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頁
所以這日,柳老太太找了孫女到跟前來說話。
「你是孝順孩子,自願為你祖父守孝三年,這是你的孝心。只是,若你祖父還在的話,也是更希望看到你能夠嫁一位好郎君的。這一年多來,登門提親的人家不少,有幾個祖母也覺得不錯,怎麼你就是不肯、非得讓祖母幫你推了呢?」
柳香從沒和祖母提過三年前那位趙家二爺和她說的話,但其實,她好像也不是因為要等他才堅持不肯定親的。她想、她想她只是為了一個承諾,為了守住諾言,然後好從他口中得知當年祖父的臨終遺言。
若她做到了,她想他該是不會食言的。
「我……」柳香瞞了祖母三年,這會兒也不知從何說起。
柳老太太卻先問了她:「三年前,伐北大軍出征前,那趙家二郎找過你。當時,他對你說了什麼話?是不是因為他和你說了什麼,所以你才一直不肯議親的?」
「沒有。」柳香忙慌張否認。
但她從來就不是會說謊的人,雖然否認了,但卻叫柳老太太看出了破綻。
「果然吶。」老人家嘆了口氣說,「香兒,你可莫要糊塗。咱們家不過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家是什麼門第?他趙二爺又是什麼軍功偉業?不是祖母覺得你不好,相反,在祖母心中,你是最好的孩子。只是,咱們柳家和趙家門不當戶不對,趙家是不會看上你的。」
「我、我知道。」柳香忙又搖頭,「不是祖母想的那樣,是……」她想了想,還是順了下自己的思緒,但把實情告訴了祖母,「他說只要我等他回來,他就把當年祖父臨終前的遺言全告訴我。」
柳老太太則道:「他這是拿秘密拖住你。目的,自然是不單純的。」她沉沉嘆了口氣,「要說這些年來咱們家和他們母子兄妹幾個相處下來,也是知道他們都是很好的人的。只是,就算他們家人好相處,但畢竟門第懸殊太大。但凡你是個縣官之女,祖母都覺得此事有指望,可咱們家……」
柳香說:「北邊戰事有消息了,他應該快回來了。等到時候,得了祖父臨終遺言,孫女的婚事定然聽由祖母安排。」
只是,還沒等到大軍凱旋,北境就傳來一個消息,說是趙佑楠戰死在了沙場……
伐北大軍如期凱旋,但卻沒有趙佑楠的身影。
聖上早在看到戰報的時候,就得知了趙家二郎已經身死沙場的消息。只是此事事關重大,他一直瞞著不敢告訴趙家人。
直到如今大軍凱旋,再也瞞不住……
趙老太君原本擔心的是二郎回來後那雲家又要登門鬧定親的事兒,原還幾次過來鄭宅和鄭錦玉商量過,此事到底該怎麼辦。只是沒想到,如今是不必煩了。
人都沒了,那雲家姑娘又還能和誰成親?
別說趙家別的人了,就是鄭錦玉,也是萬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的。
這怎麼會是真的?
這怎麼可能是真的!
別人不知道,她難道還不知道嗎?二郎怎麼可能會英年早逝。
在那一世里,她親眼看著二郎娶妻、生子,親眼看著他一家和睦的。她有過千萬種猜測,但沒有一種是二郎會回不來。
鄭錦玉堅信次子一定是還活著的,所以,她把女兒交給乳母照看後,她自己則去了趟趙侯府。這是她和離十年來,第一次再踏足趙家的門。
而此刻的趙家,也是陷在一陣悲傷中。趙老太君已經幾度傷心得暈厥了過去,李氏和盧氏也哭得眼圈紅紅的。
至於趙家的幾個男人,甚至包括趙佑楠父親趙志忠在內,皆是一臉痛楚。
去了趙家後,鄭錦玉直衝了老太君的溢福園去。
老太君已經傷心得下不來地兒了,只有氣無力的躺在床上。
「您先別傷心,二郎肯定沒死。」鄭錦玉一來就這麼篤定的說,「若真死了,屍身呢?只要屍身沒有找到,那肯定就是沒死的。」
「您老人家要相信我,也要相信二郎。」
幾句話一說,老太君又哭了,眼淚嘩嘩直流。
「我的楠哥兒,我還等著他回家來議親娶媳婦呢。我一把骨頭了,怎麼就非讓我承受這樣的痛楚。誰把他帶出去的,為什麼不能把他再好好的帶回家來。」
老人家一通哭,又成功把屋子裡的女眷全都帶哭了。
但唯獨鄭錦玉還是理智的。
「我打算親自去找他。」
而雲家那邊,在得知趙佑楠戰死後不久,在雲侯夫人的極力堅持下,雲蔓和董家的親事就定下了。趙家卻堅信自家郎君沒死,所以,這邊的喪事一直沒辦。
鄭錦玉只是在最初得知次子戰死消息的時候崩潰過,之後幾次冷靜下來細細想過後,就越來越堅信兒子沒死。何況,她也親自去問過和兒子一直交好的一個唐姓的將軍,問他兒子和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做過的每一件事情。
越問越覺得,兒子沒死。
本來鄭錦玉是打算即刻就啟程出發往北境去找兒子的,但眼下近年關,外面冰天雪地的,出門實在不方便。所以,鄭錦玉打算一邊先留在京城內等兒子消息,一邊準備年後開春時如果兒子還沒回來的話,他就啟程出發去找。
今年這一年,可以說是鄭錦玉這十年來過的最煎熬的一年了。她雖然堅定自己的堅信,但畢竟也不是有十成的信心和把握。
「你是孝順孩子,自願為你祖父守孝三年,這是你的孝心。只是,若你祖父還在的話,也是更希望看到你能夠嫁一位好郎君的。這一年多來,登門提親的人家不少,有幾個祖母也覺得不錯,怎麼你就是不肯、非得讓祖母幫你推了呢?」
柳香從沒和祖母提過三年前那位趙家二爺和她說的話,但其實,她好像也不是因為要等他才堅持不肯定親的。她想、她想她只是為了一個承諾,為了守住諾言,然後好從他口中得知當年祖父的臨終遺言。
若她做到了,她想他該是不會食言的。
「我……」柳香瞞了祖母三年,這會兒也不知從何說起。
柳老太太卻先問了她:「三年前,伐北大軍出征前,那趙家二郎找過你。當時,他對你說了什麼話?是不是因為他和你說了什麼,所以你才一直不肯議親的?」
「沒有。」柳香忙慌張否認。
但她從來就不是會說謊的人,雖然否認了,但卻叫柳老太太看出了破綻。
「果然吶。」老人家嘆了口氣說,「香兒,你可莫要糊塗。咱們家不過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他家是什麼門第?他趙二爺又是什麼軍功偉業?不是祖母覺得你不好,相反,在祖母心中,你是最好的孩子。只是,咱們柳家和趙家門不當戶不對,趙家是不會看上你的。」
「我、我知道。」柳香忙又搖頭,「不是祖母想的那樣,是……」她想了想,還是順了下自己的思緒,但把實情告訴了祖母,「他說只要我等他回來,他就把當年祖父臨終前的遺言全告訴我。」
柳老太太則道:「他這是拿秘密拖住你。目的,自然是不單純的。」她沉沉嘆了口氣,「要說這些年來咱們家和他們母子兄妹幾個相處下來,也是知道他們都是很好的人的。只是,就算他們家人好相處,但畢竟門第懸殊太大。但凡你是個縣官之女,祖母都覺得此事有指望,可咱們家……」
柳香說:「北邊戰事有消息了,他應該快回來了。等到時候,得了祖父臨終遺言,孫女的婚事定然聽由祖母安排。」
只是,還沒等到大軍凱旋,北境就傳來一個消息,說是趙佑楠戰死在了沙場……
伐北大軍如期凱旋,但卻沒有趙佑楠的身影。
聖上早在看到戰報的時候,就得知了趙家二郎已經身死沙場的消息。只是此事事關重大,他一直瞞著不敢告訴趙家人。
直到如今大軍凱旋,再也瞞不住……
趙老太君原本擔心的是二郎回來後那雲家又要登門鬧定親的事兒,原還幾次過來鄭宅和鄭錦玉商量過,此事到底該怎麼辦。只是沒想到,如今是不必煩了。
人都沒了,那雲家姑娘又還能和誰成親?
別說趙家別的人了,就是鄭錦玉,也是萬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的。
這怎麼會是真的?
這怎麼可能是真的!
別人不知道,她難道還不知道嗎?二郎怎麼可能會英年早逝。
在那一世里,她親眼看著二郎娶妻、生子,親眼看著他一家和睦的。她有過千萬種猜測,但沒有一種是二郎會回不來。
鄭錦玉堅信次子一定是還活著的,所以,她把女兒交給乳母照看後,她自己則去了趟趙侯府。這是她和離十年來,第一次再踏足趙家的門。
而此刻的趙家,也是陷在一陣悲傷中。趙老太君已經幾度傷心得暈厥了過去,李氏和盧氏也哭得眼圈紅紅的。
至於趙家的幾個男人,甚至包括趙佑楠父親趙志忠在內,皆是一臉痛楚。
去了趙家後,鄭錦玉直衝了老太君的溢福園去。
老太君已經傷心得下不來地兒了,只有氣無力的躺在床上。
「您先別傷心,二郎肯定沒死。」鄭錦玉一來就這麼篤定的說,「若真死了,屍身呢?只要屍身沒有找到,那肯定就是沒死的。」
「您老人家要相信我,也要相信二郎。」
幾句話一說,老太君又哭了,眼淚嘩嘩直流。
「我的楠哥兒,我還等著他回家來議親娶媳婦呢。我一把骨頭了,怎麼就非讓我承受這樣的痛楚。誰把他帶出去的,為什麼不能把他再好好的帶回家來。」
老人家一通哭,又成功把屋子裡的女眷全都帶哭了。
但唯獨鄭錦玉還是理智的。
「我打算親自去找他。」
而雲家那邊,在得知趙佑楠戰死後不久,在雲侯夫人的極力堅持下,雲蔓和董家的親事就定下了。趙家卻堅信自家郎君沒死,所以,這邊的喪事一直沒辦。
鄭錦玉只是在最初得知次子戰死消息的時候崩潰過,之後幾次冷靜下來細細想過後,就越來越堅信兒子沒死。何況,她也親自去問過和兒子一直交好的一個唐姓的將軍,問他兒子和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做過的每一件事情。
越問越覺得,兒子沒死。
本來鄭錦玉是打算即刻就啟程出發往北境去找兒子的,但眼下近年關,外面冰天雪地的,出門實在不方便。所以,鄭錦玉打算一邊先留在京城內等兒子消息,一邊準備年後開春時如果兒子還沒回來的話,他就啟程出發去找。
今年這一年,可以說是鄭錦玉這十年來過的最煎熬的一年了。她雖然堅定自己的堅信,但畢竟也不是有十成的信心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