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本搜過一次蕭淑妃寢宮沒有發現,李治在王皇后的宮裡搜出上面寫著他和武媚娘生辰八字的娃娃時,立刻讓人再去蕭淑妃的宮裡查多一次,沒想到啊沒想到,竟然真從蕭淑妃的宮裡搜出魘鎮皇后的娃娃。

  如此一來,兩位從前的情敵,因為武媚娘聯合起來的人,又因為害武媚娘不成,反而害了她們自己。

  廢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李治沒有二話,立刻要立武媚娘為後,以長孫無忌等人為首的大臣自然是一千個一萬個不同意。

  但是李治心意已決,一道旨意下達,態度強硬的立武媚娘為皇后,長孫無忌就算是死諫,李治只問長孫無忌一句,「王氏與柳家一道魘鎮朕的事,舅舅是知情還是不知情?」

  那曾經年幼的外甥,曾經無害的孩子,隨著年紀漸長,在長孫無忌都沒有發現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長成了一個真正的帝王,他有自己的想法,並不允許再有人站在他之上,讓他只能稱著是,沒有自己的主張。

  長孫無忌從李治的眼中看明李治的意思,只喚著李治道:「請皇上相信老臣,老臣從無害皇上之心。」

  「這一點朕相信,可是舅舅,朕是大唐的皇帝,皇帝之上,不應該受制於人,哪怕你是朕的舅舅,若以君臣而論,朕是君,你是臣,應該是你聽朕的,不應該是朕聽你的。」

  是的,所謂君臣該如此,長孫無忌手中握著的大權該交到李治的手裡,讓李治可以成為大唐真正的帝王。

  「陛下,王氏做下此事,皇上要廢了她,老臣沒什麼可說的,可是武氏,武氏是不祥之人,這是一個將來會有損大唐的人,皇上,不能讓她成為大唐的皇后。」

  長孫無忌知道自己這些年做的事太過,過得李治心中生了怨,可是長孫無忌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有自己一定要做不可的事,攔著武媚娘,不能讓她一步一步靠近大唐的權力中心。

  第013章 鬥爭的公主

  李治望著長孫無忌道:「舅舅,你看朕的小公主命數如何?」

  提起李初來,長孫無忌一頓,「所謂天命,先不說所謂武代李興指的是不是媚娘,就說朕的小公主,朕的小公主才出生多久,幾經生死,到現在還能活下來,舅舅,你說這是偶然嗎?」

  長孫無忌微微一頓,李治道:「若是舅舅相信所謂的武代李興,認定那個人是媚娘,安國寺住持大師所言,袁天師所說,還有李國師,他們三個說的話,是否可信?」

  「自然是可信的。」長孫無忌相信他們,若是連這三位的話都不可信,那還有什麼人的話可信呢?

  李治道:「那麼哪怕是為了大唐,朕不應該立媚娘為後嗎?朕的小公主是福星,生下這樣一個小公主的人,不足以成為大唐的皇后?」

  長孫無忌明明想反駁的,發現他的那些原因和李治說起來,都比不過李治。

  「朕將來,會讓朕的小公主成為他們說的那一個人,雖然朕不相信所謂的武代李興,但朕會給自己留一線,給大唐留一線。」一線生機,那是作為一個帝王應該準備的。

  長孫無忌道:「陛下到現在還是不願意相信武代李興的事。」

  「對,朕是不信,而且既然是天命所賜,天命不可改,朕只盼將來朕的兒女比朕有出息,只要他們有用,難道還怕江山有失?」李治自有他的想法。

  長孫無忌一直都以為李治還小,事事都想為李治拿主意,壓根沒有意識到,李治早就已經不是從前的李治了。

  「大唐,這個天下是李家的,更是李家千辛萬苦打下來,父皇守下來的,在朕的手裡,朕會費盡心思守護,朕也會教出一個能幹的太子,將來可以傳承江山,盡朕作為帝王的職責所在,將來是不是由武氏來替代,在李家,不在旁人。」李治竟然想說服長孫無忌不必將那所謂的預言放在心上,而是做好他們本份的事,將來如何,能改的會改,不能改的,求之無用。

  武媚娘不知道情況如何,李初安然度過這一晚,沒有發熱,福大命大。

  隨後得到李初派人送來的詔書,她要成為大唐的皇后了!

  生下一子一女,眼下又是身懷六甲的武媚娘,看著已經顯出來的肚子,武媚娘自是歡喜。這一切,都是自李初出生後發生的變化,想到三位大師說過的話,作為李初的父母,他們都會如願的。

  從李初死而復活到武媚娘即將封后不過才半年的事,感覺這么半年跟做夢一樣。

  蕭太后似乎不知自己有多惹人嫌似的,看到武媚娘撫過鳳冠朝服:「離皇帝位子又近一步的女皇,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可惜沒有人理她,蕭太后繼續:「長孫無忌看起來不像是一個蠢貨,到現在都不明白李治要收他的權,他是還想牢牢地握著權不放?」

  呂太后:「有些事不是看不出來,只是捨不得,不願意放棄,所以才會千方百計的想要捉得更牢,誰都搶不走。」

  宣太后:「權利一但嘗過想要放手太難,最好的辦法是握住更多的權,讓人搶不走。」

  都是大權在握過的人,她們再明白不過這種心情。

  孝莊太后:「捨不得權的人,往往連命都丟了,連最後的尊貴都將失去。」

  總覺得孝莊太后不說話則矣,一說即扎心,宣太后,呂太后,她們都是牢牢捉住權利不肯放的人,直到最後真的再也握不住了,這才不得不放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