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在第六日的辰時,福田照常喚醒了李溯,餵他服下今日的湯藥。
然而李溯剛喝下兩口,忽然感覺喉嚨一陣不適,側頭將湯藥咳出,伴隨著一股腥氣,床頭處一抹刺目的血紅色,讓福田慌的連忙放下手中的藥盞,跑出去喚了常之茸。
常之茸立即行至內殿,看到李溯咳血而出,呼吸一窒,立刻上前為他把脈。
而後鬆了口氣,常之茸握著李溯的手,一遍遍的安撫道:「阿溯,無事,咳的是肺部的淤血,能咳出來是好事,是好事。」
她一直重複著這幾句話,躺在床榻上的李溯,能夠感覺到常之茸握著他的手,顫抖的比以往都厲害。
李溯看著她,眸中平靜,聲音喑啞:「之茸,莫憂心,我還能撐得住。」
常之茸聞言,顫抖著將他的手抵在額間,強迫自己穩住心神,深吸口氣:「就快了,阿溯就快了,我一定能找到解藥,你萬不能出事。」
李溯輕微點頭,費力的抬起另一隻手,摸了摸眼前人柔軟的發頂。
常之茸看著李溯喝下湯藥,精神不支,逐漸沉穩的睡去,將他的雙手都放置在錦被當中,掩好被褥。
待站起身時,身子晃了一晃,福田趕忙上去攙扶住她,一路將她扶到正殿。
福田這些時日都快哭瞎了眼,到現下還是哭腔:「如今殿下的身子還未好,太子妃您可不能自己再累垮了啊。」
常之茸擺擺手:「我無礙,你快去內殿候著殿下,有何情況要及時來通秉我。」
福田點頭,應聲去了。
常之茸繼續埋首在案,不多時吳太醫疾步前來,這些時日吳太醫來了很多次,都是來告訴她京城中徐郎中等人都有何進展,做了哪些藥材的試藥,雖都以失敗告終,但亦總結了不少經驗,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嘗試,又縮小了一些草藥的可能性。
知道的消息越多,常之茸越發的肯定,自己曾一眼掃過的那味草藥,有可能便是克制殪瘟的關鍵之物。
常之茸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吳太醫,吳太醫頓時眼中冒光,立即道:「我雖未曾看到過有書籍記載過這種藥材,但若真的有,那殪瘟之症便有望根治了啊!」
常之茸聞言微怔,她思索了片刻,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個尋找誤區,若是連吳太醫這般博覽群書,都不知道記載這味藥材的書籍,那麼自己當初究竟是看的什麼書冊?定不是通俗的這些醫藥典籍,亦不是什麼大家名冊了。
常之茸思來想去,腦海中忽然憶起一本書籍——疑難雜症·趣聞。
她忽的站起身來,翻了殿內所有的書冊,都沒有找到,方才想起好似幾年前,徐郎中初到京城,常之茸覺得這本書應當是雲遊郎中所愛,便將其帶到月心堂,給了徐郎中。
常之茸顧不得吳太醫奇怪的眼神,她連忙喊來蘇廣,讓他備馬車,立即出宮去月心堂。
常之茸來去如風,一刻鐘都不到,殿內便只餘下吳太醫一人,吳太醫只能在殿裡等著她回來。
而常之茸急匆匆的去了月心堂後,在裡面東翻西找,還好徐郎中沒有將書籍亂放,所有的書冊都整齊的擺放在一排架子當中,一炷香的時間,常之茸便從書架上找到了,隨後她掃了一眼架上的其他書冊,吩咐蘇廣道:「先送我回東宮,再派人來將這些書都搬到東宮去。」
蘇廣應下。
東宮正殿內,常之茸翻閱著那本疑難雜症的趣聞,越翻看心中越焦急,直至整冊書都快翻完,常之茸也沒看到那味藥材,難道是自己又記錯了?她此時一顆心都要墜落到深淵,急的眼睛都快紅了,終於在最後一頁,看到了熟悉的幾句話。
書中言:若有極為嚴重的肺氣壅實,胸滿喘急和溫毒發斑等症狀,可用此藥一試。
後綴切記二字,又言之:藥性過大,慎用。
常之茸眼眸大亮,她立即翻看上一頁,書中詳盡的說到,此草藥為菘藍根莖,其性寒,炮製方法需去雜質,洗淨,潤透,放置乾燥後入藥,亦可與其他藥材一同煎制。
此藥名為,靛青根。
常之茸心中難抑激動之情,趕忙將此內容給吳太醫相看。
吳太醫今日便留在東宮沒有走,他看著常之茸捧著一冊書面容一驚一乍,還有些擔心,待自己看完那藥材的藥性藥理後,也抑制不住的面上大喜過望,吳太醫一拍桌案,連連說道:「此藥是老夫這半年多來,看到的最為貼合救治殪瘟之症的藥材!」
二人因著這一味藥材激動不已,常之茸立即喚來了蘇廣,讓他派人出去尋藥。
哪怕現下已是夜半三更,蘇廣得了命令,轉身帶著幾個影衛便去了。
從這一刻起,常之茸便是每時每刻都心急如焚,她迫不及待的想要早點拿到靛青根後入藥,因為她知道李溯已經等不得了,半個月的時間已過,現在每一天都是提心弔膽,每個時辰都仿佛是與閻羅王偷來的時間。
常之茸接替了福田,開始時時侍候在李溯身旁,哪怕他現下站不起身,甚至手都抬不起來,常之茸亦不離不棄的照顧在側。
她再了解不過,罹患殪瘟時身上的疼痛和煎熬了……且越是到後面,呼吸越是困難,整個肺部便如同浸泡在水中,便是在睡夢裡也要有人在旁看守,若是熟睡當中一口氣沒有上來,便要及時有人發覺,然後以口渡氣,直至患病之人能夠自行喘氣方可。
然而李溯剛喝下兩口,忽然感覺喉嚨一陣不適,側頭將湯藥咳出,伴隨著一股腥氣,床頭處一抹刺目的血紅色,讓福田慌的連忙放下手中的藥盞,跑出去喚了常之茸。
常之茸立即行至內殿,看到李溯咳血而出,呼吸一窒,立刻上前為他把脈。
而後鬆了口氣,常之茸握著李溯的手,一遍遍的安撫道:「阿溯,無事,咳的是肺部的淤血,能咳出來是好事,是好事。」
她一直重複著這幾句話,躺在床榻上的李溯,能夠感覺到常之茸握著他的手,顫抖的比以往都厲害。
李溯看著她,眸中平靜,聲音喑啞:「之茸,莫憂心,我還能撐得住。」
常之茸聞言,顫抖著將他的手抵在額間,強迫自己穩住心神,深吸口氣:「就快了,阿溯就快了,我一定能找到解藥,你萬不能出事。」
李溯輕微點頭,費力的抬起另一隻手,摸了摸眼前人柔軟的發頂。
常之茸看著李溯喝下湯藥,精神不支,逐漸沉穩的睡去,將他的雙手都放置在錦被當中,掩好被褥。
待站起身時,身子晃了一晃,福田趕忙上去攙扶住她,一路將她扶到正殿。
福田這些時日都快哭瞎了眼,到現下還是哭腔:「如今殿下的身子還未好,太子妃您可不能自己再累垮了啊。」
常之茸擺擺手:「我無礙,你快去內殿候著殿下,有何情況要及時來通秉我。」
福田點頭,應聲去了。
常之茸繼續埋首在案,不多時吳太醫疾步前來,這些時日吳太醫來了很多次,都是來告訴她京城中徐郎中等人都有何進展,做了哪些藥材的試藥,雖都以失敗告終,但亦總結了不少經驗,避開了許多不必要的嘗試,又縮小了一些草藥的可能性。
知道的消息越多,常之茸越發的肯定,自己曾一眼掃過的那味草藥,有可能便是克制殪瘟的關鍵之物。
常之茸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吳太醫,吳太醫頓時眼中冒光,立即道:「我雖未曾看到過有書籍記載過這種藥材,但若真的有,那殪瘟之症便有望根治了啊!」
常之茸聞言微怔,她思索了片刻,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個尋找誤區,若是連吳太醫這般博覽群書,都不知道記載這味藥材的書籍,那麼自己當初究竟是看的什麼書冊?定不是通俗的這些醫藥典籍,亦不是什麼大家名冊了。
常之茸思來想去,腦海中忽然憶起一本書籍——疑難雜症·趣聞。
她忽的站起身來,翻了殿內所有的書冊,都沒有找到,方才想起好似幾年前,徐郎中初到京城,常之茸覺得這本書應當是雲遊郎中所愛,便將其帶到月心堂,給了徐郎中。
常之茸顧不得吳太醫奇怪的眼神,她連忙喊來蘇廣,讓他備馬車,立即出宮去月心堂。
常之茸來去如風,一刻鐘都不到,殿內便只餘下吳太醫一人,吳太醫只能在殿裡等著她回來。
而常之茸急匆匆的去了月心堂後,在裡面東翻西找,還好徐郎中沒有將書籍亂放,所有的書冊都整齊的擺放在一排架子當中,一炷香的時間,常之茸便從書架上找到了,隨後她掃了一眼架上的其他書冊,吩咐蘇廣道:「先送我回東宮,再派人來將這些書都搬到東宮去。」
蘇廣應下。
東宮正殿內,常之茸翻閱著那本疑難雜症的趣聞,越翻看心中越焦急,直至整冊書都快翻完,常之茸也沒看到那味藥材,難道是自己又記錯了?她此時一顆心都要墜落到深淵,急的眼睛都快紅了,終於在最後一頁,看到了熟悉的幾句話。
書中言:若有極為嚴重的肺氣壅實,胸滿喘急和溫毒發斑等症狀,可用此藥一試。
後綴切記二字,又言之:藥性過大,慎用。
常之茸眼眸大亮,她立即翻看上一頁,書中詳盡的說到,此草藥為菘藍根莖,其性寒,炮製方法需去雜質,洗淨,潤透,放置乾燥後入藥,亦可與其他藥材一同煎制。
此藥名為,靛青根。
常之茸心中難抑激動之情,趕忙將此內容給吳太醫相看。
吳太醫今日便留在東宮沒有走,他看著常之茸捧著一冊書面容一驚一乍,還有些擔心,待自己看完那藥材的藥性藥理後,也抑制不住的面上大喜過望,吳太醫一拍桌案,連連說道:「此藥是老夫這半年多來,看到的最為貼合救治殪瘟之症的藥材!」
二人因著這一味藥材激動不已,常之茸立即喚來了蘇廣,讓他派人出去尋藥。
哪怕現下已是夜半三更,蘇廣得了命令,轉身帶著幾個影衛便去了。
從這一刻起,常之茸便是每時每刻都心急如焚,她迫不及待的想要早點拿到靛青根後入藥,因為她知道李溯已經等不得了,半個月的時間已過,現在每一天都是提心弔膽,每個時辰都仿佛是與閻羅王偷來的時間。
常之茸接替了福田,開始時時侍候在李溯身旁,哪怕他現下站不起身,甚至手都抬不起來,常之茸亦不離不棄的照顧在側。
她再了解不過,罹患殪瘟時身上的疼痛和煎熬了……且越是到後面,呼吸越是困難,整個肺部便如同浸泡在水中,便是在睡夢裡也要有人在旁看守,若是熟睡當中一口氣沒有上來,便要及時有人發覺,然後以口渡氣,直至患病之人能夠自行喘氣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