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的多了他便發現,這外頭與京城比起來根本就沒得比,即便這幾年來風調雨順,可是還有許多人家吃不飽飯穿不上衣,有地的家裡稍微好一些,無地的只能變成僱農,租種地主家的地,每年要將大部分的產出充租,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若不是趁著農閒的時候去城裡打打短工,興許連一家人都養不活。

  趙元邑也不管他父皇看到這些究竟怎麼想,反正都一股腦地寫了上去,順便拍拍馬屁,說這些事情他肯定沒有什麼辦法了,只能請教他父皇,畢竟父皇這般英明神武,必然會解決的。

  趙元邑只是太子,這回出來也只能儘量當他父皇的耳目,至於這些事情該怎麼解決,趙元邑兩手一攤,還是讓給父皇吧。

  離西北的路一日比一日近了,途中葉鍾靈極少出來,不過同行一路總還是能碰到面的。互相接觸的次數多了一些,兩個人也對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

  葉鍾靈在離開的時候就驚訝的發現,太子殿下竟然把他的貓也一併帶著了。

  那隻貓就是她之前在湖邊看到的那一隻,不過如今看著似乎比那更胖了一點,都快走不動路了。

  這貓還挺喜歡往她跟前湊,不過葉鍾靈也知道,它看中的怕不是她這個人,而是她香囊裡頭的貓薄荷。

  葉鍾靈也是有貓的,還帶了一隻來京城,如今回去了自然也是捎帶上的。她本來想讓兩隻貓一塊玩,只是不知道為何,她的貓一碰到太子殿下的便不敢上前了,別說是一塊玩兒了就連對視都不敢。

  至於殿下的貓,也不愛同她這一隻戲耍,每次碰個面,都端著一副睥睨的態度,有點居高臨下的味道。

  葉鍾靈想不通一隻貓怎麼戲這麼多。她試了幾次之後發現沒有辦法,便也只能將兩隻貓湊在一塊兒的念頭放下了。

  對了,她還問了太子殿下這貓的名字,只是當時太子頗為不屑,說他往常不過是喚它「蠢貓」「蠢貨」罷了,沒有什麼別的名字。葉鍾靈對此不敢苟同,她可不覺得這個貓蠢。相反,葉鍾靈從來也沒有見過比這個還機靈還要有靈氣的貓。葉鍾靈私下裡親昵地叫它「狸奴」,她喜歡聰明的貓,更何況這是太子親手養的貓。雖然太子無時無刻不在表達對於這隻貓的輕蔑,可葉鍾靈看得出來,太子是喜歡這隻貓的。

  系統也非常喜歡這個名字,甚至還把這個名字分享給了趙元邑,想讓他私底下也這麼叫自己。

  結果趙元邑只回了他一個譏笑的眼神,隔天仍舊蠢貨蠢貨地叫它。

  可把系統給氣壞了。

  趙元邑一眾人馬又行了兩天之後,皇上這裡也收到了趙元邑送過來的家信。

  說來也巧了,前一天皇上還在罵趙元邑沒有良心,出去了這麼久也不知給他父母后來一封信報個平安,結果第二天信就過來了。且皇上還驚喜的發現,自己的那封信比皇后太后的加起來還要厚。這說明什麼?說明十七不管在哪兒,最惦記的還是他這個做父皇的。

  一時又有張望全幾個在旁邊說著好聽的話,嘴裡像是抹了蜜一樣叫皇上聽了更是欣喜。他就說十七怎麼可能會忘記他呢?瞧瞧這信不是來了麼。

  皇上本來想看完了自己的那一封便把剩下的給皇后跟太后送過去。可後來一想,又多了一個心眼兒,乾脆地拆開了皇后與太后的那兩封家信。一路看得下去,見也不過就是平常的話,這才滿意了些之後又把信給封好。

  張望全看得心裡複雜。可等皇上說了讓他送給皇后與太后的時候,張望全還是笑眯眯地接了過來,只當自己從來沒看到皇上拆信一樣。

  皇上看完了別人的之後,這才得了空,開始仔仔細細地品讀起自己的那一封。

  看著看著……皇上的心情忽然就沒有那麼愉悅了。

  趙元邑在信里寫的瑣碎,那些窮苦人家每日做什麼,吃什麼,都一一地寫明在心裡頭了,看了二十多頁的信之後,皇上又注意到信中末尾的話,這是讓他趕緊修路呢。只提了這麼一句,別的都沒有提。

  可皇上見了這個難免又會想許多。

  他的百姓為什麼會沒有田種,不過是因為種地這件事情最講究一個風調雨順,若年成不好,便也只能賣地了。那地賣出去了,再想要買回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家有恆產的人,兼併的土地越來越多,小農能夠守住的土弟就越來越少。

  長此以往,百姓過的日子能不苦嗎?

  皇上坐在椅子上長嘆一聲,過後則陷入沉思。

  又過了些日子,趙元邑一行人終於比到了鎮北侯府。

  第111章 順利抵達

  趙元邑的信, 只在長樂宮跟未央宮在宮裡掀起了一道小波瀾。

  趙元邑雖然離開了,可宮裡頭還有皇上皇后太后在,旁人斷然不敢對他離宮這件事情說什麼的。縱然有許多人心裡覺得不妥, 可也從來不敢在太后他們說道什麼。至於那等消息更閉塞的,連趙元邑出宮的事都未曾聽說,譬如大受打擊的德美人, 譬如冷宮裡頭幾年沒有人敢探望的賢妃。

  賢妃如今還是賢妃,只是比起沒有看妃位的德美人來說,她過的日子明顯要苦上許多。如今賢妃唯一的指望便是趙元祚了,想著待趙元祚封王之後,聖上能否看在往日的情分上讓她隨元祚一塊兒離開皇宮。能不能賢妃不知道,反正她如今就是靠著這個唯一指望活下去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