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司馬郁搖頭,沒說話,繼續看書。

  這幾年,有許多世家紛紛遷回故鄉。

  當朝廷的大部隊乘船到達洛陽碼頭時,中原各大世家紛紛前來迎接。

  司馬聃被人攙扶著,從船上下來。

  眾人向司馬聃行禮。

  司馬道生陪在司馬聃的身後。

  王獻之沒有出現在眾人面前。

  乘車來到洛陽皇宮,司馬聃望著這座陌生的宮殿,看了許久。

  這裡,就是他即將生活的地方。

  到了夜裡,宴會過後,洛陽皇宮燃放煙花,慶祝政權遷回洛陽。

  洛陽當地的百姓,第一次看到煙花,驚喜極了。

  司馬聃喝了上千杯酒,有些難受,被人攙扶著離開大殿。

  他叫道:「王卿!讓王卿過來!」

  官宦無奈,只能跑去請王獻之。

  王獻之正在與桓溫等人閒談,聽說皇帝召見他,他只好過去看看。

  「王卿!王卿!」

  司馬聃吐了幾回,清醒了一些。

  看到王獻之的身影出現,司馬聃朝王獻之伸出手:「王卿!」

  王獻之來到司馬聃身邊,彎下身子。

  「陛下醉了。」

  司馬聃抓住王獻之的手,一瞬間哭了出來:「王卿,朕今後,便要在此生活了。」

  王獻之一怔,沒想到司馬聃會突然流淚,他拿出手巾,幫司馬聃試淚。

  司馬聃哭著說道:「王卿!朕若是治理不好國家,豈不是對不起卿!」

  王獻之輕聲言道:「陛下要相信自己。陛下努力多年,陛下之能力,不輸於獻之。陛下有能力,能治理好天下,讓百姓過好日子。」

  司馬聃搖頭:「朕比不上卿。若是能禪位,該有多好?」

  王獻之微蹙眉頭,看到四周。

  殿內還有兩個宦官,那兩個宦官頭埋得低低的。

  王獻之嘆了口氣,對司馬聃言道:「陛下請試試。哪怕沒有獻之在身旁,其實陛下也能處理朝政,治理好天下。」

  司馬聃哭著說道:「朕害怕!」

  司馬聃害怕自己做不好。他害怕,萬一有一天,天下再分裂怎麼辦?

  這個天下,是王獻之替他平定的。司馬聃太依賴王獻之了。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陛下莫怕。獻之始終效忠晉國。若陛下當真不行,需要獻之,獻之一定會回來幫陛下。在此之前,請陛下一定要認真對待政務。陛下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天下百姓的生活。」

  司馬聃抱著王獻之,大聲痛哭起來。

  王獻之無奈,勸不了他,只能任由司馬聃哭。

  直到司馬聃哭累了,睡著了,王獻之才讓宦官將司馬聃移到榻上休息。

  走出寢殿,王獻之見到了一人。

  撩起冪籬,王獻之笑著言道:「褚公。」

  褚裒面色冷淡地看著王獻之,出聲言道:「你該離開了。」

  王獻之頷首:「是也。獻之該離開了。」

  這幾年,王獻之鼓勵各大世家,興修水利,造福百姓。維持各大世家在朝堂上的勢力。該做的,想做的,王獻之都做了。現在,是時候離開廟堂了。

  褚裒拿出了一塊兵符,遞給王獻之。

  王獻之詫異,他打量著褚裒。

  褚裒冷著臉,聲音低沉的言道:「拿著。」

  王獻之輕聲問道:「褚公這是何意?」

  褚裒直接走近兩步,將兵符塞給王獻之,他轉身離開。

  王獻之低頭看了眼手裡的兵符,又望向褚裒的背影。他搖了搖頭,輕笑一聲,將冪籬放下,離開皇宮。

  褚裒身為外戚,手握兵權。卻將手裡的兵權交給了王獻之,這是希望將有朝一日,若是朝廷發生變故,王獻之能重新出山,拯救朝廷。

  「真是傲嬌。」王獻之低笑一聲。

  都說褚裒是皮裡春秋,在王獻之看來,褚裒就是一位傲嬌的老頭。

  平日裡褚裒雖然對王獻之冷臉相待,經常在朝堂上針對王獻之。但是,褚裒卻是相信王獻之的。他相信王獻之對晉國的忠心。也相信王獻之有能力穩定大局。所以,王獻之要離開廟堂,褚裒將兵符交給了王獻之。這是對王獻之的信賴。

  作者有話要說:  褚裒:雖然褚某將重任交給了王七,但是褚某還是不喜歡這小子,王七乃無恥小人!

  阿三:你說誰是無恥小人?

  褚裒:……王五

  王徽之:???你我認識嗎?

  第252章 你要贈我?

  在洛陽皇宮裡第一次上朝,王獻之提出了辭官。

  司馬聃出聲挽留王獻之, 王獻之去意已定, 再三拒絕。司馬聃無奈,只能同意王獻之辭官。並且要封王獻之為琅琊郡公。

  其他世家一看陛下對王獻之這麼好, 有些人不滿,提出反對。

  然而, 朝廷一半的公卿都支持司馬聃封王獻之為琅琊郡公。

  司馬聃不想讓眾人爭吵這件事,他開口宣布要封司馬道生為太保。由司馬道生接替王獻之的太保之位。

  司馬道生立過許多功, 在民間一直深受百姓尊敬。又是宗室出身, 是會稽王府的世子。其他世家倒是想爭這個三公之位, 卻爭不過司馬道生。

  司馬道生這一升官, 車騎將軍的位置就空出來了。

  其他世家正打算爭取一下。誰知道司馬道生提議讓荀羨來當車騎將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