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話怎講?”

  高無庸難得覺得有意思。

  可一轉眼,他便知道自己問多了。

  事qíng太簡單了。

  蘇培盛穿著白色中衣,腳底下靴子都還沒脫,只管把左右兩手手指頭伸出來,並了這麼一下:“不是這個,也不是這個,是這兩個。”

  從來蘇培盛都是個乖覺伶俐的人,自此以後還真沒出過什麼差錯,尤其是對著顧懷袖,倒像是對著自己半個主子。

  高無庸也是一清二楚,可四爺從沒有過這樣表示,蘇培盛這膽子未免太大。

  有時候,高無庸覺得他是踩在鐵索上頭。

  可偏偏,蘇培盛沒出過事兒。

  府里年主子對顧三身份的事兒一清二楚,那一年她沒了孩子,四爺去圓明園,帶了入府多年的格格鈕祜祿氏,連著四阿哥弘曆一塊兒去。年主子問及,知道四爺要見張二夫人的時候,便帶了幾分奇怪的冷笑,可過沒一會兒又哀戚下來。

  她終究只是揮了揮手,叫他們滾。

  圓明園裡,那會兒還沒建起來,有些簡陋。

  四爺一早叫人遞了消息,叫顧三來見,卻沒想一面處理公務,一面等人,卻是白候了一上午。

  把幾本奏摺往案上一扔,事兒都沒了,她顧三還磨磨蹭蹭不來,四爺心裡就上了火,上了火就得瀉火。

  去鈕祜祿氏處用過飯,順便就在格格那邊歇下。

  奴才們耳朵都靈,可宮裡頭這種事就從沒避諱過,大家聽了都當沒聽見,那位後院的主子受了寵,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也不遮掩。

  四爺就跟鈕祜祿氏在帳子裡戲鴛鴦,袍子都脫了半茬兒,正在得趣之處,外頭便又傻貨來報說是人來了。

  不知道的人聽了只知道是“人”來了,到底是哪個人來了卻還不清楚。

  四爺當時在帳子裡咒罵兩聲,直斥這人沒眼力見兒,奴才脾xing比主子爺還大,回頭得緊些皮。

  可按著張二夫人也快進來了,顧不得許多,說是事兒要緊,忙叫人穿衣裳,外袍是一面走一面穿的。

  到了廳中,果見顧三低眉斂目站著,四爺那臉色就黑了一半,展開了雙手叫奴才們把衣裳扣好,又收了收箭袖,這才坐下來叫她回話。

  高無庸想想那場面,也真是夠滑稽,忽然想起曹cao赤腳見那個誰來。

  不過,當今皇上,便是那個時候忌憚上張二夫人,也開始明白風向的吧?

  鈕祜祿氏倒是個聰明人,不曾說什麼話,帶了四阿哥就走,如今也該她這樣本分的人當太后。

  高無庸又撥了撥香灰,看向放在一旁的匕首、鴆酒、白綾。

  一爐的香便快燒完了,殘灰都堵在裡面,像極了在雍親王府的那個晚上。

  那是張二夫人那個廚子被斬的晚上。

  四爺與年主子在一塊兒,才**過,只叫年主子念佛經,還待要做些什麼,晦氣的張二夫人便候在外頭了。

  四爺只一句話:叫她滾。

  年主子卻還有些於心不忍,可轉眼又只能陪著四爺親熱。

  有時候覺得年主子是個心狠的,可有時候又覺得她沒黑到家,因而最後只能死在翊坤宮。

  死前,年主子還見了張二夫人一面。

  那時候,人是蘇培盛送走的。

  可蘇培盛回來說,他犯了欺君之罪。

  年主子的下場不大好,不過這個晚上是不知道的。

  張二夫人在外頭站了一個時辰,不是在府外,是在院子外頭,台階前面,距離屋子並不遠。

  這也是蘇培盛作的主張,將人給放了進來。

  張二夫人也不說自己來gān什麼,仿佛她往那兒一候,四爺就知道她求的是什麼一樣。

  實則,四爺似乎也真知道。

  一個時辰,兩個時辰……

  外頭下了雨,年主子都睡過一覺了,主子爺起身時還在半夜,捧了手爐,便問:“她還等著?”

  高無庸於是小心翼翼上去說:“還等著,外頭下雨,冷得厲害。”

  四爺於是一挑眉:“凍著她。”

  屋裡暖暖和和,安安靜靜,沒人敢說話。

  張二夫人還在外面。

  於是,胤禛又道:“方才爺不是叫她滾嗎?”

  蘇培盛又跪了下來:“張二夫人她……”

  “也就是個犟脾氣,看她能撐到幾時,人都死了還想要個屍首!”

  四爺麵皮都沒動一下,叫人端了碗茶來吃。

  高無庸瞅了外面一眼,掛著燈籠,雨幕里影影綽綽,看不分明,確有一道影子杵在外面動也沒動一下。

  端著茶,胤禛就走到接著廊邊的檐下看著,似乎頗覺有趣。

  過沒一會兒,四爺便叫人給他披了大氅,打了傘,朝著庭中去,站在台階上,就低眼看著張二夫人,道:“求爺辦事,也該有個求爺的模樣,是也不是?”

  張二夫人身子似乎抖了一下,高無庸手裡提著的宮燈也閃了一下。

  雨珠淅淅瀝瀝掉下來,地上濺起一團一團的水花。

  顧懷袖渾身都濕了,嘴唇顫了顫,開口澀聲道:“奴才……”

  “跪下。”

  胤禛打斷了她的話,只有這兩個字。

  跪下。

  對高無庸與蘇培盛來說,這真是尋常得不能再尋常的字眼。

  可當時的張二夫人臉上是什麼表qíng?

  蘇培盛說他又不記得了。

  高無庸想想,也不記得了,卻不知是不願意想,還是真不記得了。

  四爺見她沒動作,又慢聲重複了一遍:“跪下。”

  也不知到底過了多久,張二夫人終於跪了下來。

  她像是被人抽空了所有力氣,甚至抽去了脊梁骨,伏在了雍親王跟前兒。

  四爺捧著手裡,那手還是溫溫熱的,伸出去便掐她下頜,面無表qíng道:“當奴才,好好聽話。”

  張二夫人沒說話。

  胤禛似覺無趣,便又放了,只把手爐砸到顧懷袖面前,還是那句話:“滾吧。”

  噹啷一聲,被雨落的聲音掩映在夜色之中。

  香爐墜地,香灰全落出來,一如胤禛這一生最後的一刻,珠串墜地。

  慘白還帶著餘溫的香灰撒落雨中,很快被髒污的水給浸濕,貼在地上,像是幾條難看的蟲子。

  當時四爺沒發作,回去生了好大一通火氣。

  蘇培盛個嘴碎的,又說了,還以為當時四爺要把張二夫人拽到榻上去呢。

  高無庸全當自己沒聽見。

  只是如今,一切都想起來。

  高無庸抽了匕首出來,仔細用袖子擦了gān淨。

  香爐里最後一縷檀香,幽幽地盡了,只餘下滿爐殘灰。

  他一刀割了自己脖子,看見自己的血出來涌滿整個香案,過了一會兒才一下撲倒在案上。

  香爐被撞倒。

  到底四爺與張二夫人,是誰對不起誰,誰背叛了誰,又是誰心狠手毒,罪有應得……

  似乎,都不要緊了。

  蘇培盛常思索張二夫人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可如今也都不要緊了。

  說不清的。

  又何苦說清?

  但怕是沒長過心的四爺遇見了寡qíng的顧三,到被背叛那一刻,他們家主子爺才知道什麼叫剖腑剜心吧?

  興許那時候,四爺才知道,他自個兒原是有心的。

  閉上眼的那一瞬,高無庸看見那慘白的爐灰,被自己頸中冒出來的鮮血,漸漸浸染成殷紅。

  其實,他一直覺得……

  弒君的,從來不是張廷玉。

  ☆、第264章番外張老先生有話說(一)

  遇見顧三之前,二爺不覺得自己心黑。

  遇到顧三之後,二爺覺得他必須心黑。

  阿德跟著他家二爺時間最長,也知道二爺是“忍”字頭上一把刀,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落下。

  整整十年,從一個人人稱道的早慧天才,到無人問津的庸人之流,二爺忍太多,忍太久。

  老夫人喜歡三爺跟四爺,也喜歡大爺,可就是不問問二爺任何事。

  連跟顧家大姑娘的親事,都是老爺先說好了的。

  二爺那時候說,娶誰不是娶?將就吧。

  那時候,阿德以為,興許事qíng就這樣了。

  可沒想到,桐城一行,竟在茶肆外面見到那樣漂亮的顧三姑娘。

  雖沒露個臉出來,可從身段到眉眼,無一不jīng致,瞧著也沒有什麼不端莊的地方。

  到底傳聞跟人,還是有區別的。

  阿德彼時的想法是:這是我們家二爺的小姨子。

  可沒過多久,事qíng就不一樣了。

  還記得那一天,三爺嘴上嘀咕著,說二哥告訴他,他對顧三姑娘那不是喜歡,是好奇還是什麼。

  結果他家二爺見過了老爺,回來說,他要娶顧三姑娘。

  於是,阿德一瞬間想起了三爺說的話。

  二爺就站在窗下,外頭暗沉沉的一片,廊檐上掛著燈籠,很亮。

  阿德站在後頭還沒反應過來,只看見張廷玉的背影,台前便是一盆蘭花。

  夜色燈光里,他用手指輕輕地撥著那一盆蘭,聲音也淡淡的:“終究還是沒忍住……”

  到底是沒忍住橫刀奪了顧三,還是沒忍住心底忽然冒出來的惡念,或者是沒忍住……

  旁的呢?

  他們這些當下人的也不清楚這些事。

  阿德只知道,前些天二爺打廚房前面那一片花園經過,聽顧三姑娘的丫鬟說了什麼話,便隨口給了道藥膳的方子。

  而後,二爺走開了,可要上走廊了,他便忽然站住。

  阿德問:“二爺怎麼了?”

  張廷玉只把那扇子壓緊,回頭看了那方向一眼,似乎頗為躊躇,不過還是道:“罷了。”

  那一盆蘭花,就放在窗邊花几上,還帶到了京城。

  跟顧家的婚事談得似乎也很快,不過還要合合八字什麼的,先頭才有什麼惜chūn宴。

  二爺看上去是個極好相處的人,二十年來幾乎沒跟人紅過臉,可越是這樣的人越是虛偽——

  虛偽這話還是二爺自己說的。

  他從不避諱自己的虛偽,不過很少對人說罷了。

  惜chūn宴回來,他倒是笑容多了起來。

  阿德時常不解,可大爺只對他說:“你們二爺是該開開竅了。”

  怪事,他們二爺一向聰明絕頂,還有沒開竅的時候?

  阿德知道大爺偶爾也是個沒正形的,因為二爺藏得厲害,阿德其實沒覺得娶了顧三有什麼了不起,甚至也還沒意識到,這一個在桐城見過的姑娘往後也會成為自己幾十年的主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