要寬慰李初,讓李初做一個她自己想做的人,往後都不必去改,就這樣一直的保持下去就好?

  宣太后:「都到這個時候了,武后還能知道李治的喜怒,明白怎麼樣增加自己的籌碼,女人啊,委實可怕。」

  能讓宣太后這樣的女人都說出女人可怕的話來,容易嗎?

  李初朝武媚娘道:「是,我記下了!」

  顯然武媚娘不打算讓李初多想,外面的事她會和李治去解決,定然都能解決好的!

  「我看到你讓人送來的衣裳了。怎麼,說好有需要你父親做的事,也想好讓我做什麼了?」武媚娘把正事說完,想起身邊的人提起一句李初昨晚其實是尋武媚娘送衣裳的。

  正是因為送衣裳,李初才會發現情況不對,立刻跑到宣政殿。有些話,李初早便說過,當時進諫李治的話,眼下細細想來,何嘗不是一種提醒。

  李治難道不想成為一個千古明君?不想像李世民一樣的名垂千古?

  李治也有雄心壯志,因此他可以蟄伏許久,只待一個合適的機會一擊而出,將他的敵人全都一擊必殺,奪回屬於他的一切權利。

  而李初的進言,就是在提醒著李治,一定要控制住。作為一個皇帝,任人為賢,原該不問出身,不管性別,唯有如此,才能令大唐走向更繁華的盛世,他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李初被武媚娘叮囑一番,不想讓李初再摻和武媚娘同李治之間的事,因為現在的武媚娘不需要,她更擔心李初會控制不住追根究底,到那個時候,反而對大家都不好。

  還是讓李初去忙自己的事吧,否則李初既會憋壞,武媚娘同樣不想一直防著李初。

  李初不傻,豈會不懂武媚娘何意,這是不想讓李初多管事了。

  罷了,不管是李治還是武媚娘,都不是省油的燈,她別多管了吧,要是管得多了,沒辦法再做事。

  李初道:「母親要為哥哥選太子妃了,那一日你就穿上我和尚服、尚功局為你做的衣裳去參加宴會吧。若是有人問起你這麼艷麗的布料是哪裡出的,你就說是東市的拾遺坊吧?」

  讓武媚娘打廣告,總得把招牌的名字取好,武媚娘微頓,「此名字取得?」

  「拾遺,拾遺於人之物也。也是人沒有的。」李初的解釋聽在武媚娘的耳中,武媚娘一笑,看著李初眼中儘是寵愛,「好!這樣的布料,確實從未見過,尚服局和尚功局的人也說了,如此布料實屬難得,你倒是能和他們一道做出來。」

  李初道:「我欠父親許多錢呢,總得想想辦法賺回來,要說最好賺的錢,自然就是貴族們,一個個非富即貴,又有母親你為我開個好張,只要讓人知道你這布料是從哪裡來的,我自有辦法。」

  所謂的辦法,自是賺錢的辦法,李初缺錢,而且很缺,缺錢就得掙,幾千兩的銀子,只要武媚娘穿出去,料子的價格立刻爆漲,她還要限量!製作出來,研究出來都不容易。

  有錢的人要的是什麼?自然就是與眾不同,提高地位!

  有錢人的錢想賺來,就得把東西弄成獨一無二,所有甚少的,價高者得。

  李初算盤打得那叫一個響亮,武媚娘看到李初又恢復先前精神抖擻的樣子,倍感欣慰。

  對啊,這才是李初,上進可愛的李初,有她在,讓她就這麼的精神,頗令人覺得,這個世間更好!

  李初如何能知武媚娘的想法,這個時候她更著急的想如何掙錢,開張!

  只是相比李初著急於掙錢開張,朝廷隨著武媚娘垂簾聽政再起血雨腥風,廢太子李忠聯合上官儀、宦官王伏勝謀反。

  隨之廢太子李忠被囚,上官儀滿門盡被關入大牢,王伏勝被誅。

  一切的事發生不過是眨眼間的事,李弘為此還去尋了李治求情,上官儀忠貞不二,旁人可能謀反,可李弘並不相信上官儀謀反的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