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姝學著兄長, 向王玄之叫道:「大伯父。」

  王玄之:……

  人家孩子都叫了, 王玄之也不好再說什麼,他從身上掏了掏, 拿出兩瓶護膚膏,遞給陶潛跟陶姝:「嗯。甚是有禮。」

  陶潛與陶姝接過東西, 出聲謝道:「謝謝大伯父。」

  王玄之點頭,見陶潛這麼有禮,他問王獻之:「這二人與鄱陽陶氏有何關係?」

  王獻之告訴王玄之:「阿潛兄妹出身鄱陽陶氏。」

  王玄之若有所思, 鄱陽陶氏自從陶侃去世之後,門第日漸衰落。王獻之既然收養這兩個孩子,說明這兩個孩子的父母應該不在人世了。

  王玄之點頭,想起正事, 他說道:「我要出門演講。」

  王獻之頷首,笑著說道:「大郎慢走。」

  聽說王獻之帶著兩個孩子回來,正在專注畫畫的顧愷之立馬放下筆,起身跑出去。

  此時,王獻之正在後院。郗璇與王羲之得知王獻之要收養兩個孩子,兩人倒是沒說什麼。

  不過王徽之卻說了一句話:「官奴,你可問過阿凰?」

  王獻之回應王徽之:「我與阿凰說過。」

  前兩年,王獻之就跟郗道茂深入談過孩子的話題。他跟郗道茂科普了很多近親繁衍帶來的不良後果。郗道茂很聽王獻之的話,對王獻之說的話,深信不疑。

  王玄之與何氏成親多年,何氏一直沒有為王家生下孩子。郗璇與王羲之都沒有責怪過何氏。何氏與王玄之的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沒有因為孩子的事情,發生過矛盾。有王玄之與何氏為例子,所以郗道茂覺得,哪怕她與王獻之將來不生孩子,也不會有人責怪她。並且,王獻之曾答應她,無論如何,他都會護著她。郗道茂對王獻之甚是信賴。

  王徽之挑了挑眉,轉而言道:「若是玥兒將來再生,我分你一個兒子。」

  王獻之笑著搖頭:「多謝五郎好意。此事,五郎還是與五嫂商量清楚為好。」

  王獻之並非長子,不用繼承家業,所以他的壓力並不大。至於族裡,王獻之已經選好了一個人,打算栽培王珣為下一任族長。

  顧愷之走進屋裡,打量著那兩個陌生的孩子。

  看到顧愷之來了,王徽之沖王獻之抬了抬下巴。

  王獻之轉身看向屋門。看到顧愷之來了,他朝顧愷之笑道:「虎頭,這是阿潛、阿姝。」

  顧愷之點頭,他收回目光。

  回會稽的路上,陶潛聽阿陌講了很多王家人的事情。包括顧愷之的事情,阿陌也講了不少。

  陶潛向顧愷之行禮:「兄長。」

  陶姝小聲地叫道:「兄長。」

  顧愷之往身上摸了摸,摸出兩個色號的顏料,他分別遞給陶潛與陶姝。

  陶潛與陶姝收下東西:「謝謝兄長。」

  幾日後,王獻之帶著陶潛與陶姝去見郗道茂。

  郗道茂得知王獻之又收養了兩個孩子,沒有反對。她送了兩個水力機械模型給陶潛與陶姝。

  回來之後,陶潛寫了一首詩,誇讚王獻之與郗道茂男才女貌,天生一對。

  王獻之看了那首詩,笑了許久,誇讚道:「不錯。」

  得到王獻之的認可,陶潛甚是喜悅。

  陶潛甚愛讀書,而且很聰慧,能言善語,王羲之挺喜歡陶潛的。甚至親自教陶潛書法。

  來到王家後,陶潛特別認真地學習書法,努力更多的書。除此之外,平日裡陶潛還向王玄之請教護膚的問題,學習美容。陶潛還主動學習王凝之與王渙之寫的旅遊指南一系列的書冊,遇到問題,陶潛會主動開口請教。閒暇的時候,陶潛會跑去王徽之那裡,學洗頭,看王徽之燙髮。

  陶潛覺得王家的每個人都很有趣,每個人都有值得他學習的地方。包括顧愷之,陶潛佩服顧愷之的畫技,顧愷之繪畫的時候,陶潛會靜靜欣賞。偶爾,陶潛會給他喜歡的畫作作詩。

  顧愷之作畫,陶潛作詩,王獻之寫詩。

  王獻之甚是滿意。他將這些作品全都收藏起來。

  千年之後,這些可都是珍寶。

  離開廟堂後,王獻之整個人輕鬆極了。每日除了負責學堂的教學工作之外,其餘時間便是搞機械研究。偶爾會陪幾個孩子畫畫作詩。

  臨近歲暮,天寒地凍,王獻之正在屋裡寫工作計劃。阿三忽然出現。

  「七郎,急書。」

  阿三將信遞給王獻之。

  王獻之接過信箋,拆開瀏覽內容。

  看完信上的內容,王獻之微蹙眉頭。

  一看王獻之皺眉,阿陌就知道事情不簡單。

  阿陌出聲問道:「七郎,發生何事?」

  王獻之低聲言道:「新燕王世子被殺了。是燕王下的手。」

  除了新封的燕王世子,其餘兒子女兒,燕王都痛下狠手,殺了好多慕容氏。

  「燕王殺子?」阿陌吃驚。

  燕王被囚禁這麼多年,前任燕王世子去世之後,朝廷新封的燕王世子在王獻之離開燕地後,便將燕王放了出來。放了燕王,而新封的燕王世子又沒能力震懾燕王,反被燕王殺了。燕王被放出來當晚,殺了很多子女。

  「我要再去一趟燕地。」王獻之出聲言道。

  阿陌面色糾結:「可七郎開春後便要與郗女郎成親……」

  王獻之告訴阿陌:「時間足夠,即刻出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