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剎那,江昔清晰聽見屋子裡所有人的抽氣聲,隱約還有母親的叫聲,語氣像是她每次闖禍時候喊著她,「團團!」

  她做錯什麼了嗎?

  江昔有些不大明白。

  她還有些沒反應過來,就在這時,畫面一轉,只見抱著她的小少年忽然變成了荀祺的臉,江昔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就抱著她,將她摁在馬車裡親。

  江昔最後都不知道是怎麼醒過來的。

  回想起她做的這個夢,尤其是結尾的最後一幕,江昔只覺得嚇人,夢到誰不好,偏偏夢到荀祺,還是和他…….

  太羞趾了。

  一定是婢女昨晚在她睡覺之前,跟她說太多關於荀祺的事情了。

  不然她好端端的怎麼夢到荀祺!

  荀祺才走了一天不到,暫時還輪不到想他的地步,再說,她又不喜歡他,她是不可能會想荀祺的。

  至於荀祺給她的那塊玉佩…….

  她要拿它墊桌腳去!

  叫他欺負她。

  當然,江昔沒有真的拿玉佩去墊桌腳,萬一玉佩要是裂了,誰知道荀祺那個瘋子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眼不見為淨。

  那塊玉佩直接被她塞梳妝檯角落裡吃灰去了。

  但是,偶爾,江昔發誓真的只是偶爾會拿出來看一看。

  這塊玉佩成色極好,雕刻一頭栩栩如生的龍,很是威風,一看知道不是凡物,在這頭龍首的下面,一個 」祺」字赫然雕刻在下面,宣告著它主人的名字。

  江昔拿著這塊玉佩,有時候真不知道該拿它怎麼辦,藏也不是,丟也不是,收著也不是。

  明明她已經向荀祺退婚了,從此兩人就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但是在他離開前的最後關頭,卻迷迷糊糊的任由他抱,任由他親,還讓他拿走了她的貼身香囊,就丟給她這麼一塊玉佩。

  如果當事人不是她自己,江昔都要覺得這是情緣未斷。

  她和荀祺才沒有這樣!

  她不喜歡荀祺的。

  但是荀祺卻喜歡她喜歡的不得了。

  母親說,爹爹已經在回京的路上了。

  在荀祺帶兵抵達邊關後,荀祺就讓爹爹回京。

  江昔爹爹雖然是大將軍,是權勢滔天的異姓王,但是手中握著的權力再多,也架不住她爹爹年紀逐漸增長,身體不如從前,邊關那邊又寒冷,常年駐守邊關身體不會太好,如果上了戰場,爹爹其實是有風險的。

  荀祺這是在規避風險,專門讓爹爹回京養身。

  母親還說,如果這次皇朝大獲全勝,成功逼退匈奴,爹爹再也不用返回邊關了。

  江昔再怎麼遲鈍,也不至於看不出來,荀祺這是專門為了她才這麼做的,

  他是真的喜歡她。

  那她喜歡荀祺嗎?

  明明從前是無比清晰的答案,這次卻答不上來。

  她喜歡荀祺的。

  金黃的落葉漸漸枯姜,秋天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尾巴,京都的冬天也來的悄無聲息,距離荀祺離開已經有一個多月左右了。

  要命的是,荀祺明明已經走了那麼久,但是留在她身邊的痕跡卻無處不在。

  東宮那邊每天依舊變著花樣送禮物過來,有時候是宮裡御廚親手做的小零食甜點,有時候是琳琅滿目的華貴首飾,有時候是價值連城的典藏級別古玩。

  想想都知道這些肯定都是苟祺的意思。

  她每次都試著拒絕,但是東宮的人極其固執,如果她不收,他們就會一直拿著禮物站在門口,那種架勢大有準備一直站到她肯收下為止。

  江昔只能無奈先收下,準備等荀祺回來,將那些東西退還回去。

  但是意外的是,荀祺還沒有回來,東宮送來的禮物都堆滿了一間屋子,同時東宮那邊依舊每天雷打不動送禮物,她都不知道該拿這些價值連城的東西怎麼辦了。

  邊關那邊不時會傳來消息,京都所有人都在緊盯這場戰事,以至於邊關有什麼動靜,京都這邊全都瞭若指掌。

  比如說,匈奴來勢洶洶,聽聞荀祺從京都帶了三十萬大兵,他們帶了四十萬大兵殺去邊關,然後被荀祺硬生生折了十萬大兵。

  第—場戰役,匈奴敗。

  被逼回了城池的匈奴依舊不死心,想要深夜偷襲,燒掉皇朝軍營的糧草,然後趁亂開戰,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匈奴死都沒想到,荀祺早就把最重要的糧草轉移位置了。

  等匈奴逼來時候,等待他們的是皇朝士兵無比精神的狀態。

  與此同時,荀祺帶人侵入匈奴的軍營,把他們的糧草給燒個—干二淨,走的時候還順手擄走了匈奴的大王子回營,匈奴為此大亂陣腳,大王子可是匈奴的下一代單于,被敵人抓了可算怎麼回事!

  即使匈奴再怎麼不想承認,他們基本已經沒有了翻盤的可能,折損的兵將不計其數,再打下去,只會輸得更厲害,匈奴投降了,願意和皇朝簽訂和平條約。

  這場戰役,皇朝大獲全勝。

  等這個消息傳到京都時候,邊關那邊早就已經結束了戰役,開始了善後工作,荀祺身為太子,是肯定要坐鎮邊關,代表朝廷和皇家處理好一切善後工作。

  具體有多繁忙,江昔是不太清楚,但是有一點能確定的是,那點工作量對荀祺來說不算什麼,因為他都還有精力給她寫信。

  青年的信如他本人一樣惜字如金,信紙上的字龍飛鳳舞,口吻仿佛不過是出趟遠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