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父母和好總是好事,李初在武媚娘坐月子這一個月里並沒有閒著,武順的事,李初可是一直都盯著,碰上武順和李治碰上的時候,武順那含羞的模樣,長眼睛的人都看得出來,李初好氣!

  宣太后看李初那都要氣死的樣子,好心好意地提醒一記,「不能生氣,不能把你自己弄成妖孽,你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孩子。」

  呂太后:「沒事,你那點不喜歡武順的異常芯兒已經發現了,或許她得到的證據比你只看到表面還要多!」

  李初驚奇啊!「真的嗎?」

  蕭太后:「都說大唐風氣開放,一個連父親的女人都能立作皇后的人,一個寡婦,就算是皇后的姐姐又怎麼樣,男人,永遠都不會放過送上門來的女人。」

  孝莊太后:「得不到的女人永遠最好。」

  沒有人知道孝莊太后也曾遇上和武媚娘現在同樣的事,她的姐姐,何嘗不是成為了她丈夫的心頭寶,宸妃,宸之一字,可見珍重。

  李初:「太后們,幫我想個辦法提醒我母親這件事,就算他們沒有顧忌,我心裡咽不下這口氣。」

  宣太后:「你才周歲,這種事情操作起來太難了,還是放一放吧。」

  呂太后表示認同:「解決一個武順事小,給你自己惹麻煩事大。」

  蕭太后:「忍一忍,這一位的事瞞不過武后,武后會慢慢的收拾她的。姐姐,一母同胞的姐姐怎麼了?說來武后封了後,你那些舅舅們怎麼一次都沒進宮來看過武后?」

  總覺得這問題有其他的意思,李初:「雖然我知道有舅舅,可是母親從來不提,看起來感情不好。」

  蕭太后:「不是看起來感情不好,實則就是感情不好,武后的兄弟們一個兩個的,要被武后弄死。」

  ……李初遲疑了許久才問:「為什麼?」

  武媚娘不是不能容人的,要不是因為那些人犯武媚娘太甚,她相信武媚娘不會連兄弟都不放過,雖說那麼幾個只是同父的兄長。

  蕭太后:「據說他們在武后的父親去後苛待武后母女,按著規矩,一家出了皇后,正可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偏偏武后的兄長例外,更是為了正朝廷的風氣,武后請將她的兄弟發往邊錘之地,讓他們不能因武后而蒙恩,只能乖乖的靠政績升起來。這一波深明大義的操作,既可以報仇雪恨,還能收攏人心,不可謂不高明。」

  李初……「得罪女人,尤其是能幹的女人,太慘了!」

  蕭太后甚是認可,「女人都是記仇的,還是特別的記仇。」

  李初沒有忘記自己一開始是衝著什麼事去的,此時著急地問:「真的沒辦法?」

  呂太后:「我覺得你那宮女芯兒一定有所發現,一直沒有說,還是為了武后的身體著想,畢竟月子要是坐得不好,容易落下病根,而且武后第一天生完孩子去幹了什麼,你不是從她和你那父親的嘴裡聽說了,這麼大悲大痛的,更要好好地養著,千萬不能再出什麼岔子。」

  蕭太后:「要是呂姐姐看得不錯,應該是發現了。你只管安心地等等吧。」

  李初能怎麼辦呢,大佬們都是火眼精睛的人,她在沒有辦法的時候除了相信她們能怎麼辦,不過,怕是誰也沒有想到,李初這一等等了將近十年!

  十年啊,李初從一個周歲的孩子長成了一個十一歲的孩子,能跑能跳,這十一年的日子有多難熬,李初只想說一句苦不堪言。

  不過,十年的時間改變是巨大的,比如李賢之後更添了李顯,李旦,還有一個李末的妹妹,李初是初,李末是末,當時李初立刻就問了蕭太后和孝莊太后,這位莫不就是鼎鼎大名的太平公主?

  得到肯定的答案,想想太平公主在史書上並未記載名字,李末這個名字,便是和李初相呼應的啊。

  而前朝,這些年李治和武媚娘聯手,李治除去長孫無忌為首的大權在握的關隴世族,實現真正的大權在握,自此皇權於他,再不像從前一般旁落於世族之手。

  只是李治身染頭風,不能理政,這些年一直讓武媚娘和他一道處理朝事,武媚娘的政治才能一點一點的展露出來,眼下她在朝中的權勢,有時候李初看得都心驚膽顫。

  「公主殿下,公主殿下。」李初在神遊這會兒,耳邊響起一道聲音,然後一個老夫子站在李初的面前,手裡拿著戒尺,看著不善啊。

  十一歲的李初,已經長成一個半大的小女郎了,集合李治和武媚娘的優點,柳眉杏眼,櫻桃小嘴,皮膚白淨,身著一襲淡綠色的宮服,落落大方地坐著,至於這位老夫子才站來,群里已經有人興奮地叫嚷起來,「懟他,懟死他!」

  其實一般來說群里的太后們是不太想主動出擊招惹人的,架不住眼前的人實在太可惡了,惹了眾怒的後果就是只要這位一晃出來,日常群里的太后們都想懟他,懟死他。

  李初不慌不忙地回過神,站起來不失恭敬地朝眼前的老夫子,上官儀作一揖,「上官大人。」

  喚著一聲上官大人,上官儀道:「公主殿下知道老臣方才講的什麼嗎?」

  詢問起來,一旁同樣已經是小大人,也是一位美郎君的李弘用口型朝李初喊話,李初只當作沒聽見,理所當然地答來道:「不知。」

  宣太后已經發信息:「這上官儀啊,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還不知道我們群主是什麼樣的?怎麼還是日常想找群主的麻煩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