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到此話,武媚娘微微一笑,「寵愛是有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皇上會想立我為皇后,和前朝息息相關,皇上奪權,要成為真正的大唐天子,成為一個說一不二的皇帝,廢王立武,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那麼關乎我的事,豈知是前朝之故,還是內宮之故?無論是哪一個,現在最需要理由進一步可以讓皇上集權,我都應該給皇上送上去。」

  武媚娘的一番話說得不避人,李初終於吃得半飽,正在那兒自己玩著呢,聽說武媚娘的茶水有東西,她也嚇得不輕,太醫道明無事,她這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下,接下來的事李初正想武媚娘會怎麼做,武媚娘倒是直接將事情都推給李治,這個辦法不能說不好,只是……

  宣太后:「聰明的女人,只要她能一直保持清醒,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將來她可以成為女皇帝,不過是下定決心邁出一步罷了。」

  對武媚娘的讚賞躍然於字裡行間,呂太后認同:「就是,這麼聰明一個皇后,雖說皇帝的真心未辨得幾分真假,但是可比我當初一分真心都沒有要起勢好多了。」

  不難看出呂太后的羨慕,孝莊太后:「最重要的是權力,所謂皇帝的真心隨時都有可能會變,只有權力握在手裡,就算作為皇帝凡事都要掂量一二,再不敢輕舉妄動。」

  李初能感受到孝莊太后的冷靜,她雖然聽說過這麼幾位的大名,但同樣挺好奇這麼幾位得到過她們丈夫的真心嗎?

  想到此話問出來有些傷人心,人都已經死了,有沒有真心還重要嗎?

  她們的心已經被傷透,最後只能緊緊的捉住權力,成為大權在握的太后。

  孝莊太后說過,像她們這樣的女人,正是因為得不到帝王的寵愛,所以到了最後她們只能牢牢地捉住權力,因為只有捉住權力,她們才能活。

  「另外,去告訴外面的人,我動了胎氣。」李初在水群的時候,武媚娘已經再一次下令,讓人出去傳話,她就是出事了,這就是她把人引出來的好機會,武媚娘一面派人告訴李治眼下她這裡出了什麼事,還要幫李治捉住暗中動手的人,這才是她一個皇后該做的事。

  「這樣大好的日子。」楊氏為武媚娘惋惜,這樣的好日子,怎麼就讓人攪和了?

  「母親,只要我好,陛下好,以後每一日都是好日子。」

  武媚娘從來都是一個有遠見,深明大義的人,她看得長遠。

  李初一個孩子看著宮女盡都按武媚娘的吩咐去辦事。

  沒一會兒的功夫,滿宮上下都亂成一團,雖然臉上沒什麼多餘的表情,但是還是透露出一個信息,武媚娘不怎麼好。

  李治在外殿與臣子飲酒,彼時武媚娘派來的人說明情況,更是連武媚娘已經放話道自己動了胎氣的事也說了。

  李治道:「知道了,此事定要嚴查,查個一清二楚,不管是哪一個人,都給朕揪出來。」

  臣子們雖然離得李治有些遠,總能感受到李治身上散發的怒意,內宮中的事其實瞞不過任何人,這個時候接二連三的人都收到消息,知道武媚娘動了胎氣,內宮已經把各家夫人都打發了,太醫們都往武媚娘的寢宮去。

  李治看他們的神情似乎都已經知道發生何事,便大方地站起來朝著他們道:「今日到此為止吧,諸位愛卿都散了,朕回內宮看看皇后。」

  明內情的人不敢攔著,縱是不明內情的人,沒人敢攔著李治。

  年少登基的帝王開始露爪子了,看看先帝留下的輔政大臣,最是反對李治廢后的儲遂良已經被貶,眼下就算長孫無忌想把人呦喝起來,也得長孫無忌出面才行。

  立武媚娘為後長孫無忌本來是反對的,可是事到臨頭,長孫無忌卻開始無言,沒有再攔著了。

  好些人都不明白長孫無忌怎麼回事,李治廢后封后使的是雷霆手段,所有反對的都被他藉機貶出去,剩下來的都是同意的人,長孫無忌作為皇帝親舅舅的人都不開口,又還有誰敢再說話。

  情況至此,李治成功立武媚娘為後,可是封后之日中宮卻動了胎氣,要說武媚娘也是好生養的,進宮才多少年,生下一兒一女,如今肚子裡還懷著一個。

  武媚娘的生死無幾人在乎,眼瞅著關心的更多是武媚娘腹中的孩子。

  若是封后當日武媚娘就來個一屍兩命,是不是說武媚娘是個沒福氣的人?

  存此心的人確實不少,一個個只怕都巴不得武媚娘去死。但是真正的聰明人心裡更是明白,所謂立武廢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君臣間的博弈,只看誰更技高一籌,到了最後勝負若分,不過都是你死我活。

  李治起身離去,群臣恭送。

  「皇后確定沒事?」李治聽到內侍言明武媚娘特意讓人散布她動了胎氣的謠言,總還是有些擔心的,只怕武媚娘母子有事。

  內侍連忙答道:「皇上放心,皇后娘娘一口都沒喝那茶。說來都是小公主的功勞,要不是因為小公主一日不曾進食,皇后娘娘憂心小公主回了內殿,怕是要喝了那下了藥的茶水。」

  不留痕跡的又誇起李初一記,李治關心的重點是另一件事,「小公主不肯進食,為何?」

  內侍連忙地道:「皇后娘娘今日受封,便讓新乳母給小公主餵食,不料小公主一口都不肯吃。」

  「乳母有異?」李治的第一反應是人有問題,要不是因為人有問題,李初怎麼會不吃東西,肯定是有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