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只是雨水如薄紗般吹拂上她面頰時,那嬌嫩的唇瓣,還是忍不住細細地打著顫,便是拿齒咬著,咬出半月形的牙痕,依舊停不下來。
大約是深秋初冬的雨,太冷了吧......
畫舫內,沈知確仍坐在那,以方才的姿勢,定定望著外間的瓢潑大雨。少女的身影已完全被雨幕吞沒,再看不見,他也沒移開半分。
甜糯的嗓音浮現腦海,不斷重複著最後那句訣別的話。
良久良久,他才發出一聲極輕的哂笑,雙臂環抱在胸前,人深深靠進椅背中,漆深的鳳眼裡悠悠蕩漾著濃情,望著那片雨,綿長地哼了聲,「是不是到此為止,你說了可不算。」
*
回去宮中,蘇清和變得沉默不少。
庭院裡的柿子都已成熟,芳菲摘了一籃子來哄她開心,她只搖搖頭說「不要」,便讓人把所有柿子樹都從棠梨宮中移栽出去。最後的幾筐果子,她也沒讓留下,一個不落全送去了長華宮沈黛那兒。
沈黛如今懷著身孕,過了最初的幾個月,胃口開了不少。可乍一見著這麼多柿子,還是驚訝了下,忍不住打趣,「你這是把我當豬養了嗎?小白都沒你餵得厲害。」
蘇清和扯了下嘴角,眼裡卻無甚笑意,「誰讓我有求於你呢。」說著,也不等她開口問,便主動說道,「幫我尋一門親事吧,靠譜些就成。」
沈黛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
作為多年的閨中密友,蘇清和同沈知確之間的事,她再清楚不過,當下便攥緊蘇清和的手,問:「可是我哥哥欺負你了?你且在這等等,我這就讓小白教訓他去。」
換做從前,不等沈黛說完,蘇清和就已經拉著她的手,雄赳赳氣昂昂地去尋那沈知確算帳。然而這回,她只是微笑著搖頭道:「不關他的事,是自己我想通了。」
想通什麼了?
她沒有說,只撂下這句,便擺擺手,瀟灑地走了。
沈黛放心不下,又來棠梨宮勸過幾回。
蘇清和還是那句話,讓她幫自己物色人家,無需有多富貴,才華又有多出眾,只消待她好便可。沈黛無奈,回去和戚展白商量。
可巧這時候,擂台上也傳出了消息——連勝百餘場的沈世子,終於輸了。
不出半個時辰,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一樣,繞著帝京城跑了三圈。沈知確的身手,眾人都清楚,能贏過他的,必定是人中龍鳳。
可究竟是誰?
沒人知道。
只因那場比試並非在校場公開舉行,而是私下單挑,周圍也沒個見證者。沈知確不說,那人也不說,大傢伙只打聽到,那是個生於微末之人,除了一身好武藝,別無所長。
這便越發惹人好奇,一個個都勾著脖子,巴巴盼著宮裡的意思。
而最有權力知道這結果的蘇清和,卻興致缺缺。沈黛來詢問她的意見,她想也不想便一口答應,「本公主言出必行,只要贏了擂台,無論出身貴賤,本公主都嫁。」
竟是連人家姓甚名甚都不問。
畢竟是長公主的親事,駙馬爺出身太過寒酸,有損皇家顏面。沈皇后便下懿旨,將那人記入沈氏族譜,收做自己的義弟。有顯國公府的門庭撐腰,這門親也勉強算是門當戶對。
好事成雙,乾兒子要娶公主,親兒子也同禮部侍郎蕭家結了門好親。
欽天監斷言,此乃三生石上早已鐫刻好的金玉良緣,若是能同一日舉辦親事,必能喜上加喜,也能為長公主日後的生活更添一份福氣。
戚展白詢問蘇清和意見。
這回,她沒了之前的爽快勁兒,望著空蕩蕩的庭院,沉默了許久,才道:「好。」
兩樁親事都有了著落,擇定來年陽春三月一塊操辦。
不得不承認,戚展白是個很靠譜的兄長。蘇清和雖未同他做過幾年兄妹,然這些年來,他對她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便是這場婚禮,也絲毫不亞於當年他迎娶沈黛的那回。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整座帝京城都在慶賀,煙火鋪天蓋地,喜樂隆隆不絕,吵得人臉貼著臉,都要聽不見彼此的說話聲。
蘇清和今晚一直蒙著蓋頭,跟個木偶似的,由著喜娘牽引下花轎。行完禮,拜完堂,她又被暈乎乎地帶進了洞房,坐在喜床上。頭上珠冠和禮服太過沉重,她整個人從脖頸往下,僵硬得幾乎已經沒法自如轉動了。
滿屋子都是婦人們的歡笑聲,吵得她兩耳「嗡嗡」,直到一聲清脆的關門聲響起,一切才終於回歸寧靜。
而這一聲「砰」,也終於讓蘇清和古井無波的心,泛起了一絲漣漪。
她嫁人了,已經是別人的妻。
而沈知確今日,也成了別人的夫君。
隔著數道院牆,她似乎能聽見那邊的喜樂還在繼續。此時此刻,他應當正同蕭文音肩並肩,手握著手,一道坐在那猩紅錦被鋪就的喜床之上,陶陶然享受眾人的祝福。
郎才女貌,郎情妾意,一定很般配吧。
日後,他們會同住一個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比過去更近了,可彼此見了面,卻沒法再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地吵吵鬧鬧。身在咫尺間,心卻在天涯。
再也回不去了......
心底深處的一個小角似被人牽扯了下,蘇清和由不得抿直唇角。
然而這個時候,她已沒功夫去想那邊的情況。
大約是深秋初冬的雨,太冷了吧......
畫舫內,沈知確仍坐在那,以方才的姿勢,定定望著外間的瓢潑大雨。少女的身影已完全被雨幕吞沒,再看不見,他也沒移開半分。
甜糯的嗓音浮現腦海,不斷重複著最後那句訣別的話。
良久良久,他才發出一聲極輕的哂笑,雙臂環抱在胸前,人深深靠進椅背中,漆深的鳳眼裡悠悠蕩漾著濃情,望著那片雨,綿長地哼了聲,「是不是到此為止,你說了可不算。」
*
回去宮中,蘇清和變得沉默不少。
庭院裡的柿子都已成熟,芳菲摘了一籃子來哄她開心,她只搖搖頭說「不要」,便讓人把所有柿子樹都從棠梨宮中移栽出去。最後的幾筐果子,她也沒讓留下,一個不落全送去了長華宮沈黛那兒。
沈黛如今懷著身孕,過了最初的幾個月,胃口開了不少。可乍一見著這麼多柿子,還是驚訝了下,忍不住打趣,「你這是把我當豬養了嗎?小白都沒你餵得厲害。」
蘇清和扯了下嘴角,眼裡卻無甚笑意,「誰讓我有求於你呢。」說著,也不等她開口問,便主動說道,「幫我尋一門親事吧,靠譜些就成。」
沈黛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
作為多年的閨中密友,蘇清和同沈知確之間的事,她再清楚不過,當下便攥緊蘇清和的手,問:「可是我哥哥欺負你了?你且在這等等,我這就讓小白教訓他去。」
換做從前,不等沈黛說完,蘇清和就已經拉著她的手,雄赳赳氣昂昂地去尋那沈知確算帳。然而這回,她只是微笑著搖頭道:「不關他的事,是自己我想通了。」
想通什麼了?
她沒有說,只撂下這句,便擺擺手,瀟灑地走了。
沈黛放心不下,又來棠梨宮勸過幾回。
蘇清和還是那句話,讓她幫自己物色人家,無需有多富貴,才華又有多出眾,只消待她好便可。沈黛無奈,回去和戚展白商量。
可巧這時候,擂台上也傳出了消息——連勝百餘場的沈世子,終於輸了。
不出半個時辰,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一樣,繞著帝京城跑了三圈。沈知確的身手,眾人都清楚,能贏過他的,必定是人中龍鳳。
可究竟是誰?
沒人知道。
只因那場比試並非在校場公開舉行,而是私下單挑,周圍也沒個見證者。沈知確不說,那人也不說,大傢伙只打聽到,那是個生於微末之人,除了一身好武藝,別無所長。
這便越發惹人好奇,一個個都勾著脖子,巴巴盼著宮裡的意思。
而最有權力知道這結果的蘇清和,卻興致缺缺。沈黛來詢問她的意見,她想也不想便一口答應,「本公主言出必行,只要贏了擂台,無論出身貴賤,本公主都嫁。」
竟是連人家姓甚名甚都不問。
畢竟是長公主的親事,駙馬爺出身太過寒酸,有損皇家顏面。沈皇后便下懿旨,將那人記入沈氏族譜,收做自己的義弟。有顯國公府的門庭撐腰,這門親也勉強算是門當戶對。
好事成雙,乾兒子要娶公主,親兒子也同禮部侍郎蕭家結了門好親。
欽天監斷言,此乃三生石上早已鐫刻好的金玉良緣,若是能同一日舉辦親事,必能喜上加喜,也能為長公主日後的生活更添一份福氣。
戚展白詢問蘇清和意見。
這回,她沒了之前的爽快勁兒,望著空蕩蕩的庭院,沉默了許久,才道:「好。」
兩樁親事都有了著落,擇定來年陽春三月一塊操辦。
不得不承認,戚展白是個很靠譜的兄長。蘇清和雖未同他做過幾年兄妹,然這些年來,他對她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便是這場婚禮,也絲毫不亞於當年他迎娶沈黛的那回。
冬去春來,萬物復甦。整座帝京城都在慶賀,煙火鋪天蓋地,喜樂隆隆不絕,吵得人臉貼著臉,都要聽不見彼此的說話聲。
蘇清和今晚一直蒙著蓋頭,跟個木偶似的,由著喜娘牽引下花轎。行完禮,拜完堂,她又被暈乎乎地帶進了洞房,坐在喜床上。頭上珠冠和禮服太過沉重,她整個人從脖頸往下,僵硬得幾乎已經沒法自如轉動了。
滿屋子都是婦人們的歡笑聲,吵得她兩耳「嗡嗡」,直到一聲清脆的關門聲響起,一切才終於回歸寧靜。
而這一聲「砰」,也終於讓蘇清和古井無波的心,泛起了一絲漣漪。
她嫁人了,已經是別人的妻。
而沈知確今日,也成了別人的夫君。
隔著數道院牆,她似乎能聽見那邊的喜樂還在繼續。此時此刻,他應當正同蕭文音肩並肩,手握著手,一道坐在那猩紅錦被鋪就的喜床之上,陶陶然享受眾人的祝福。
郎才女貌,郎情妾意,一定很般配吧。
日後,他們會同住一個屋檐下,抬頭不見低頭見,比過去更近了,可彼此見了面,卻沒法再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地吵吵鬧鬧。身在咫尺間,心卻在天涯。
再也回不去了......
心底深處的一個小角似被人牽扯了下,蘇清和由不得抿直唇角。
然而這個時候,她已沒功夫去想那邊的情況。