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男人們在空間裡揮汗如雨的忙碌了一整天,總算是把所有的糧食都給成功收繳了起來,堆在了空地上, 第二天直接從空間裡把這些糧食倒騰到張連長指定的糧倉里。
張連長親眼看著空蕩蕩的糧倉在瞬間變得滿滿當當, 頓時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拉著蘇睿哲的手,一個勁的道謝。
蘇睿哲的空間裡的作物生長快, 產量大, 而且不受外面氣候的影響, 半個月之後就能再收穫一批新的糧食來,可以說是極大的緩解了基地的壓力。
如今蘇睿哲在蔣旭洲和張連長的眼中幾乎就是一個會行走的寶庫, 蔣旭洲提出想要給他們調換一個更安全的住處, 最好是乾脆住到基地總部裡面來,但被展雲小隊的人給拒絕了。
蔣旭洲也沒有勉強,只是默默的加派了巡邏隊在他們住處附近巡邏,同時也增加了小高層對面執法大隊的人手,讓執法大隊的隊長徐思寒密切注意保護展雲他們的安全。
徐思寒和士兵們也沒有多想, 在他們看來,展雲小隊實力不凡,對於基地也多次作出了傑出貢獻,上級領導關心他們的安全,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解決了糧食問題,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寒冬的問題就被提上了日程。
氣溫還在持續下降,雪不停的下,每天早上起來,積雪都能堆積到連門都打不開的程度,清掃積雪任務需要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但天氣實在太冷了,普通的棉衣棉褲也受不住了,每天都有人在掃雪的時候被凍傷。
天氣已經這麼冷了,喪屍卻還是不消停,基地的城衛隊依然必須堅持巡邏,被凍傷的也大有人在。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不斷有普通人因為寒冷而暈倒送醫,要不是有林嘉這個秘密武器在,情況只怕會更嚴重。
冬天晝短夜長,雖然太陽能發電機只要有陽光就能夠正常運行,但是能源已經有些供應不足了,無法維持空調和取暖器的長時間運行,就連食堂那邊也沒有辦法從早到晚的供暖了,連食堂工作人員也凍的受不了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火盆取暖,但煤炭畢竟有限,兌換處那邊一直都在實行限購,價格也一再上漲,就這樣依然是供不應求。人們就開始到處找東西燒,燒廢紙燒破布,到了後面都開始打起了桌椅板凳的主意了。要不是這些東西都是基地的財產,說不定這會兒早就讓人都給劈了當柴火燒了。
幸而蘇睿哲空間裡也有不少棉花,加上讓木系異能者催生出來的那些,張連長讓基地後勤部門的女工們加班加點的幹活,儘可能多生產一些棉衣棉褲還有棉被出來分發給民眾。
同時張連長也讓火系異能者和水系異能們一起到處巡邏,見到有人冷的不行了,就放火煮一些熱水給他們暖和暖和,宋成書也自告奮勇的參加了巡邏隊,誰讓他一個人就能頂兩個異能者呢。
但這樣下去實在不是辦法,最後蔣旭洲決定採取地窖式取暖法。建了一批空房子,根據房間大小,在地底下建一個地窖,留有煙道和進氣孔,燃料就糧食脫粒後的秸稈和麥稈,填一次料,可以燒很久,室溫能夠有明顯的提高,讓人們可以在那些房子裡集中取暖。
同時基地在給所有房屋的牆體、屋頂、地面增加保溫層,基地的土系異能者幾乎全部都被調動了起來,包括張朔良,也每天都被張連長給借走了。
這麼冷的天氣,連條件最好的南方基地都是這般模樣,其他地區的基地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北方,末世前的時候,冬天的氣溫都經常低到零下三四十度,更不用說現在了,聽說是已經到了倒杯熱水都會在五分鐘之內凍成冰的地步。
末世前的北方地方通常都有統一的供暖,在末世到來之後,無論是通訊還是交通,甚至是水電煤都已經不通了,更不要說暖氣了,現在那些北方基地里被凍死餓死的人比比皆是。
差不多到了二月份的時候,南方基地陸續收到了好幾封各大基地發來的求援電報,其中甚至還包括了首都基地的緊急電報。
首都基地是國家的心臟,有著重兵把守,要技術有技術,要人才有人才,要資源有資源,要武力有武力,也是末世之初,無數有點能力的人的逃亡首選。因此在末世到來後,首都基地應該說是所有倖存者基地中最強大的基地,沒有之一。
第一時間想到用電報形式,與各地駐軍聯絡的,讓各區軍隊就近建立基地,救援倖存者的,自然也是首都那邊下達的命令。
像無土栽培這樣的技術,首都基地是早就有了的,因而皖城基地當初根本就沒有給首都基地發邀請。
但首都基地也屬於北方,氣溫突如其來的驟變讓首都基地措手不及,如今當地氣溫已經下降到零下五六十度,連車子都無法開動了。
雖然說基地的領導已經緊急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但收效甚微,沒有車子,運送物資也變得非常艱難,缺衣缺糧,什麼都缺,每天都有人在不知不覺中死去。
一般基地遭遇困難,都首先想到求援的對象都是首都,但首都基地如今自身難保,實在沒有辦法了,才向各大基地通報了首都基地這邊的情況。
蔣旭洲想到了嚴寒可能會對全國各地產生的影響,卻是沒想到已經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而皖城基地那邊的駐軍更是直接發來電報,請求加入南方基地,他們基地雖然有糧,但沒有防寒準備,基地現在情況很不樂觀,他們已經在準備南下了。
張連長親眼看著空蕩蕩的糧倉在瞬間變得滿滿當當, 頓時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拉著蘇睿哲的手,一個勁的道謝。
蘇睿哲的空間裡的作物生長快, 產量大, 而且不受外面氣候的影響, 半個月之後就能再收穫一批新的糧食來,可以說是極大的緩解了基地的壓力。
如今蘇睿哲在蔣旭洲和張連長的眼中幾乎就是一個會行走的寶庫, 蔣旭洲提出想要給他們調換一個更安全的住處, 最好是乾脆住到基地總部裡面來,但被展雲小隊的人給拒絕了。
蔣旭洲也沒有勉強,只是默默的加派了巡邏隊在他們住處附近巡邏,同時也增加了小高層對面執法大隊的人手,讓執法大隊的隊長徐思寒密切注意保護展雲他們的安全。
徐思寒和士兵們也沒有多想, 在他們看來,展雲小隊實力不凡,對於基地也多次作出了傑出貢獻,上級領導關心他們的安全,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解決了糧食問題,如何度過這漫長的寒冬的問題就被提上了日程。
氣溫還在持續下降,雪不停的下,每天早上起來,積雪都能堆積到連門都打不開的程度,清掃積雪任務需要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但天氣實在太冷了,普通的棉衣棉褲也受不住了,每天都有人在掃雪的時候被凍傷。
天氣已經這麼冷了,喪屍卻還是不消停,基地的城衛隊依然必須堅持巡邏,被凍傷的也大有人在。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不斷有普通人因為寒冷而暈倒送醫,要不是有林嘉這個秘密武器在,情況只怕會更嚴重。
冬天晝短夜長,雖然太陽能發電機只要有陽光就能夠正常運行,但是能源已經有些供應不足了,無法維持空調和取暖器的長時間運行,就連食堂那邊也沒有辦法從早到晚的供暖了,連食堂工作人員也凍的受不了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火盆取暖,但煤炭畢竟有限,兌換處那邊一直都在實行限購,價格也一再上漲,就這樣依然是供不應求。人們就開始到處找東西燒,燒廢紙燒破布,到了後面都開始打起了桌椅板凳的主意了。要不是這些東西都是基地的財產,說不定這會兒早就讓人都給劈了當柴火燒了。
幸而蘇睿哲空間裡也有不少棉花,加上讓木系異能者催生出來的那些,張連長讓基地後勤部門的女工們加班加點的幹活,儘可能多生產一些棉衣棉褲還有棉被出來分發給民眾。
同時張連長也讓火系異能者和水系異能們一起到處巡邏,見到有人冷的不行了,就放火煮一些熱水給他們暖和暖和,宋成書也自告奮勇的參加了巡邏隊,誰讓他一個人就能頂兩個異能者呢。
但這樣下去實在不是辦法,最後蔣旭洲決定採取地窖式取暖法。建了一批空房子,根據房間大小,在地底下建一個地窖,留有煙道和進氣孔,燃料就糧食脫粒後的秸稈和麥稈,填一次料,可以燒很久,室溫能夠有明顯的提高,讓人們可以在那些房子裡集中取暖。
同時基地在給所有房屋的牆體、屋頂、地面增加保溫層,基地的土系異能者幾乎全部都被調動了起來,包括張朔良,也每天都被張連長給借走了。
這麼冷的天氣,連條件最好的南方基地都是這般模樣,其他地區的基地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北方,末世前的時候,冬天的氣溫都經常低到零下三四十度,更不用說現在了,聽說是已經到了倒杯熱水都會在五分鐘之內凍成冰的地步。
末世前的北方地方通常都有統一的供暖,在末世到來之後,無論是通訊還是交通,甚至是水電煤都已經不通了,更不要說暖氣了,現在那些北方基地里被凍死餓死的人比比皆是。
差不多到了二月份的時候,南方基地陸續收到了好幾封各大基地發來的求援電報,其中甚至還包括了首都基地的緊急電報。
首都基地是國家的心臟,有著重兵把守,要技術有技術,要人才有人才,要資源有資源,要武力有武力,也是末世之初,無數有點能力的人的逃亡首選。因此在末世到來後,首都基地應該說是所有倖存者基地中最強大的基地,沒有之一。
第一時間想到用電報形式,與各地駐軍聯絡的,讓各區軍隊就近建立基地,救援倖存者的,自然也是首都那邊下達的命令。
像無土栽培這樣的技術,首都基地是早就有了的,因而皖城基地當初根本就沒有給首都基地發邀請。
但首都基地也屬於北方,氣溫突如其來的驟變讓首都基地措手不及,如今當地氣溫已經下降到零下五六十度,連車子都無法開動了。
雖然說基地的領導已經緊急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但收效甚微,沒有車子,運送物資也變得非常艱難,缺衣缺糧,什麼都缺,每天都有人在不知不覺中死去。
一般基地遭遇困難,都首先想到求援的對象都是首都,但首都基地如今自身難保,實在沒有辦法了,才向各大基地通報了首都基地這邊的情況。
蔣旭洲想到了嚴寒可能會對全國各地產生的影響,卻是沒想到已經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而皖城基地那邊的駐軍更是直接發來電報,請求加入南方基地,他們基地雖然有糧,但沒有防寒準備,基地現在情況很不樂觀,他們已經在準備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