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等木蕎醒來,冷臉姐妹依舊在她身邊安靜的守著。感覺到時間差不多了,木蕎便回了客房,帶著木槿向主持告別離去。
見人終於走了,聞人軒推著容成恪從大門的一個遮蔽處顯露身影。
"主上,為何要放過她們?"在聞人軒看來,只要抓了這對母女,就是扼制住了大景的咽喉。畢竟這兩個女人的分量可是不輕。
容成恪嘴角噙著笑,發出粗噶難聽的聲音。
"不讓她們親身經歷下她們用心守護的百姓對她們的口誅筆伐,她們該如何成長?"
他最想看到的就是那些自詡為家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在面對萬民唾罵的時候,會不會心裡崩潰?
畢竟那可是一出非常盛大的大戲呀。
鎮國將軍府的馬車在平整的管道上吱呀呀划過一道馬車印跡。馬車內安靜無比。拉上了車簾的馬車內顯得有些幽暗。木槿坐在對面,雙手握在一起,放在膝蓋上,眼皮微微垂下,像是在想什麼事情。
按理說已經休息過了,應該不會再困了。況且她和娘親就像好姐妹一樣,一般是無話不談。過了有一刻鐘時間,木蕎終於才發覺到了不尋常。
"娘,您這是怎麼了?"
木槿聲音中有些無力,像是在壓抑著什麼似的,這讓木蕎更加不安。
在她的幾經逼問下,木槿才終於說出了口。
原來她今天在客房睡醒後,本來想去找木蕎,誰知在走過一個迴廊的時候,就聽到了一對年輕男女的交談。
裡面的內容牽連了聞人靖和他的亡妻。她沒忍住就聽了幾耳朵,沒想到居然越聽越吃驚。
那對男女像是在講一個故事般,在那裡講起了聞人靖和他曾經髮妻的故事。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盪氣迴腸,讓木槿在一旁聽著越聽越不是滋味。但隱隱卻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聽完木槿的言辭,木蕎已經判定那對男女絕對是聞人軒派來的。也只有他對他們家的事知曉的最清楚,也一直耿耿於懷。
如今再瞞已經沒有了必要。
若是讓娘誤會自己做了爹"亡妻"的替身,只怕會更糟。木蕎只能在幾經思考後,把真正的故事告訴了木槿。
"娘,你是我親娘,親的。以前不想告訴你,是你和我爹兩人太苦了。我們不想讓你回憶起以前的痛苦經歷。"
木槿聽到這先是詫異了一瞬後來就釋然了。她其實也隱隱有些感覺,就是模糊罷了。如今被木蕎親口道出,她仿佛是鬆了口氣。
既然知道那些人口中的禍國妖女是自己,木槿也釋然了。她對自家夫君一直都有著極高的信任感,她不信她的將軍大人會是那些人口中的"奪人女人背信棄義之徒。"
馬車緩緩行駛在官道上,之前壓在心口的石頭終於掉了。此時木槿心情舒暢了許多。她嘴角掛著溫柔雍容的笑,輕輕的掀了馬車的車簾。想要一睹這沿途的風景,同時也是為了祭奠自己心中糾結了一年多的疙瘩。
只是她頭朝著馬車外看了不到一會兒,坐在馬車內的木蕎就聽到了木槿傳來的一聲驚呼。
"蕎蕎,那邊是在幹什麼?"
木蕎掀簾看去,就看到一群百姓像是特意商量好似的,阻住了他們回家的路。
他們先是跪拜行禮後,便有人開始拋話題了。
"太后娘娘,聽說靖北侯世子聞人軒公子還活著,您為何不為他重修靖北侯府,讓他繼承聞人家遺志。"
"太后娘娘,如今聞人家只剩聞人公子一根獨苗,他被老侯爺費盡心機保下來,如今卻論為平民,連入仕途都有人暗中作梗,請問是不是大將軍與靖北侯府有怨,才會如此?"
幾個明顯是聞人軒派來的帶節奏之徒,將話題越帶越往不可控制的地方發展。
明顯有很多百姓已經因此動怒,他們甚至已經忘了君威,開始自發進入了聲討大軍中。
她們出行時帶的人本就不多,此時即便暗衛全都顯形,亦是敵眾我寡。更何況,這些都是平民百姓,她若當真指使暗衛殺了人,再經過有心人傳播,便是真的要失了民心。
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想如此。
正在她難以抉擇之際,守在一旁的連笙突然發出一聲驚喜的歡呼。
"木姐姐,是義父來了。"
木蕎打開車簾,正看到一群身披鎧甲的士兵突然從遠方而來。
處在最前面身披鎧甲騎著高頭大馬而來的男人赫然就是本該在城外教習士兵的聞人靖。而他身旁則是騎著一匹白馬相攜而來的蕭晟。
他們一走進這裡,聞人靖就率先趕了兩匹馬飛奔到人群前。
他本就是從沙場中走出來的人,就單單站在那裡,周身所散發出的威嚴就仿如千軍萬馬無端震懾了一群人。
"各位,本將便是你們口中的聞人靖。既然各位這段時間對本將的家事如此上心,那麼大觀園戲台今日便在前方搭建,大家可以通過這台戲見證你們口中的善與惡。"
早在謠言爆出的第一天,木蕎就想到了這個對策。
當時便派人找了一個戲班子,她親自操刀寫了戲本,讓他們演。
從現代學來的經驗,反正吃瓜群眾最有特色的一點便是。
他們從不取證這瓜的真實度,只在意這瓜大不大,夠不夠勁爆?
那麼,他們一定會願意免費去看戲的。
見人終於走了,聞人軒推著容成恪從大門的一個遮蔽處顯露身影。
"主上,為何要放過她們?"在聞人軒看來,只要抓了這對母女,就是扼制住了大景的咽喉。畢竟這兩個女人的分量可是不輕。
容成恪嘴角噙著笑,發出粗噶難聽的聲音。
"不讓她們親身經歷下她們用心守護的百姓對她們的口誅筆伐,她們該如何成長?"
他最想看到的就是那些自詡為家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在面對萬民唾罵的時候,會不會心裡崩潰?
畢竟那可是一出非常盛大的大戲呀。
鎮國將軍府的馬車在平整的管道上吱呀呀划過一道馬車印跡。馬車內安靜無比。拉上了車簾的馬車內顯得有些幽暗。木槿坐在對面,雙手握在一起,放在膝蓋上,眼皮微微垂下,像是在想什麼事情。
按理說已經休息過了,應該不會再困了。況且她和娘親就像好姐妹一樣,一般是無話不談。過了有一刻鐘時間,木蕎終於才發覺到了不尋常。
"娘,您這是怎麼了?"
木槿聲音中有些無力,像是在壓抑著什麼似的,這讓木蕎更加不安。
在她的幾經逼問下,木槿才終於說出了口。
原來她今天在客房睡醒後,本來想去找木蕎,誰知在走過一個迴廊的時候,就聽到了一對年輕男女的交談。
裡面的內容牽連了聞人靖和他的亡妻。她沒忍住就聽了幾耳朵,沒想到居然越聽越吃驚。
那對男女像是在講一個故事般,在那裡講起了聞人靖和他曾經髮妻的故事。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盪氣迴腸,讓木槿在一旁聽著越聽越不是滋味。但隱隱卻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聽完木槿的言辭,木蕎已經判定那對男女絕對是聞人軒派來的。也只有他對他們家的事知曉的最清楚,也一直耿耿於懷。
如今再瞞已經沒有了必要。
若是讓娘誤會自己做了爹"亡妻"的替身,只怕會更糟。木蕎只能在幾經思考後,把真正的故事告訴了木槿。
"娘,你是我親娘,親的。以前不想告訴你,是你和我爹兩人太苦了。我們不想讓你回憶起以前的痛苦經歷。"
木槿聽到這先是詫異了一瞬後來就釋然了。她其實也隱隱有些感覺,就是模糊罷了。如今被木蕎親口道出,她仿佛是鬆了口氣。
既然知道那些人口中的禍國妖女是自己,木槿也釋然了。她對自家夫君一直都有著極高的信任感,她不信她的將軍大人會是那些人口中的"奪人女人背信棄義之徒。"
馬車緩緩行駛在官道上,之前壓在心口的石頭終於掉了。此時木槿心情舒暢了許多。她嘴角掛著溫柔雍容的笑,輕輕的掀了馬車的車簾。想要一睹這沿途的風景,同時也是為了祭奠自己心中糾結了一年多的疙瘩。
只是她頭朝著馬車外看了不到一會兒,坐在馬車內的木蕎就聽到了木槿傳來的一聲驚呼。
"蕎蕎,那邊是在幹什麼?"
木蕎掀簾看去,就看到一群百姓像是特意商量好似的,阻住了他們回家的路。
他們先是跪拜行禮後,便有人開始拋話題了。
"太后娘娘,聽說靖北侯世子聞人軒公子還活著,您為何不為他重修靖北侯府,讓他繼承聞人家遺志。"
"太后娘娘,如今聞人家只剩聞人公子一根獨苗,他被老侯爺費盡心機保下來,如今卻論為平民,連入仕途都有人暗中作梗,請問是不是大將軍與靖北侯府有怨,才會如此?"
幾個明顯是聞人軒派來的帶節奏之徒,將話題越帶越往不可控制的地方發展。
明顯有很多百姓已經因此動怒,他們甚至已經忘了君威,開始自發進入了聲討大軍中。
她們出行時帶的人本就不多,此時即便暗衛全都顯形,亦是敵眾我寡。更何況,這些都是平民百姓,她若當真指使暗衛殺了人,再經過有心人傳播,便是真的要失了民心。
不到萬不得已,她不想如此。
正在她難以抉擇之際,守在一旁的連笙突然發出一聲驚喜的歡呼。
"木姐姐,是義父來了。"
木蕎打開車簾,正看到一群身披鎧甲的士兵突然從遠方而來。
處在最前面身披鎧甲騎著高頭大馬而來的男人赫然就是本該在城外教習士兵的聞人靖。而他身旁則是騎著一匹白馬相攜而來的蕭晟。
他們一走進這裡,聞人靖就率先趕了兩匹馬飛奔到人群前。
他本就是從沙場中走出來的人,就單單站在那裡,周身所散發出的威嚴就仿如千軍萬馬無端震懾了一群人。
"各位,本將便是你們口中的聞人靖。既然各位這段時間對本將的家事如此上心,那麼大觀園戲台今日便在前方搭建,大家可以通過這台戲見證你們口中的善與惡。"
早在謠言爆出的第一天,木蕎就想到了這個對策。
當時便派人找了一個戲班子,她親自操刀寫了戲本,讓他們演。
從現代學來的經驗,反正吃瓜群眾最有特色的一點便是。
他們從不取證這瓜的真實度,只在意這瓜大不大,夠不夠勁爆?
那麼,他們一定會願意免費去看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