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妙的是,這個官制改革,對各大世家有利!各大世家可以輪流掌權!對於士族而言,權力平衡,有利無害!

  其他人紛紛表態,要支持武陵王的提出的政策。

  王獻之蹙著眉頭開口言道:「吾反對!」

  王彪之一看王獻之出聲反對,他也跟著出聲反對。

  琅琊王氏的官員立馬跟著出聲反對。

  這下子,諸位公卿撕逼起來。

  褚太后一看王獻之與琅琊王氏反對這個政策,她緩緩開口言道:「朕以為,武陵王提議,值得考慮。」

  眾人一聽,太后是支持武陵王的提議的。更是覺得微妙,諸位公卿覺得改革官制就是為了壓制琅琊王氏與王獻之!

  更多的人支持武陵王。

  今日的早朝,吵到了天黑,眾人才離開皇宮。

  回到王家,王彪之帶著王獻之進了宗祠,他直接問道:「是你的意思?」

  王獻之頷首,直接言道:「是獻之的意思,亦是陛下的意思。」

  聞言,王彪之微蹙眉頭,他問道:「何意?」

  王獻之坐下來,告訴王彪之:「這是陛下提出來的。獻之贊同陛下改革官制,故而建議陛下,拿獻之為例,先動獻之。」

  王彪之:……

  王彪之沉著臉盯著王獻之。

  深吸一口氣,王彪之對王獻之說道:「你就非要從自己身上下手?」

  王獻之不以為然,笑著言道:「獻之去歲當著諸位公卿的面坦白心事。如今晉國大勝,天下統一。獻之若是不主動離開廟堂,其他士族也會聯手逼獻之離開廟堂。既然陛下想出了這個辦法,用於制衡各大士族。此官制改革利於朝堂穩定。朝堂穩定,則江山穩定。獻之理應支持。」

  頓了頓,王獻之又說道:「再而言之。獻之本打算今歲離開廟堂。如今陛下提出改革官制,改為任期制。對於獻之而言,這是在挽留獻之。獻之可以繼續留在廟堂上,三載之後,才能離開廟堂。」

  王彪之沉默。他的手,摩挲著下裳的衣料。

  王獻之要離開廟堂,決心已定。這件事王彪之與琅琊王氏的族人都阻止不了他,拿王獻之無奈。

  現在,小皇帝要改革官制,該為任期制。如此一來,王獻之會在朝堂上多留幾年!

  三年的時間,也足夠琅琊王氏往更高處發展了!

  思及此,王彪之緩緩言道:「所以,今日你是故意與武陵王在朝堂上鬧起來?」

  王獻之頷首:「今後在朝堂上,獻之與武陵王、會稽王世子、桓大將軍都是政敵。」

  王彪之眯著眼睛,審視王獻之:「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王獻之是打算故意在朝堂上與武陵王等人為敵,讓武陵王等人提出有用的政策,他故意反對,由此來激起其他世家支持武陵王等人,達成自己的目的。

  王彪之感慨道:「天下怎會有如此之人?」

  這樣聰慧的郎君,還是他們王家的!

  王彪之覺得,上天真是眷顧琅琊王氏!

  王導走了,來了一個王獻之!

  王導扶持元帝建立新朝。王獻之扶持穆帝收復山河,統一天下!

  這兩人,都是琅琊王氏的珍寶!

  王彪之忽然說道:「上回送你的那些美人,都安排在你院子裡了,為何要將那些美姬趕走?」

  王彪之覺得,王獻之該學點東西了。再過兩年,可以生孩子了!

  王彪之對於王獻之的子嗣,甚是期待!

  提起這件事,王獻之面色無奈地言道:「叔父,獻之尚小。不宜如此。」

  王彪之皺著眉頭言道:「我像你這般年紀,已經可以了。難道你……」

  說著,王彪之用懷疑的目光打量著王獻之。

  王獻之面色微頓,他低聲言道:「叔父,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清楚。多謝叔父好意……」

  王獻之這話,是承認了某方面的問題。

  王彪之咳了咳,面色有些不自然,他說道:「既然如此,那隨你吧!人給你留著,過兩年你可以了,就……」

  王彪之朝王獻之點頭。

  王獻之告訴王彪之:「叔父可知為何我師父如此長壽?」

  王彪之搖頭,不知道王獻之為什麼突然提起葛洪。

  王獻之低聲言道:「因為我師父說過,兒郎成長時期,最為重要。若是還沒長大,便嘗試,這有礙長壽。」

  王彪之沉默,神色複雜。

  不知道該不該相信王獻之說的話。

  王彪之問道:「你師父何時出來見人?」

  葛洪銷聲匿跡了好幾年,別人不知道,王彪之可猜到了。葛洪一定是躲起來幫著王獻之製作火|藥了!

  王獻之笑著說道:「師父一直在交趾那邊學習。」

  王彪之不相信,他輕哼道:「莫要欺我。」

  王獻之面色認真地說道:「獻之不敢欺騙叔父。」

  王彪之將信將疑:「當真?」

  王獻之頷首。

  王彪之擺手說道:「罷了,隨你吧!那些人,既然你不想要,可以贈給其他人。分給你那幾個兄長亦可。」

  王獻之點頭:「多謝叔父!」

  離開宗祠,王獻之回到院裡。

  阿陌拿出一封信,遞給王獻之:「七郎,剛送來的家書!」

  王獻之接過來,一邊往屋裡走,一邊拆開信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