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早逝的公主活過來,總不可能沒有原因。」孝莊太后補充。

  李治的心情隨著三人的話變得分外的好,尤其捉住重點地問道:「那麼朕的小公主不是妖孽?」

  「自然不是,這是天佑大唐賜下的可以挽救大唐的人,怎麼會是妖孽。」李清風擲地有聲地回答,似乎生怕其他人不信,「臣願意拿腦袋擔保,臣若有半句虛言,天打五雷轟。」

  盼了那麼久啊,竟然盼到一個有希望破局的人,李清風眼淚都落下了,可見激動的。

  就是住持和尚和袁天師都一個接一個地開口,「出家人不打狂語。」

  「修道之人不染紅塵,真真假假,絕不妄言。」

  這樣的三個人加在一起,要是有一個人的意思不同都還能有人幫他們吵,三個人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原本包藏禍心的人委實不願意放過大好的機會,沒能把武媚娘扳倒,反而好像幫了她一把。

  「諸位大師,有沒有可能看錯?」總有不死心的人想要問個清楚,這件事無論怎麼看起來都詫異。

  「公主殿下死後三日復活,這樣的事竟然不是禍事?」提起此,倒是顯得十分的不相信他們這些方外得道的人說的話。

  「諸位既然不相貧道的話,自不必問貧道。」袁天師可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而且這是他的專業,專業被人懷疑,這件事讓人很難容忍,因此朝著一旁的人表露他的怒意。

  住持和尚道:「老衲所言皆是老衲所見,若是閣下不信,可去尋願意說你想聽的話那人來,恕老衲不能配合。」

  就是李清風這個本來是他們那些人希望的人此時也不滿地道:「若是諸位不相信,不妨拭目以待。」

  便是很相信李初,認定李初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大唐的福星。

  「天下誰人不知三位都是得道之人,若是連三位的話都不可信,還有什麼人的話可信?柳大人,你想要這三位說的話,怕是他們不會說,但你非要扣朕的公主一個妖孽之名,是何居心?」李治直接尋著一直拿著李初是妖孽一事的人不肯放的那位問起來,想弄清楚此人是不是不管有多少人說李初不是妖孽,他就是不相信,就是扣定李初一個妖孽之名。

  李初要不是不能給李治鼓掌,必須已經動手了,好父親啊好父親,你可得護著我,你要是不護著我,我可要被人害死了。

  「臣不敢。」被李治問起的那位正是王皇的舅父柳奭,怎麼敢真跟李治吵下去,他是一個臣子,李治想要廢后,皇后可是他的外甥女,他是想幫外甥女一把,將李初除了,再把武媚娘拉下馬,不料好好的計劃一再生變。

  先是長孫無忌臨時倒戈,接著兩位得道的和尚和道士前來,他們的意思很明白,李初不僅不是妖孽災星,更是大唐的福星。

  就連他們最寄以厚望,以為會給他們幫上忙的國師李清風也在最後肯地告訴他們,李初是能改變大唐悲劇的人,柳大人不願意接受啊!

  可是李治怎麼會不懂他的心思,正是因為明白,此時問責起來,更多是借題發揮。

  柳奭連說著不敢,李治道:「朕看你沒什麼不敢的。連安國寺住持大師和袁天師,李監正所言你都敢質疑,你不就是想讓人說一句朕的公主是妖孽,是朕這個皇帝當得失德,所以才會生下這個妖孽,朕這個皇帝該當到頭了。」

  李治把話說得明白至此,引得柳奭連連搖頭,「陛下,陛下,臣無此心。」

  「你沒有此心?朕因皇后失德之故要廢后,皇后是你的外甥女,你存的什麼樣的心,在場的人都不知道?舅舅,你可知?」李治藉機發難,而且這個難還要讓長孫無忌配合起來。

  長孫無忌聽著李治喚著的舅舅,沉吟半響道:「陛下,柳大人或無此心。」

  「若無此心,為何一心要說朕的公主是妖孽,妖孽二字,正是他一再提起,也正是他,一直想否定諸位高僧大師所言。舅舅,難道你也希望朕的公主是妖孽,是上天降下來懲罰大唐,懲罰朕的妖孽?」

  此時的李治一步不退,一步不讓,似乎等著長孫無忌給他一個肯定的答案,好讓他死得明白。

  長孫無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李治質問過,可見此時的李治有多生氣。

  第006章 福星真假

  武媚娘道:「陛下,長孫大人忠貞為陛下,為大唐,怎麼會和他人沆瀣一氣對付陛下。」

  這樣勸和的話,光明正大的上眼藥啊。

  李治沖長孫無忌看著,似乎在考慮什麼,「是啊,舅舅自來最疼朕,若是沒有舅舅,豈有朕的今日。」

  「陛下,陛下言重了。」有些事哪怕是真的,但就是不能說出來,因為君臣之別,為君者在前,臣在後,當臣子的要是敢起挾恩以令君報之心,這是目中無君。

  長孫無忌明白因為一開始的自己犯的正是李治的大忌,他想除了武媚娘不假,可是用一個小公主,大唐的公主去除一位內宮的昭儀,當皇帝,當父親的人能夠倖免嗎?

  不能的。李治因此而怒,更是藉此想讓長孫無忌明白什麼是君臣。

  李治道:「舅舅不必說,朕都明白。」

  說著明白的話,李治的目光看向一旁的住持和尚和袁天師道:「辛苦兩位跑一趟,朕感激不盡。」

  「陛下,老衲還有一言相勸。」住持和尚往前一步,李治一頓道:「大師有話不妨直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