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初兒,昨日所見之事,你不可再同任何人提起了。」李治最後只能這般地叮囑李初,李初沒有完全明白李治的意思。

  不過她還是反駁地道:「老王爺們來為難父親,我得護著父親,不能讓他們以為父親是隨便定人生死的,父親要殺的人,都是犯下大唐律法,而且有悖天理之事,人人得以誅之,父親要誅其人,因其當誅。」

  說得這般坦蕩,而且還是一心想維護李治,李治反思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想得太壞了?李初還是個孩子,那些事李初完全不懂的好吧。

  李治頭痛了。他就算知道李初是不懂,可那些事情李初看到並不好,在他的面前李初怎麼說都可以,到了外面說給外人聽了,一個個都以為李初是個怎麼樣放浪形骸的人,對李初來說並不是好事。

  「初兒的心意我都明白,只是有些事,初兒尚小不懂,總之父親讓你不要和任何人提昨天你看到的事,你便不要提,記下了?」李治不好跟李初解釋這些事,只好要求李初一定把話記住,往後不能和別的人提起。

  李初不懂,不懂就得問啊,往群里冒個泡:「太后們,我這父親是怎麼了,我怎麼弄不明白?」

  宣太后聽著問:「昨天看見的事你沒有任何的感覺?更沒有任何的想法?」

  李初搖頭:「能有什麼想法,一個老男人和一群少年在一起怎麼回事,不過都是斷袖之癖之類的。」

  宣太后再問:「你都明白這個道理了,還不知道你家父親大人要和你說的是什麼話嗎?」

  就算剛剛還是不明白,現在必須也得明白了,無奈地一嘆:「當父親真是不容易。」

  呂太后:「你以為當母親就容易,等著看好了,你這爹不好宣之於口的話一定會讓你母親和你說的,我們就等著看看武后怎麼為你啟蒙。」

  啟蒙二字用在這種事情上總些奇怪。不過李初還是感謝:「好,我明白了,太后們辛苦了,你們繼續,我還是應付我的父親大人去吧。」

  已經明白李治一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李初朝李治點頭頭答應道:「好!」

  說話這一會兒的功夫,父女已經走到殿外,看到三個鬍子白髮的老頭跪在殿外,不知是不是養尊處優好些年了,跪著不甚自然,或許也是因為年紀大了,年紀一大的人嘛,體力不行,難免就會撐不住,坐下去了一時就起不來了。

  李初不厚道的想著,還是隨李治往他們走近。

  「皇上!」見到李治倒是都記得見上一回禮,李治道:「諸位伯父此來何意?」

  受了禮也沒讓他們起來,就算這是長輩又如何,他更是君,大唐的君王,作為一個君王,凡事當思為國為民,一家之事,哪怕就是想為家,也得想想清楚家與國是否有衝突,若有衝突也要取捨。

  不用說,李治一向懂得怎麼樣的取捨,從來不用別人提醒他。

  自左而來略瘦一些的老人連忙地開口道:「皇上,皇上,永王也是你的伯父,無論他犯的什麼錯,那都不能把人關進大牢啊!」

  聽聽這話說的,不管犯的什麼錯都不能把人關進大牢,不把人關進大牢那是要關到哪兒去?

  李治聽著倒是沒有一下子否認,附和地點頭道:「朕聽明白你的意思了,那你認為不把人關進大牢是要弄到哪裡去?」

  這垂詢的樣子,李初等著呢,她可不認為李治打算由外人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因此不發一言地等著下文,看吧,下文這不就來了,來這裡的人就是想勸李治嗎?

  他們想勸,李治是他們想勸就能勸得的人?

  想想長孫無忌,那是何等的人物,更是扶著李治登上皇位的人,嫡親舅舅,比起他們這些人來誰更親近一些?

  要是讓李治來回答的話定是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我家舅舅。

  但是為了收回大權,李治是怎麼做事的,他不曾手下留情,該殺人該拿人的時候,就是親舅舅他都不曾放過。

  這麼多年大權在握的李治,還能比以前更好說話,由著人拿著親情不顧國法,損及大唐的江山?

  被李治反問著似乎還會聽他們意思的樣子,立刻讓他們來精神了,衝著李治大聲地道:「皇上,我們這些伯父是這樣想的,我們李家的人,天下都是李家的,我們不管做什麼,那都不算過份,旁人也就罷了,斷沒有自己人打自己臉的意思是吧?」

  李初嗤之以鼻,真是為他們的腦子默哀了!

  餘光看向李治,李治的眉眼儘是冷意,偏偏面上的笑容不減,乍然一看好像還在笑著鼓勵你繼續說下去,把你的想法盡都說出來,我都聽著。

  李初抖了抖了,別人不知道李治對這件事的憤怒,李初適才親耳聽到李治說過要如何處置的人再清楚不過。

  「皇上,做錯事是要罰,那也得看是要怎麼罰的,總是我們李家的人,捉我們李家的人不和皇上說一聲說不過去,聽說是一個小娘子把人擒住的,這樣的小娘子多管皇家的閒事,萬萬不能放過她。」自左而來的第二個人有些黑胖,臉色黑得像炭一樣,說出口的話,怎麼聽著都讓人不高興呢。

  李初擰緊眉頭不悅想著,她可就是捉了永王的人,不樂意她把人捉了,還跑到她爹面前告狀要處置她,好過份!

  「依你們所見,那位捉人的小娘子應該如何的處置?」李治繼續地問,李初只管安心地聽著,她的親爹還會坑她不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