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沈黛輕哼了聲,懶怠和他計較,挽著他的手,繼續往前走。
煙火在他們身後,把地上的影子拖得老長,在他們腳前依偎。明明是夏夜,周身往來的風,卻甚是怡人。
沈黛不由舒服地眯起了眼,揚面去迎,「昨兒小乖又同我抱怨了,說是你不同意讓沈琅進宮,給玄兒做伴讀。和和也提了兩嘴,你再不點頭,過幾日,只怕哥哥就要來同我談心了。」
沈琅是她侄子,也就是蘇清和同沈知確的兒子。
他們這對活寶,明明兩情相悅,偏生誰也不肯先袒露心跡,一直別彆扭扭,平白耗去許多年。好在老天爺終歸是愛惜他們的,讓他們終成眷屬不說,婚後第二年便生了個大胖小子。
雖說比她的小乖小了那麼一歲,但年紀也正般配。最要緊的還是,這段青梅竹馬的情誼,這些年似乎有點別的苗頭。
親上作親的事,她樂見其成,但某人卻不是這般想頭。
「那小子性子太好面子,送個禮,還要七拐八彎借別人的手。小乖問他,他還死不承認。男子漢大丈夫,扭扭捏捏跟個姑娘似的,我瞧不上。」戚展白一擺手,就給人判了死刑。
沈黛聽著他的話,原本還點頭以示贊同,可細想這話的內容,再對比某人早年的光榮事跡,她忍不住笑,半撩起眼皮,玩味地覷他,「可不就是扭扭捏捏,跟個姑娘似的。」
戚展白聽出她弦外之音,耳尖有一瞬滾燙,但很快便隨一聲肆無忌憚的冷哼,消失得無影無蹤。
可見歲月不止是一把殺豬刀,還是個泥瓦匠,能把人的臉皮砌得比城牆還要厚!
沈黛禁不住笑,心裡鬆快無比。
這些年,朝中局勢趨於穩定,兒女也長大懂事,無需再讓他們操心,他們終於可以放下心,木蘭狄秋,下江南遊山玩水。每年七夕來這紅鸞島看燈會、拜神木,幾乎成了一種習慣。
至於其中原因,戚展白沒說,沈黛也能猜出來——
當初剛兩人定情,他便一直說要帶她來這裡看燈會,可後來遇見的種種,總是叫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約會,變得難以實現。
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他的心結。沈黛不甚在意,他卻從未忘記過,是以如今才會年年來這裡還願,將當初虧欠她的,都一一補償上。
神木就在眼前,鮮妍的花盞在墨藍的蒼穹中靜靜鋪展,一種和諧的對沖色調,國手難繪。樹底下早已聚集了不少善男信女,將自己的心愿寫在紅綢上,懸於枝頭,虔誠地祝禱。
沈黛也要了根綢子,問戚展白可有什麼心愿,他只扯起嘴角,倨傲道:「子不語怪力亂神。」
裝得還挺像一回事。
明明當初她讓人將海棠樹移栽到這裡時,枝頭第一根許願的紅綢就是他掛的,當她不知道呢!
就連上頭的內容,她都瞧見了——
昭昭若明,吾心悅之,無日或忘,念茲在茲。
真就是個扭扭捏捏、口是心非的大姑娘!
沈黛心底暗笑不已,也不戳穿,兀自捲起衣袖,在紅綢上筆走龍蛇。
當初移栽海棠時,很多人都勸她不要,一則因為成活難度太大,二則便是覺得,這樹既是她千辛萬苦栽培出來的,自然要留在宮中,庇護他們。
可是庇護誰,又不是庇護呢?
上輩子,她顛沛流離,不得善終,以為這世上沒人再關心她,可火光中豁然出現的堅毅身影,卻給了她無限希望。僥倖重來一世,她過得可謂極盡圓滿,家人都平安康健,知心良人就在身旁,世上又有幾人,能有她這樣的造化?
重生之事自是怪誕,可焉能說,不是老天的垂憐?若是能將這份福氣永久綿延下去,也算做是她還老天爺的一個願。
山河永寂,人間長情。
百世之後,若是有人,也經歷了她這般肝腸寸斷的痛苦,還望神木有靈,庇佑她家人無恙,良人在畔,歲歲長相歡。
*****作者有話要說:
這棵海棠樹,其實就是東宮那本裡面,慈寶兒和大蘿北掛紅綢許願的那棵樹。昭昭最後寫下的這句話,算是隔空對慈寶兒的祝福。
到這裡,這篇文終於正式完結啦~
同樣,專欄里「鄴風」這個系列也完結啦~
說一說這篇文,跟另外兩篇的關係吧。
按時間線,三本的順序是《美人宜放養》、《怎敵她如花美眷》、《東宮藏嬌》,皇室也是這麼從開始的「蘇」,改姓了「戚」。
本文中一直提到的鳳翔帝和皇后,就是《放養》里的男女主,而昭昭和小白春宴那晚,在鵲橋邊游湖,那座鵲橋就是《放養》里,男女主初見的那座橋。而鬼醫的設定,就出自《放養》那本。
而本文中的這棵海棠樹,上面已經說了,就不重複了。另一個設定就是語海樓(關啞女的地方),也在東宮那本出現過,就是顧蘅番外里,玩鬼屋大冒險的那座樓。顧蘅當時被嚇得衝出來,抱住奚鶴卿,拿他辟邪。
三篇寫完,關於大鄴朝的故事也結束了,接下來應該會是一個嶄新的朝代,大概就是天下兩分,南北割據那種。所以有緣的話,《御前美人》見,愛你們,麼麼(*^3^)
--全文完--
煙火在他們身後,把地上的影子拖得老長,在他們腳前依偎。明明是夏夜,周身往來的風,卻甚是怡人。
沈黛不由舒服地眯起了眼,揚面去迎,「昨兒小乖又同我抱怨了,說是你不同意讓沈琅進宮,給玄兒做伴讀。和和也提了兩嘴,你再不點頭,過幾日,只怕哥哥就要來同我談心了。」
沈琅是她侄子,也就是蘇清和同沈知確的兒子。
他們這對活寶,明明兩情相悅,偏生誰也不肯先袒露心跡,一直別彆扭扭,平白耗去許多年。好在老天爺終歸是愛惜他們的,讓他們終成眷屬不說,婚後第二年便生了個大胖小子。
雖說比她的小乖小了那麼一歲,但年紀也正般配。最要緊的還是,這段青梅竹馬的情誼,這些年似乎有點別的苗頭。
親上作親的事,她樂見其成,但某人卻不是這般想頭。
「那小子性子太好面子,送個禮,還要七拐八彎借別人的手。小乖問他,他還死不承認。男子漢大丈夫,扭扭捏捏跟個姑娘似的,我瞧不上。」戚展白一擺手,就給人判了死刑。
沈黛聽著他的話,原本還點頭以示贊同,可細想這話的內容,再對比某人早年的光榮事跡,她忍不住笑,半撩起眼皮,玩味地覷他,「可不就是扭扭捏捏,跟個姑娘似的。」
戚展白聽出她弦外之音,耳尖有一瞬滾燙,但很快便隨一聲肆無忌憚的冷哼,消失得無影無蹤。
可見歲月不止是一把殺豬刀,還是個泥瓦匠,能把人的臉皮砌得比城牆還要厚!
沈黛禁不住笑,心裡鬆快無比。
這些年,朝中局勢趨於穩定,兒女也長大懂事,無需再讓他們操心,他們終於可以放下心,木蘭狄秋,下江南遊山玩水。每年七夕來這紅鸞島看燈會、拜神木,幾乎成了一種習慣。
至於其中原因,戚展白沒說,沈黛也能猜出來——
當初剛兩人定情,他便一直說要帶她來這裡看燈會,可後來遇見的種種,總是叫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約會,變得難以實現。
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他的心結。沈黛不甚在意,他卻從未忘記過,是以如今才會年年來這裡還願,將當初虧欠她的,都一一補償上。
神木就在眼前,鮮妍的花盞在墨藍的蒼穹中靜靜鋪展,一種和諧的對沖色調,國手難繪。樹底下早已聚集了不少善男信女,將自己的心愿寫在紅綢上,懸於枝頭,虔誠地祝禱。
沈黛也要了根綢子,問戚展白可有什麼心愿,他只扯起嘴角,倨傲道:「子不語怪力亂神。」
裝得還挺像一回事。
明明當初她讓人將海棠樹移栽到這裡時,枝頭第一根許願的紅綢就是他掛的,當她不知道呢!
就連上頭的內容,她都瞧見了——
昭昭若明,吾心悅之,無日或忘,念茲在茲。
真就是個扭扭捏捏、口是心非的大姑娘!
沈黛心底暗笑不已,也不戳穿,兀自捲起衣袖,在紅綢上筆走龍蛇。
當初移栽海棠時,很多人都勸她不要,一則因為成活難度太大,二則便是覺得,這樹既是她千辛萬苦栽培出來的,自然要留在宮中,庇護他們。
可是庇護誰,又不是庇護呢?
上輩子,她顛沛流離,不得善終,以為這世上沒人再關心她,可火光中豁然出現的堅毅身影,卻給了她無限希望。僥倖重來一世,她過得可謂極盡圓滿,家人都平安康健,知心良人就在身旁,世上又有幾人,能有她這樣的造化?
重生之事自是怪誕,可焉能說,不是老天的垂憐?若是能將這份福氣永久綿延下去,也算做是她還老天爺的一個願。
山河永寂,人間長情。
百世之後,若是有人,也經歷了她這般肝腸寸斷的痛苦,還望神木有靈,庇佑她家人無恙,良人在畔,歲歲長相歡。
*****作者有話要說:
這棵海棠樹,其實就是東宮那本裡面,慈寶兒和大蘿北掛紅綢許願的那棵樹。昭昭最後寫下的這句話,算是隔空對慈寶兒的祝福。
到這裡,這篇文終於正式完結啦~
同樣,專欄里「鄴風」這個系列也完結啦~
說一說這篇文,跟另外兩篇的關係吧。
按時間線,三本的順序是《美人宜放養》、《怎敵她如花美眷》、《東宮藏嬌》,皇室也是這麼從開始的「蘇」,改姓了「戚」。
本文中一直提到的鳳翔帝和皇后,就是《放養》里的男女主,而昭昭和小白春宴那晚,在鵲橋邊游湖,那座鵲橋就是《放養》里,男女主初見的那座橋。而鬼醫的設定,就出自《放養》那本。
而本文中的這棵海棠樹,上面已經說了,就不重複了。另一個設定就是語海樓(關啞女的地方),也在東宮那本出現過,就是顧蘅番外里,玩鬼屋大冒險的那座樓。顧蘅當時被嚇得衝出來,抱住奚鶴卿,拿他辟邪。
三篇寫完,關於大鄴朝的故事也結束了,接下來應該會是一個嶄新的朝代,大概就是天下兩分,南北割據那種。所以有緣的話,《御前美人》見,愛你們,麼麼(*^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