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頁
鰩兒向他討要皮鼓時,犬兒注意九公子說過一句,這是娘娘賞他的。
肯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岔子。
犬兒誰也沒找,私下直接問了羅啟。
這件事情,其實東宮那邊已查清楚了,是一個寥姓側妃的娘家侄子,借鰩兒和九公子給太子妃挖的坑,當天就處置了,這寥側妃被禁足,至於寥家兩個小兄弟年紀小,就讓寥家自行懲戒。
羅啟很快打聽清楚了,告訴了大公子。
犬兒大名韓瑜,他當下沒做什麼,等這件事情過去了二月之後,鰩兒的大字早就罰完了,連新禍都闖了兩回了,這才帶著妹妹悄悄命人安排,把寥家兄弟坑掉進茅坑。
當時是在京郊遊獵,茅坑也算難得一見了,寥家小兄弟被撈起來的時候,小夥伴們笑瘋了。
寥家小兄弟直到現在都沒敢出門,羞憤的。
韓菀聽完都不知說什麼才好。
這安排簡單但還挺妙的,沒露馬腳,誰也不知道,還是羅啟事後悄悄告訴她的。
誒。
本來以為兒子是個斯文乖巧的,但其實是個小腹黑。
韓菀很心累,揮揮手,不管了,不想管,她這兩孩子太能了。
鬱悶之下,她索性撒手,那這兩個小傢伙扔家裡,和穆寒郊遊去了。
……
藍天白雲,秋高氣爽。
背靠穆寒寬闊結實的胸膛,縱馬在金黃色的原野而過。
韓菀不是個光守著孩子過日子的人。
孩子很重要,自己也重要,不能因為孩子就沒了自己的生活。
韓菀事業家庭兩不誤,待孩子們過了周歲後,她時不時就會和穆寒兩人短游獨處,這信京近郊,留遍了兩人的足跡和笑聲。
馬蹄沓沓,天清氣朗,兩人屏退了近衛親兵,穆寒給她捕了魚,烤得兩面金黃焦香撲鼻。
野餐過後,兩人牽著馬,手拉手沿著大河緩行。
夕陽無限,河面粼粼金色。
身邊的穆寒正找機會給閨女說情,她踮腳重重親了他唇一下,笑著跑開了,「今兒不許說那兩個小傢伙!」
穆寒也不禁笑了,放開韁繩,追了上去。
……
生活美好而安寧。
在兩個小傢伙四歲那年,韓菀帶著孩子一家人回了一趟東陽。
東陽侯府已徹底修築完工了。
因著韓菀想復建東陽君府,故而速度慢了些,足足花了五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
道路,山嶺,君府,祖陵,族人聚居地,一切的一切,都和從前一模一樣。
輜車漸行漸近時,仿佛交錯了時光。
孫氏撩起車簾,漸漸直起了身。
她下了車,愣愣看著記憶中宏偉低奢的府邸,忍了又忍,終還是淌下了兩行淚。
犬兒和鰩兒小跑上前,一邊一個抱著外祖母的腿,「外祖母!」
「外祖母不哭!」
孫氏忍住眼淚,伸手摸了摸兩個孩子的發頂,「嗯,外祖母沒哭,是風沙迷了眼睛呢。」
重新踏入這座府邸,孫氏情緒複雜洶湧。
她在這裡嫁人,生子,和夫婿舉案齊眉,相愛相許。
這座府邸,實在留下太多太多的美好記憶。
孫氏也下定了決心。
韓家人在侯府住了一個月,才啟程準備回京,臨行前,孫氏把兒女女婿和孫子孫女都叫到屋中來。
她說她不走了,她想留下來。
韓菀大驚失色,和穆寒韓琮三人立即跪了下來,孫氏卻笑道:「你們回罷,阿娘留在此處陪你們阿爹。」
他一個人孤零零了許久,她想留下來陪他。
她兒子這幾年無病無災,女兒女婿夫妻和睦,孫子孫女漸漸長成,已算立住了。
孫氏沒有了掛心的事,往後的日子,她希望能陪伴夫君。
韓菀失語。
她明白了母親的心意。
雖心裡不肯,但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韓琮跪地:「阿娘,我也留下來陪你!」
孫氏撫摸著他的臉,「你個傻孩子,留下作甚。」
侯府冷冷清清,頤養天年可以,年輕人不適合,還是往信京去好,「你那善堂的病患,可是不管了?」
孫氏拍拍他的手,「又不是不能回去,我住幾年,膩了就過去,你們也常常回來看我。」
韓琮這才沒再吭聲。
孫氏又看韓菀和穆寒,目光落在穆寒身上,這個一開始她最厭憎不喜的人,最後用事實證明了他足可以託付終身。
午後的陽光從窗紗中濾進來,半室明亮。
孫氏執起韓菀的手,將它交到穆寒的手中,「你要好好照顧她。」
穆寒有些激動,他重重磕了一個頭,「是!」
……
最後,孩子們還是沒能拗過孫氏,只好讓她留下來了。
為此,韓菀他們延後了十天才回京。
本來是有些悶悶不樂,但見孫氏每日精神奕奕,沿著院牆園子滿目眷戀,她也漸漸釋懷了。
既是母親的選擇,那他們應當尊重,反正孫氏年紀還不算大,等以後慢慢勸就是了。
心事一去,心情便輕快起來了。
這幾日,韓菀和穆寒也帶著孩子們轉遍了整個府邸。
臨行前一夜,韓菀忽想起她和穆寒少時再見的武坊,於是就踏著月色過了去。
肯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岔子。
犬兒誰也沒找,私下直接問了羅啟。
這件事情,其實東宮那邊已查清楚了,是一個寥姓側妃的娘家侄子,借鰩兒和九公子給太子妃挖的坑,當天就處置了,這寥側妃被禁足,至於寥家兩個小兄弟年紀小,就讓寥家自行懲戒。
羅啟很快打聽清楚了,告訴了大公子。
犬兒大名韓瑜,他當下沒做什麼,等這件事情過去了二月之後,鰩兒的大字早就罰完了,連新禍都闖了兩回了,這才帶著妹妹悄悄命人安排,把寥家兄弟坑掉進茅坑。
當時是在京郊遊獵,茅坑也算難得一見了,寥家小兄弟被撈起來的時候,小夥伴們笑瘋了。
寥家小兄弟直到現在都沒敢出門,羞憤的。
韓菀聽完都不知說什麼才好。
這安排簡單但還挺妙的,沒露馬腳,誰也不知道,還是羅啟事後悄悄告訴她的。
誒。
本來以為兒子是個斯文乖巧的,但其實是個小腹黑。
韓菀很心累,揮揮手,不管了,不想管,她這兩孩子太能了。
鬱悶之下,她索性撒手,那這兩個小傢伙扔家裡,和穆寒郊遊去了。
……
藍天白雲,秋高氣爽。
背靠穆寒寬闊結實的胸膛,縱馬在金黃色的原野而過。
韓菀不是個光守著孩子過日子的人。
孩子很重要,自己也重要,不能因為孩子就沒了自己的生活。
韓菀事業家庭兩不誤,待孩子們過了周歲後,她時不時就會和穆寒兩人短游獨處,這信京近郊,留遍了兩人的足跡和笑聲。
馬蹄沓沓,天清氣朗,兩人屏退了近衛親兵,穆寒給她捕了魚,烤得兩面金黃焦香撲鼻。
野餐過後,兩人牽著馬,手拉手沿著大河緩行。
夕陽無限,河面粼粼金色。
身邊的穆寒正找機會給閨女說情,她踮腳重重親了他唇一下,笑著跑開了,「今兒不許說那兩個小傢伙!」
穆寒也不禁笑了,放開韁繩,追了上去。
……
生活美好而安寧。
在兩個小傢伙四歲那年,韓菀帶著孩子一家人回了一趟東陽。
東陽侯府已徹底修築完工了。
因著韓菀想復建東陽君府,故而速度慢了些,足足花了五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
道路,山嶺,君府,祖陵,族人聚居地,一切的一切,都和從前一模一樣。
輜車漸行漸近時,仿佛交錯了時光。
孫氏撩起車簾,漸漸直起了身。
她下了車,愣愣看著記憶中宏偉低奢的府邸,忍了又忍,終還是淌下了兩行淚。
犬兒和鰩兒小跑上前,一邊一個抱著外祖母的腿,「外祖母!」
「外祖母不哭!」
孫氏忍住眼淚,伸手摸了摸兩個孩子的發頂,「嗯,外祖母沒哭,是風沙迷了眼睛呢。」
重新踏入這座府邸,孫氏情緒複雜洶湧。
她在這裡嫁人,生子,和夫婿舉案齊眉,相愛相許。
這座府邸,實在留下太多太多的美好記憶。
孫氏也下定了決心。
韓家人在侯府住了一個月,才啟程準備回京,臨行前,孫氏把兒女女婿和孫子孫女都叫到屋中來。
她說她不走了,她想留下來。
韓菀大驚失色,和穆寒韓琮三人立即跪了下來,孫氏卻笑道:「你們回罷,阿娘留在此處陪你們阿爹。」
他一個人孤零零了許久,她想留下來陪他。
她兒子這幾年無病無災,女兒女婿夫妻和睦,孫子孫女漸漸長成,已算立住了。
孫氏沒有了掛心的事,往後的日子,她希望能陪伴夫君。
韓菀失語。
她明白了母親的心意。
雖心裡不肯,但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韓琮跪地:「阿娘,我也留下來陪你!」
孫氏撫摸著他的臉,「你個傻孩子,留下作甚。」
侯府冷冷清清,頤養天年可以,年輕人不適合,還是往信京去好,「你那善堂的病患,可是不管了?」
孫氏拍拍他的手,「又不是不能回去,我住幾年,膩了就過去,你們也常常回來看我。」
韓琮這才沒再吭聲。
孫氏又看韓菀和穆寒,目光落在穆寒身上,這個一開始她最厭憎不喜的人,最後用事實證明了他足可以託付終身。
午後的陽光從窗紗中濾進來,半室明亮。
孫氏執起韓菀的手,將它交到穆寒的手中,「你要好好照顧她。」
穆寒有些激動,他重重磕了一個頭,「是!」
……
最後,孩子們還是沒能拗過孫氏,只好讓她留下來了。
為此,韓菀他們延後了十天才回京。
本來是有些悶悶不樂,但見孫氏每日精神奕奕,沿著院牆園子滿目眷戀,她也漸漸釋懷了。
既是母親的選擇,那他們應當尊重,反正孫氏年紀還不算大,等以後慢慢勸就是了。
心事一去,心情便輕快起來了。
這幾日,韓菀和穆寒也帶著孩子們轉遍了整個府邸。
臨行前一夜,韓菀忽想起她和穆寒少時再見的武坊,於是就踏著月色過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