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尤氏的父親是溫世侖的老師,所以溫世侖時常能見到尤氏,自然而然對尤氏起了心思,他費盡心思追求到了尤氏,尤氏的父親其實並不看好溫世侖,他是溫世侖的老師,看得出溫世侖性格里的缺點,自然是不放心將掌上明珠交到溫世侖手中。
可惜後來尤氏的父親患上急症,不得己在撒手人寰前將尤氏交付給溫世侖,並且拜託了自己的好友舉薦溫世侖,給了溫世侖更好求學的機會。
可溫世侖並不是那種知恩圖報的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他遠赴平城趕考,中了二甲,被國子博士周仕看中,想將其女周月蘭嫁給他,溫世侖和周月蘭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兩情相悅,只是恰好家中來信,說尤氏懷了身孕。
見過平城貴女的溫世侖,如何還看得上鄉野村婦的尤氏,他和周月蘭真可以說是什麼鍋配什麼蓋,誰也沒有把尤氏看在眼裡。
尤氏滿心歡喜隨著婆婆趕到平城,以為好日子來了,然而等待她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壞消息。
婆婆得知自己的兒子被平城的貴女相中,立即逼迫尤氏,讓她識大體點,自降為妾室。
尤氏舉目無親,如何斗得過溫家母子,就算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只能從正妻降為妾室,眼看著自己的丈夫迎娶別的女人,沒有人知道她的存在,她不知道的是,她就算自降為妾室,也是周月蘭的眼中釘肉中刺,除非她和她肚子裡的孩子死,否則周月蘭心中的那口氣永遠得不到舒緩。
不過溫老太太看重子嗣,如何也要保住尤氏肚子裡的孩子。
可以去母留子,絕不可以連同孩子一同解決。
尤氏在懷孕期間嘗盡了痛苦,她甚至想要一了百了,可只要一想到肚子裡的孩子,她就一次又一次的忍了下來。
周月蘭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折磨她,也正是因為這些折磨讓尤氏確定,如果她生下來的是個小爺,那這個孩子絕對不可能在周月蘭手中活著長大。
她隱隱記得自己看過一本書,裡面提到了一種特殊的植物,這種植物提取出來的汁液可以用作染料,這種染料很特殊,除非特定的藥水,否則無論如何都洗不掉。
她在和婆婆來平城的路上,偶然救了一個又聾又啞的婦女,尤氏心善,知道她死了丈夫和孩子,無處可去,便讓她跟著自己。
這婦女表示自己不要工錢,只要能給她一口飯吃就行,溫老太太合計了一下還挺划算,反正到了平城也需要買人伺候,倒不如撿個便宜,反正是伺候尤氏,不是伺候自己,笨手笨腳也礙不著自己,便高傲的答應下來。
就是因為這次心善,讓尤氏在偌大的溫府里,有了唯一可以信任的人。
她拜託這位婦人幫她去買那種特殊的染料,她們找了很久,終於在尤氏快要臨盆之前找到了。
而尤氏生產的時候,溫老太太和溫世侖夫妻二人都去參加宴席了,好在這位婦人自己有過生產的經驗,好險幫助尤氏順利生下了孩子。
也就是這時候,聽見婦人恭喜自己生了小爺,尤氏才知道婦人雖然聾,但是並不啞,她是被上一任主人家折磨聾的,那時候她剛失去丈夫,又接連失去孩子,整日鬱鬱寡歡,也不開口說話,久而久之旁人便以為她又聾又啞,婦人正好也不想和別人交流,越久順勢裝作聾啞人。
尤氏得知自己生的是個小爺,差點沒暈過去,她趕緊讓婦人給孩子的眉心點上一顆紅痣,裝作自己生的是個哥兒。
「最關鍵的就是找到這位婦人,就是不知道她還在不在世上。」溫琅沉吟道。
「我讓人去找了。」游景殊握了握他的手讓他放輕鬆,「溫家和周氏都會遭到報應。」
「他們當然會遭到報應。」溫琅的眼睛黑沉,他完全能夠想像得到他的生母是怎然溫柔嫻靜的女子。
可惜嫁給了一個人渣。
若是他外公沒有患上急症,無所託付,怎麼也不會把女兒嫁給溫世侖。
他們這邊正在想方設法找人,丁橋那邊就給他們帶來了好消息,他們要找的那位婦人,竟然被丁橋給遇上了。
因為南疆戰火紛飛,丁橋只得關了鋪子,準備回泉溪縣,然而就在他回程的途中,一路遇上了不少逃難的百姓。
丁橋心善,將自己的食物拿出來分給這些顛沛流離的百姓,他身旁是鎮南王府的人,那些窮凶極惡想要上前來搶食的流民,也只敢想想,不敢付諸行動。
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那些人終究還是按捺不住,趁著夜色想要殺人越貨。
多虧了一個年輕的姑娘悄悄和丁橋一行人報了信兒,才沒讓人得逞。
巧的是這位報信兒的姑娘,她的婆婆就是溫琅和游景殊正在找的那位婦人,這姑娘家中原本富貴,婦人被人牙子幾經轉手送到了南疆,被她家裡買了下來,後來姑娘家中出事,婦人便和她相依為命,她是個知恩的,不再把婦人當做下人,而是開口叫了她婆婆。
「大少爺!」已經五十來歲的婦人一見到溫琅便熱淚盈眶的抓住他的手,給他跪了下去。
溫琅趕緊將人扶起來,讓人倒了一杯水遞到婦人手中,婦人淚眼婆娑的溫琅看,「大少爺和夫人的眼睛長得可真像,耳朵也像。」
這種感覺很奇怪,溫琅明明沒有見過尤氏,但是婦人這麼說,他心裡卻生出一種奇妙的暖意,好像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讓他勾勒出尤氏的模樣。
可惜後來尤氏的父親患上急症,不得己在撒手人寰前將尤氏交付給溫世侖,並且拜託了自己的好友舉薦溫世侖,給了溫世侖更好求學的機會。
可溫世侖並不是那種知恩圖報的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
他遠赴平城趕考,中了二甲,被國子博士周仕看中,想將其女周月蘭嫁給他,溫世侖和周月蘭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兩情相悅,只是恰好家中來信,說尤氏懷了身孕。
見過平城貴女的溫世侖,如何還看得上鄉野村婦的尤氏,他和周月蘭真可以說是什麼鍋配什麼蓋,誰也沒有把尤氏看在眼裡。
尤氏滿心歡喜隨著婆婆趕到平城,以為好日子來了,然而等待她的卻是一個又一個壞消息。
婆婆得知自己的兒子被平城的貴女相中,立即逼迫尤氏,讓她識大體點,自降為妾室。
尤氏舉目無親,如何斗得過溫家母子,就算不願意也沒有辦法,只能從正妻降為妾室,眼看著自己的丈夫迎娶別的女人,沒有人知道她的存在,她不知道的是,她就算自降為妾室,也是周月蘭的眼中釘肉中刺,除非她和她肚子裡的孩子死,否則周月蘭心中的那口氣永遠得不到舒緩。
不過溫老太太看重子嗣,如何也要保住尤氏肚子裡的孩子。
可以去母留子,絕不可以連同孩子一同解決。
尤氏在懷孕期間嘗盡了痛苦,她甚至想要一了百了,可只要一想到肚子裡的孩子,她就一次又一次的忍了下來。
周月蘭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折磨她,也正是因為這些折磨讓尤氏確定,如果她生下來的是個小爺,那這個孩子絕對不可能在周月蘭手中活著長大。
她隱隱記得自己看過一本書,裡面提到了一種特殊的植物,這種植物提取出來的汁液可以用作染料,這種染料很特殊,除非特定的藥水,否則無論如何都洗不掉。
她在和婆婆來平城的路上,偶然救了一個又聾又啞的婦女,尤氏心善,知道她死了丈夫和孩子,無處可去,便讓她跟著自己。
這婦女表示自己不要工錢,只要能給她一口飯吃就行,溫老太太合計了一下還挺划算,反正到了平城也需要買人伺候,倒不如撿個便宜,反正是伺候尤氏,不是伺候自己,笨手笨腳也礙不著自己,便高傲的答應下來。
就是因為這次心善,讓尤氏在偌大的溫府里,有了唯一可以信任的人。
她拜託這位婦人幫她去買那種特殊的染料,她們找了很久,終於在尤氏快要臨盆之前找到了。
而尤氏生產的時候,溫老太太和溫世侖夫妻二人都去參加宴席了,好在這位婦人自己有過生產的經驗,好險幫助尤氏順利生下了孩子。
也就是這時候,聽見婦人恭喜自己生了小爺,尤氏才知道婦人雖然聾,但是並不啞,她是被上一任主人家折磨聾的,那時候她剛失去丈夫,又接連失去孩子,整日鬱鬱寡歡,也不開口說話,久而久之旁人便以為她又聾又啞,婦人正好也不想和別人交流,越久順勢裝作聾啞人。
尤氏得知自己生的是個小爺,差點沒暈過去,她趕緊讓婦人給孩子的眉心點上一顆紅痣,裝作自己生的是個哥兒。
「最關鍵的就是找到這位婦人,就是不知道她還在不在世上。」溫琅沉吟道。
「我讓人去找了。」游景殊握了握他的手讓他放輕鬆,「溫家和周氏都會遭到報應。」
「他們當然會遭到報應。」溫琅的眼睛黑沉,他完全能夠想像得到他的生母是怎然溫柔嫻靜的女子。
可惜嫁給了一個人渣。
若是他外公沒有患上急症,無所託付,怎麼也不會把女兒嫁給溫世侖。
他們這邊正在想方設法找人,丁橋那邊就給他們帶來了好消息,他們要找的那位婦人,竟然被丁橋給遇上了。
因為南疆戰火紛飛,丁橋只得關了鋪子,準備回泉溪縣,然而就在他回程的途中,一路遇上了不少逃難的百姓。
丁橋心善,將自己的食物拿出來分給這些顛沛流離的百姓,他身旁是鎮南王府的人,那些窮凶極惡想要上前來搶食的流民,也只敢想想,不敢付諸行動。
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那些人終究還是按捺不住,趁著夜色想要殺人越貨。
多虧了一個年輕的姑娘悄悄和丁橋一行人報了信兒,才沒讓人得逞。
巧的是這位報信兒的姑娘,她的婆婆就是溫琅和游景殊正在找的那位婦人,這姑娘家中原本富貴,婦人被人牙子幾經轉手送到了南疆,被她家裡買了下來,後來姑娘家中出事,婦人便和她相依為命,她是個知恩的,不再把婦人當做下人,而是開口叫了她婆婆。
「大少爺!」已經五十來歲的婦人一見到溫琅便熱淚盈眶的抓住他的手,給他跪了下去。
溫琅趕緊將人扶起來,讓人倒了一杯水遞到婦人手中,婦人淚眼婆娑的溫琅看,「大少爺和夫人的眼睛長得可真像,耳朵也像。」
這種感覺很奇怪,溫琅明明沒有見過尤氏,但是婦人這麼說,他心裡卻生出一種奇妙的暖意,好像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讓他勾勒出尤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